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是“前辈版主”

廉萍(北京)·八卦红楼

邓云乡先生的《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红楼梦忆》《红楼梦导读》诸书,堪称红学入门读物。稍微对红楼有些研读的,大约无不受其沾溉。红楼时代去今未远,不过二三百年,但社会制度、风土人情已经大变,很多地方非注释不能懂,非讲解不能通。望文生义,往往会闹笑话。邓先生博闻强识、杂学旁收,笔下有物,当年的典章制度、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娓娓叙来。书名虽然“识小”,却能于小处拨动机关,让人豁然看到真面目。这是功力。即便普通读者吧,也能从《红楼梦忆》里,透过电视剧拍摄的许多花絮文字,轻松领略旧时风情。所以邓老文字的粉丝,向来不少。也所以,邓老文集,一出再出。

对读者来说,这本是一件好事。没想到的是,这些著作和文集,后来竟然以“勘误”出名。在“无错不成书”、世人早已见惯不惊的时代,连作者本人也无可奈何。邓老生前已经饱受其扰,他曾提到,有次送一本《红楼识小录》给谭其骧先生,同时抱歉说:“对不起,这本书的错字太多了,请原谅……”谭先生回答:“没关系!你的这种书,爱看的人,自会看得出里面的错字;如果连错字也看不出,那也看不懂你的书了……”——虽然两老风趣,总是一腔无名,无处发泄。生前如此,身后更是管不得了。2004年版的文集,竟然闹到责任编辑不得不上网亲自道歉,并发布长长的勘误表。2015年新版的文集,换了家出版机构,有所改进,但依然有读者发文,谈“《邓云乡集》痴想”,谈“一位邓云乡粉丝理想中的《邓云乡集》”。

我自己也是编辑,深知皇皇十几卷的文集,从立项到出版,绝非细事。单是看稿子,没有几年工夫,数人甚至数十人之功,要想保证体例完善、消灭错字,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恰恰目前的出版形式和机制,导致了这种不可能。再想根据内容,随文配上合适的插图,左图右史、图文并茂,单本尚有可能,文集若想这样精细打磨,简直做梦。反正我自己,对近年内能看到完美版的邓老文集,不太抱希望。但即便不完美的文集吧,我相信在目前机制下,各届责编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此默默向同行致敬。——何况,一边读书一遍挑错,用谭其骧先生的话说,至少也能证明自己还属于可以“看懂”之列吧。没有强迫症,或者克服了文字洁癖的话,其实不影响读书的快感。尤其那些服膺已久的,如邓老的书。

在查找邓老资料的同时,意外发现,在1995年秋季,二十年前,《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创刊的时候,邓老就是主力作者,曾开设《名家专座》专栏,第一篇文章是《胡适日记与坐飞机的上海人》,此后还写过“杭州茶事竹枝诗话”系列,北京风物系列,一写就是两三年。如此说来,竟是前辈版主。邓先生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也算是前辈学长。忽然惭愧,何德何能,敢在邓老之后,在这里,写红楼。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曾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一作尚)在,读罢泪沾襟。”邓公文字尚在,无论如何鲁鱼亥豕,我们看他,依然熠熠。但不知“后之视今”,还能“犹今之视昔”否。乌焉成马,也都是历历字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胡洪侠|董桥写给邓云乡的信
《邓云乡集》编辑琐语
“全心且自学犁牛”的云乡先生 | 沈建中
邓中光邓老八段锦优酷全套教学演练(邓老凉茶)
1987版《红楼梦》拍摄背后的故事
87版红楼梦:邓云乡一首《如梦令》,写尽她妆容的妩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