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味牛津

    耿传明

    几年前在牛津大学访学的时候,有段时间我租住在一个郊外的小镇Maston,这个小镇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多是一种别墅式的建筑。这些房子虽已有八十多年房龄,但在牛津绝对算不上老建筑,因为在这儿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老建筑亦随处可见。从这个小镇到我所在的研究所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穿过牛津著名的“大学公园”,直达市内,全程大约有七八里路。英国的公园不像中国有那么多的游乐设施,基本上是纯任天然,以原生态的森林、小河、沼泽、野生草地为主,小河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一队从容不迫、结队游弋的野鸭子,好像是在宣示:它们才是此地真正的主人。这个公园称不上是风景胜地,但也有吸引中国游客之处,那就是三十年代钱锺书、杨绛夫妇在牛津留学时就住在这个公园附近,还在那个不时有野鸭子出没的公园河边摄影留念。出公园不远,有一条街道叫Clarenton,这个名字曾被钱锺书信手拈来作了 《围城》 中方鸿渐买博士文凭的美国学校的名字。

    出了公园,就到了市内,附近坐落着几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学院,每个学院的一个突出标志便是它的高耸入云的教堂———一种被歌德称为“上帝之树”的古老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沿着学院的外墙走不多远,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路边有一个建于中世纪的大石屋,上面长满了青苔,石头上留存着一种苍黑色的印记,好像是经过漫长岁月濡染过留下的“包浆”。路的对面有一个小旅馆,下面是露天的咖啡馆,它的招牌就是著名的牛津校友王尔德,那位在美国海关声称“除了我的天才,我没有什么别的东西需要申报”的唯美主义艺术家。一百多年前王尔德在牛津读书时曾在这个旅馆居住,现在小旅馆基本保持原样。走过街口不远就是牛津大学的行政中心,牛津大学由三十几个高度自治的学院组成,教学的总体安排由大学负责,但招生等工作都由各学院自主。这是一种先有学院,后有大学可称为独立联邦制大学的办学方式,英国目前仅存三所大学还使用这种模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杜伦大学,这三所学校都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

    我所在的研究所的老师也来自于专业相关的各个学院,我的导师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教授,曾带我去她们学院参观。她所在的学院建于十七世纪初期,大致与莎士比亚同时期,四百多年校史,在牛津还不算太老的学院。该校是当时的一对贵族夫妇捐建的,丈夫去世后,由其遗孀接力建成。学院对师生可谓体贴入微,建校之初就建了一个供教授们专用的小花园,沿用至今,门锁还是中世纪样式的老锁,导师开了半天,才把它捅开。门上有个牌子声明:此花园属于“strictly privacy”(严格的私人场所),严禁外人进入。小花园里花团锦簇,绿草如茵,幽静、典雅,平常也很少有人光顾。学院还有免费的午餐和晚餐,教授可以带自己的学生和朋友去吃饭,顺便讨论问题。关于这个学院还流传有这么一个故事:四百多年前学校初建时,礼堂用的梁柱等全取材于数百年才能长成的厚重、坚硬、光洁的橡木,非常气派。过了三百多年,这些橡木梁柱已经老朽,需要更换了,但要修旧如旧,到哪里去找这些百年才能成材的橡木? 正在校方一筹莫展之际,负责校史档案的职员提供了一个线索:当年的学校捐助者给后人留下一封信,信中提到,捐助者当年在自己的庄园种下了几十棵橡树苗,现在三百年已经过去,正好成材,可满足需要。学校将信将疑,派人到贵族当年的庄园查问,果然发现了已经成材的三百多年的橡树园。我曾问过导师这个传说的虚实,导师说她是二战后才来到牛津读书的,不知究竟,但是这类事情在牛津、剑桥乃至英国发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现在学院的财产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数百年来校父、校友们捐赠的土地和财产,这些构成了学校存在的坚实的财务基础,没有这个做家底,要把非盈利的大学数百年地延续下去是不太可能的。的确,办一所大学不但需要恒产,更需要有恒心,需要一种超出一时一地,乃至超出自己这一代人需要的长远眼光。办大学实质上也就是在传承、守护文明,而对文明的守护与发展才是人类的根本利益所在,相比之下,任何时代的需求比起这种永恒的需要都要逊色得多,因为它所营造、守护的是人类永久性的精神家园。

    在英国生活期间,有时会遇到一些麻烦和不便。举个例子,我在牛津每天要走的那条公园小路,有一阵出现了问题。我当初选择在那个小镇租房,就因为有这条穿过公园直达市内的捷径,这样到我的工作地点,步行半个小时即可,沿途绿树黄花、小桥流水,野趣盎然。没想到刚搬过去半个月,牛津下了场大雨,把公园里的那条小土路给淹了。水虽然不深,刚没脚脖,但步行显然是过不去了。而此路不通,就只好绕行公园外的大路,那距离就大大增加了,要一个半小时才能走到研究所。如不绕道,还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骑自行车冲过去———临近水洼,猛蹬几下,两脚高高扬起,十几米的水洼就一闪而过了。可是在英国骑自行车规矩太多、且已入法,比如必须戴头盔、穿反光衣,配前后车灯、甚至脚镫子上都要有反光装置,交警随时检查,不合格会被罚款,如此麻烦,所以骑自行车也令人望而却步了。最后我只好绕远道跑了半个月。论说在小镇住的人也不少,每天像我这样走这条便捷小路到市内的人少说也有二三十个,这样的问题显然也不是偶尔出现,为何公园当局就不能把小路整修一下,以方便行人呢? 这话看似有理,但你要是固执己见就错了,因为你是完全从自己的利益考虑的,而公园当局考虑的则是一旦把小路垫高、水流隔断,小路那边的沼泽就会缺水干涸、路边的芦苇就会枯死、水中的生物小鱼、青蛙等等就会陷入绝境,河里的野鸭子的快乐生活也就走到尽头了……总之,在人的能力已充分提高、可以轻易改造自然的现代,是否还能为沉默的自然的存在留出位置、对自己作为主体之外的他者保持一种谦让态度、可以为但有所不为,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7年7月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牛津大学一学院改名,这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牛津大学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
牛津大学”牛“在哪?
牛津大学傲居高校排行首位 为什么这么“牛”?
印象剑桥:读书生活好地方
牛津是个很伟大的城市,牛津大学的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