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春 | 人随春好 春与人宜

立春

“停杯不饮待春时,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春饼,罗幡旋剪称联钗。”立春,阳气上升,风动云鬓。古人讲究,立春要梳“迎春髻”,戴春幡、春胜,根据时节的变化,所用的器物、所穿的衣饰都不一样。


《御定月令辑要》卷五引《炙毂子录》:“汉之迎春髻,立春日戴。”从汉代开始,立春要“服青帻,立青旙”,饰品穿戴就开始别具特色了。

             彑

-?-

春胜

         夂                 

胜,是汉代已经流行的首饰形制。《释名·释首饰》:“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着之则胜也。”《太平御览》引此条作:“花胜,草化(花)也。言人形容正等,人着之则胜”。胜的形状是中间一个圆形,上下各有一个梯形,可端正容貌。


胜最初是女性专署的饰品,《山海经·西山经》所写西王母“蓬发,戴胜”。胜的造型原自织机,胜通滕,是织机上的一个部件,卷经丝用。《说文·木部》:“滕,机持经者也。”《后汉书舆服志下》: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簪以玮瑁为摘,长一尺端为华胜”。

宋人罗愿则认为胜是古人模仿戴胜鸟而制作的首饰,山东沂南东汉墓出土的西王母像头上的胜确如一只张开双翼的鸟。


胜常常作为祥瑞图案出现在汉代的画像和装饰品中,吉祥的寓意绵延不断地流传于后世,且簪胜逐渐转化为节令习俗,如人日簪华胜,立春戴春胜。

至唐,胜的式样已与两汉魏晋不同,变成了菱形,菱形内外再添加各色纹样,这种形制源自四出花。这时候,春胜一般都是做钗头悬缀,有提系,下面还有璎络流苏之类的点缀。


“金钗斜戴宜春胜,万岁千秋绕鬓红”。钗头春胜多有祈福刻字,浙江临安市吴越国二世王钱元瓘元妃墓出土两个系于钗头的春胜玉饰,分别刻万岁千秋和富贵团圆。


江苏宜兴北宋法藏寺塔基的镂花银春幡与镂花银春胜各一枚,其中春胜的样式则为迭胜,中间做成一个上方莲叶下方莲座的吉语牌,上面有“宜春耐夏”四个字。


-?-

剪彩花

         夂                 

《荆楚岁时记》有:“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北宋《事物纪原》则明确记载:“唐中宗景龙中,立春日出剪彩花”。

剪彩花出自宫廷者,多用绢帛,彩的原意是指织物或织物有彩,宋之问《剪彩》有:“绮罗织手制,桃李向春开。”可知,剪彩花用的是绮和罗。


“彩燕丝鸡,珠幡玉胜,并归钗鬓”。剪彩花的题材丰富多彩,如燕子,春鸡,花树蜂蝶等。锦绣万花谷后集》载:宋代立春,“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为戏”。李远《立春日》还有“罗薄剪春虫”句。


燕是迎春的祥鸟,西晋傅咸《燕赋》曰:“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翚轻翼之岐岐,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着宜春之嘉祉。”


             彑

-?-

春幡

         夂                 

春幡可以追溯到汉代迎春礼中所立之“青旛”,《后汉书补逸》卷21作“春旛”。春日系缀幡胜于钗头的风习,大约起自晚唐五代。唐温庭筠《咏春幡》:“闲庭见早梅,花影为谁栽。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代郡嘶金勒,梵声悲镜台。玉钗风不定,香步独徘徊。”


入宋之后,春幡流行,而剪彩花大多已成为诗人所用典故了。北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岁时风俗部》“春幡”条云:立春之日,“今世或剪彩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缕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亦因此相承设之。或于岁旦刻青缯为小幡样重凡十余,相连缀以簪之”。春幡上多缀吉语,如“宜春”、“耐夏宜春”等,有词人写道“宜入新春,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春幡造型如信幡,即幅面为纵向的旗帜,旗上着字,或镂金银,或裁罗帛,常缀于钗首。黄升《重迭金·除日立春》有“银幡彩胜参差剪,东风吹上钗头燕”之句。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出土一枚剪紙一般的銀鎏金鏤花小春幡长约二十厘米,顶端以镂空花结为云題,其上一枚水晶花片为提系,银幡底端镂做流苏,且鏨出细线以见垂穗,正中有鏨字“宜春大吉”,是为条畅暖风里的祈愿。


也有穿珠为幡者,如赵崇霄《东风第一枝》“喜凤钗、才卸珠幡早换巧梳描翠”。刻金镂银,裁罗缕翠,软风里娇颤于鬓边钗头的春幡春胜必是轻盈细巧。兰州市白衣寺塔天宫出土一枝明代玉簪和一对银簪,为珠幡。


             彑

-?-

春帖

         夂                 

春帖之称始于宋。宋宫中立春用春帖。春帖用罗帛(后专用绛罗)做底衬,上面有五七言绝句,或用金丝彩线刺绣,或用金箔剪贴,在立春日粘贴在宫中各门帐上。周密《武林旧事》载:“帝、后、贵妃、夫人诸阁各有定式,绛罗金缕,华粲可观”。

春帖是从晋“贴宜春字”发展而来,起初多直接题写“宜春”二字于纸或绢帛上,粘贴于门、帐、屏风等处。日本正仓院所藏一件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的罗底金字的胜,“系于浅碧罗之上,粘有金箔剪彩成十六字云:‘令节佳辰,福庆惟新,变(当为燮字之讹)和万载,寿保千春’”。


“雪柳垂金幡胜小,钗头又报春消息”,自文明的开始,我们的先祖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而服饰器用都应顺时而变。从汉制“服青帻,立青旙”,到“富贵团圆”的迎春寄语,都是对时序更迭冬去春来热情的响应,暗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祈求春神的祝福。美人春娇,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些习俗,但这些穿越千年的饰物,仍然给我们春意盎然、焕然一新的无限遐思。



插图 / 王文哲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及《三联·节气》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春:春幡·春胜·春帖——唐宋立春饰品
立春 | 東郊寒色尚徘徊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立春
宋代诗人罗与之的二十首绝句,人生忧乐何终极,才是迎春又送春
春幡迎春雨、春牛祭芒神——立春节
《初春帖》,这个春天不平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