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对我来说,今生总有一种不甘,萦绕心头!| 恢复高考四十年主题征文

图片来自织金公益微力量的博客,与文章无关

上帝关闭了我上大学的门,却给我打开了自学的大门。通过自考,我获得了大学文凭。

>>> 人人都有故事

这是有故事的人发表的第840个作品

作者:王卫权


我这辈子,不知迈过了多少坎。唯独高考这道坎,没有迈过去,竟成了终生的遗憾和魂牵梦绕的奢望。



三岁时,我的父亲撒手人寰,在大集体时代,靠母亲每天挣七分工分配的粮食可想而知。为养活四个儿女,母亲汗一把,泪一把,早上披着晨曦出工,晚上参加夜战到深夜十二点。不识字的母亲忙的不要命。母亲说她若不忙,我们兄妹四个就要挨饿。为了能分到丁点粮食,母亲一人能顶几个人。对我们的学习,母亲从来顾不上管。有时碰上我做作业,母亲说,你爱看书学习,就好好学,学不好,就只能回来当农民,靠苦力挣工分,辛苦你娃一辈子。母亲常常说,你看谁家谁家娃考上了大学,端上了铁饭碗,成了人上人。你没大(爸),要叫人瞧得起你,你就给自己争个气。


母亲的话我牢牢的记在心里,在学校,我个子矮,眼小头大,衣着破烂,面黄肌瘦,谁也不愿意和我玩。我闷着头,除了看书还是看书。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毕业,我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霸占着一二名。老师和村里人都说,这娃是个学习的好苗子,说不定将来能结个大瓜!



人生得意时谨防栽跟头。中考前几天,我在家里抓紧看书复习,没有去学校查看自己座号,不了解具体考试时间,结果开考第一天,我按常规,起床后先在沟边背诵课文,九点才做饭吃饭,等赶到学校时,第一门数学考试已经结束。尽管后面几门课考的很好,达到了高中录取分数线,但中考硬性规定,见零分不收。


聪明反比聪明误。学习成绩一直优秀的我,连高中都没考上,我成了村里人的笑料。在家里放了半年羊,1980年前季,我自己联系去离家十五公里的纪村初中复习。在那里学习半学期,我轻轻松松又拿了第一名。次年考高中时,总成绩名列第二名。这样,我成了三中校长胡兴儒眼中的培养对象。他把我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给我送了数学,历史,地理,政治等许多的复习书籍,勉励我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你寡母争气,为三中争光!


事后我才知道,第一年中考,我数学以零分不记外,其余的课我考了289分,已经达到了高中录取分数线,那时已经在校长胡兴儒脑子里挂上了号。高中招生除见零分不收外,胡校长也想杀杀我的锐气和傲气,他亲自打电话给纪村初中校长说明了我的情况,说要多关心培养我,说我脑瓜子聪明,能学习,但人不太踏实,比较慌张,中考误考了一门课,让再复习一年,墩墩苗,对我以后成长有好处。



上了高中,由于自己基础不错,我选择了文科。高一第二学期,学校开设了英语课。代英语的老师只上了几个月的临时突击培训班,让这样的老师代英语,其水平可想而知。三学期赶学了四本英语书,我只记了一些单词,就这还发音跑调,至于语法呀,造句呀,英译汉呀,汉译英呀,越学越糊涂,越是学不懂,越是不想翻英语书籍。班主任陈永琪多次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反复强调英语万万不可小量,否则会影响你的高考成绩。然而,我就是对英语提不起兴趣,中间断了节,即使花费多大的力气,成绩还是上不去。


眼看高考邻近,家里突然发生了想不到的变故。


1982年6月初,因为医疗条件差,再加上长期住在沟底潮湿阴暗窑洞里,从小患气管炎的大哥突然病情发展到肺气肿。大哥整天咳喘,一咳喘,脸色就成紫色,一咳喘,就接不上气。母亲留着泪,先是上县医院,可能是当时医疗条件太差的缘故吧,大哥先后做了三次手术,都没有成功。听说长庆石油医院能做肺气肿,恰好有个本家人在该院当会计。多次电话通融后,不死心的母亲带着大哥,又住进了长庆石油医院。为了治大哥的病,家里能耕地碾场的黄牛卖了,槽上育肥的猪让人宰了,囤里仅有的几代粮食拉集市粜了,就连妹妹平时积攒的鸡蛋也换钱了。五元,十元,二十元,三十元,不嫌多少,走亲串户,亲戚朋友,能借的借遍了,能贷的都贷了,前后花了一万三千元,大哥的病最终没有好转,已危在旦夕了。


可怜的母亲从长庆医院打电话,辗转捎话到家里时,已是第三天了。母亲捎话说,你大哥病情严重了,活过来的希望不大了,让我赶快回家,准备大哥的后事,叫人打墓穴,做棺材。


眼看进入七月,到了高考冲刺的关键时刻,同学们分秒必争,挑灯夜战,不分白昼。母亲不在家,没了主心骨。二哥只念了小学,性格内向,很少言语,难以和村民交流。妹妹年幼,在小学读书。班主任陈老师见我关键时刻要请假,显得很惊讶,也难以理解。陈老师说,你到底是咋回事?考高中时,你严重失误,推迟一年才上高中。你不吸取教训,现在马上高考了,你又要请假?这可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啊,你是老师们共同看好的一个高考苗子,万万不可大意呀?


我流着泪,诉说了家里发生的一切。陈老师长叹一声:你大哥迟不死,早不死,偏偏这几天死,你的命咋这么苦呀!


家里困难的已揭不开锅了。十七岁的我挨家齐户地上门求情说好话,好不容易借了一百元钱,从宫河街上买回几页柳木板,哭着请来上坳的木匠八叔钉了口棺材,求几个堂兄在队里北坳硷打好了墓穴。第七天傍晚,救护车拉着气若游丝,鼻孔里插着氧气的大哥回到家里。我和母亲,二哥守在大哥床前。身心疲惫的母亲已流干了眼泪,声音嘶哑:我借贷了那么多钱,费了那么大的劲,竟救不活你大哥了,这是天杀咱们呀!我们连续守了三个晚上,大哥最终没有咽气,也没有立即活过来。他躺在床上,一躺就是半年。半年后,大哥慢慢地能坐起来,但坐不稳,一年后,能站起来,但站不稳。大哥像刚出生的婴儿,重新咿呀呀地学说话,重新学走路,重新开始后半生了!



大哥在鬼门关转了一圈,算是活过来了,也害的我在家里整整忙了两个礼拜,原来对高考很自信的我,对高考彻底怯场了。


1982年七月,太阳流火的季节。县上在第二中学设立考场(离我们宫河三十多公里的罗川乡)。高考前一天,我借了邻居一辆自行车,第一次踏进了二中的大门。三十几个人住在一座破庙里,里面燥热难耐。学校灶上供的水碱性大,喝不下去。我带的高粱铜锤(馍馍),一天下来就发霉了,用手扳开,里面扯出白丝,一股腐酸味扑鼻而来,难以下咽。考试两天,我饭不想吃,觉睡不好,心慌意乱,莫名地失落烦燥。考试完毕,其它同学像放飞的风筝,有的驻足欣赏千年石牌坊,有的在文庙大殿、古柏前合影留念,有的登泰山参观罗川古城风景,有的下河床玩水捉泥鳅小虾,唯独我没有一点心情,默默无语地推着自行车上了北坡,懊丧地骑车回到家里。


八十年代初,在我们这儿,高考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五。整个三中,有几年,竞没有一个考上本科的。即使大中专,一年也考不上几个。最后能考上的几个都是每班的前一二名学生。我们高二二班,五十四个,最后考上两个大专,两个中专。当年应届毕业生没有一个考上的,后来考的这几位,都是复习了一至两年,甚至三年的。


我虽然离高考离录取线差三点五分,但由于大哥的病,将家拖垮,欠账太多,家里太贫,出不起重读费,上不了复习班,从此回到农村成了准农民。



我们寺沟村别看村小,但普遍学风浓厚。八十年代初,每年至少考二至三名大中专学生,是全镇乃至全县的高考'状元村'。我原来一直是老师和村民看好的能上大学苗子,结果以三点五分之差落榜。尤其家里考上大中专学生的家长,明明知道我已落榜,但一见到我,就问:你通知来了没有?几时走呀?说着说着,话题就拐到了自家孩子身上,说他娃多么多么灵性,他从来没管过,岁驴球的还考了个好学校,就端上国家铁饭碗了。


他们说得越是起劲,越是让我无地自容,愈加地自卑起来,愈是不敢走人前了。失落归失落,郁闷归郁闷,家里的活还是要干的。我开始种烤烟,学习果树嫁接技术,骑上自行车去毗邻的陕西长武,彬县贩兔,倒腾喷雾器零件,赚些零钱,以补贴家里油盐酱醋开支。天阴下雨的日子,我蹴在家里四门不出,大门不迈,闷头看自己的书。因为大哥患病的原因,沟底潮湿黑暗的窑洞实在住不成了,母亲好说歹说,队上才将废弃的一处牛圈房借给我家住。因为牛圈房地处村中央,是全村人谝干传,发布新闻的中心。从小对文学作品非常痴迷的我,开始迷上了写作。有天,当我把写好的稿件装进自己糊制的信封里,恰巧被村里人称'精灵娃'的看见了,因为他的三个儿女全部考上了学。他拿起我的信封盯着看了半天,显得很吃惊!你能写文章?这可不是谁想写就写出来的!文学作品那都是天才写出来的!言下之意,你考不上大学,还能写文章?时间长了,村里人传出,说我高考落榜,都愁成神经病了,竟然写什么狗屁文章。


我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投稿了。白天上地劳动,晚上借着煤油灯光,一写一个通宵,第二天偷偷地将稿件塞进邮筒。


文学作品屡投不中,我就把村里的新鲜事,写成新闻故事,投给报刊。想不到半年以后,我的新闻稿一篇接一篇在报考上刊出。写作成了我劳动之余最大乐趣。不出几年,全区新长征突击手、全省优秀报道团干部、全省优秀通讯员等一串串荣誉接踵而至。上帝关闭了我上大学的门,却给我打开了自学的大门。通过自考,我获得了大学文凭。以后又通过考试,终于跳出了农家门,成为国家正式干部。因写作成绩突出,我先后担任专职记者,编辑,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台长,县委党史办主任。因写作,2016年我加入甘肃作家协会,2017年3月被《散文选刊》聘为签约作家。


靠着执着和勤奋,走了许多弯路,最终我取得了成功,但高考这道没迈过去的坎,一直成了我终生的遗憾。三十五年过去了,我几乎一直做着当年高考的梦。每次梦里,梦见自己进了考场,英语拉下了,数学题没做完,我万分的焦虑,万分的紧张,万分的遗憾,万分的无奈,急得要哭。每每惊醒,眼颊泪水不断,自己往往呆坐一隅,怅然若失。多年来参加同学朋友儿女的状元宴宴请,那种羡慕,那种难以诉说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述。


高考!对我来说,今生总有一种不甘,萦绕心头!


王卫权,甘肃作家协会会员,《散文选刊》签约作家。迄今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半月谈》|《甘肃日报》《小说月刊》《陇东报》等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新闻、文学作品二百万字,有112件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得'好新闻'、'优秀广播电视作品奖''优秀散文奖'。有多篇作品入选《2013年中国散文精选》、《中国散文选粹》、《中国当代亲情诗文选》、《春雨》、《百姓寻梦》、《时代旋律》等专集。


更多恢复高考四十年主题征文

那年高考

“要真能考上,我手板心煎鱼捧给你吃!”

再见了,我的大学!我还会回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已启程

那年,我不顾新婚妻子,毅然决然奔赴考场

责编:彭彭

本文版权归属有故事的人,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0年前,我考上了中专
【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舒明雄|人间有味是清欢
​王书成:【“新野中国人寿杯”征文054】缅怀孟昭赣恩师
高考后致高中老师
继地理老师整理地理顺口溜后,历史老师不甘...
我的高考记忆:十七岁那年的夏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