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之“求,得,知,信”

    许福元

    学者某君,与张中行、启功二位先生均有旧交。一日,他先去看望张中行先生并求其题字,张先生写了“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尔后,他又持字去看望启功先生亦请其赐墨,启功先生即写道“学之所得,不知多于知。”

    好一副绝句,天设地造!

    “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做学问所追求的信念是怀疑精神,“不信”就是怀疑,“信”就是肯定,是否定之否定。

    任何书本,都是一家之言,有其独到见解也必有其偏颇;任何学问,都是涉及某一领域,有其可贵探索亦有未开垦的处女地;任何理论,都是因势而立亦随时空变化。

    所以,严谨的治学者,先学而后质疑。有真知灼见而卓然独立,持个性禀赋而自成一家。司马迁写《史记》,要亲眼看一看那曾经挂过侯生头颅的城门;李时珍修《本草纲目》,要遍尝百草改正前朝医典的错误;范文澜著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做学问当然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为了让人站起来且站直了,如果做了书的俘虏,把人读趴下了,那大抵是缺乏怀疑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张中行先生的“不信重于信”是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不是怀疑一切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提倡审慎之、思辨之、扬弃之。

    启功先生则是一种谦虚。终生求学治学教学,到头来收获了什么呢?是“不知”多于“知”。“知”是有限的,“不知”是无限的;“知”是得到的,“不知”是未知领域。其实这不只是先生虚怀若谷,更深层次是对个体与全体的认知,相对与绝对的领悟,直指事物的本质。

    一个人毕其一生做学问,从青丝盘顶到头上飞雪,所得到的所谓成就,就人类已经创造的知识来说,只不过九牛一毛、沧海一粟。相对宇宙之浩渺,知识之无极,个人所获得的那点“知”,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不知”则无时无刻在层层包围着你,逼仄着你。

    张中行先生的“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是一种求学精神,心之所依决定了眼界和视野。启功先生的“学之所得,不知多于知”,是一种治学境界,魂之所系决定了气度和胸襟。二位大师所说的“求,得,知,信”四字,足以让人去感受,去理解,去尊重,去领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季羡林、张中行、启功教我们如何做人做学问
周汝昌与张中行
喜得“燕园三老”张中行先生签名书!
启功临兰亭,见过的人真不多!-头条网
读启功序张中行《负暄续话》有感
行文简浅显 做事诚平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