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工不在命运穷通

◎ 刘 勇

诗穷而后工,似乎是古代诗人的命运认同。经历过颠沛、顿困的生活,诗人的生命得以升华,而诗艺也随之更上一层楼。清初吴兆骞以盛年而流放宁古塔,可以说是清初文人悲惨命运的缩影,他在给友人徐乾学的信中感叹道:“古今文章之事,或曰穷而后工,仆谓不然。古人之文自工,非以穷也。彼所谓穷,特假借为辞,如孟襄阳之不遇,杜少陵之播迁已尔。又其甚者,如子厚柳州、子瞻儋州已尔。至若蔡中郎髠钳朔塞,李供奉长流夜郎,此又古文人困阨之尤者,然以仆视之如何哉!……惟其工,故不穷而能言穷;惟其穷,故当工而不能工也。”引孟浩然、杜甫、柳宗元、苏轼、蔡邕、李白自比自宽,满腹辛酸无处说。

吴兆骞,字汉槎,苏州吴江人。他家累世仕宦,名字寄托着父辈美好的期望:张骞是西汉的人,凿空西域,立功绝塞,被封为博望侯。曾经传说他乘坐飞槎,直到银河边,见到牵牛织女两位星宿。吴家人希望吴兆骞能立功封侯,光宗耀祖。

年轻的吴兆骞文采风流,意气风发,诗篇有盛唐的风流,然而意蕴不深。大诗人吴伟业对其十分赞赏,称为“江左三凤凰”之一。吴兆骞二十六岁参加江南乡试中举,以为能出仕为官,却不幸遭了横祸,被人诬告科场舞弊。顺治皇帝大为震怒,不问青红皂白,将所有涉案的举子押解至京,在瀛台举行殿试。殿试十分阴森恐怖,仿似刑场,只见“试官罗列侦察,堂下列武士,锒铛而外,黄铜之夹棍、腰市之刀,悉深布焉。”“每举人一名,命护军二员持刀夹两旁,与试者皆惴惴其慄,几不能下笔。”手铐、夹棍、大刀等刑具毕陈,并有军人带刀看管,一有不慎,性命难保。吴兆骞激愤地说:“焉有吴兆骞而以一举人行贿者乎!”终于交了白卷。其后,他从礼部押往刑部审讯,重责四十大板,家产入没官府,流放宁古塔。

宁古塔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濒牡丹江,当时被人们视为冰天雪窖。南人北往,无异于送死。吴兆骞在起程赴宁古塔之前,写下《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回忆从前美好的生活,担忧不测之前程,“少年行乐恣游盘,夹道飞花覆锦湍。按歌每挟茱萸女,驻马频看芍药栏。……只应一片江南月,流照飘零塞北人。”吴伟业写有《悲歌赠吴季子》相送,其结语曰:“噫嘻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吴兆骞的诗只是抒发个人的不公际遇,而吴伟业的诗,既是对吴兆骞命运的感叹,又着眼于清初文人的整体的悲惨景况,识字为忧患之始,为知识分子群体代言,何等沉痛!故后人只知吴伟业的《悲歌赠吴季子》,而不知吴兆骞之作。

踏上前途未卜的流放之路,吴兆骞于其诗歌中反复流露出家山日远,南归无望的心理,“莫道卢龙犹在眼,异时南望是辽东”、“明发骊驹分手后,榆关风雪竟南看”、“姜女石前犹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倚堞却寻南首路,汉关迢递已云霄”,越往北行,之前所经之北地全都变成了南方,往回一步亦不可得,故而发出浩叹:“汨罗犹是江南地,始觉灵均未可怜。”屈原投水自尽,死处犹是江南境内,未出故国家乡,而自己可能埋骨绝塞。屈原还能遂了首丘之念,相较之下,只觉屈原还好一些。

到达宁古塔之后,吴兆骞和一众流放的文人结社写诗,又受到当地将军的厚待,聘为家庭教师,时有接济,生活虽然艰难,但尚有余裕,不废吟咏。此时,年华已逝,有家难归,《帐夜》一诗尤为低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穹庐满山,落月已斜,午夜梦回,自己仍孤客天涯。年年雁去雁回,白草由盛复衰,大雪封山;人长留塞外,夜夜听着鸣笳之声,暮年已至。驿路音讯不通,南国的使者也不曾来到;风云变幻,边塞风沙不断。少妇寄给丈夫的春衣只怕是白寄了,因为北地五月寒气犹存,树木还未开花呢!

此诗最后一句反用少妇寄衣的典故,不说少妇思念丈夫,反说她空寄春衣,反衬出丈夫所处之地环境恶劣,化熟为生,十分巧妙。

总体而言,吴兆骞的诗歌缺乏动人的力量,即使是《庚子至日书怀三十韵》、《忆旧书情寄陈子长一百韵》这样长篇的言情之作,也依然未能振拔,文不称其情。这也是文章开头引用他对写作的甘苦知味之言:好的文学家,能以极工的文字抒情述意,让人感同身受,故不苦以为苦,不穷以为穷;而正因为命途多舛,使有些人本应能工于文字,却被耽误不能工了。

吴兆骞在宁古塔度过了二十三年,在徐乾学、纳兰容若、顾贞观等友人的大力营救下,向康熙皇帝献《长白山赋》,赞美清朝的龙兴之地,打动了康熙。终于在康熙二十三年以钱赎罪,被赦南归,未及一年,即以腹疾去世。沈德潜评论说:“乃无辜被累,戍宁古塔,比于苏武穷荒十九年矣。然缘此,诗歌悲壮,令读者如相遇于丁零绝塞之间,则尝人世之奇穷,非正使之为传人耶?”也认为吴诗穷而后工,但我觉得是过誉之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的重犯会被发配宁古塔,那清覆灭后,他们命运如何?
最后的边塞诗人吴兆骞,被科场案和伟大友情改变一生!
穷而后工
诗穷而后工
吴兆骞去世,他对儿子说出自己的三个遗愿,可是每一个都实现不了
栾学钢:吴大澂与吉林机器局(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