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明一代:多重性格的时代

    《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王天有、高寿仙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王天有 高寿仙

    明王朝的时间跨度是从1368年至1644年。这时,中国传统王朝社会历经近一千六百年的周流演变,进入了它的后期。明初种种传统发展的极致和中后期社会转型带来的新气象,相互交错,扑朔迷离,使明朝的历史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多面性格。

    清朝修纂《明史》错误百出,贻人口实

    清朝修纂《明史》,自顺治迄乾隆,历四朝,凡九十余年,是中国历史上设馆修史时间最久的一次。尽管如此,清修《明史》依然错误百出,贻人口实。近代以来,一些所谓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往往借助于明朝史事进行说教,使明朝历史更被层层云雾围绕,陷入迷蒙。可见撰写一部明朝历史具有相当的难度。好在斗转星移,世人企盼已久的思想解放的霞光正光照大地,明史研究的新材料、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为撰写《明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谈到明朝历史,首先要谈王朝的核心——皇帝。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有雄才大略、开基创业的一代英主;也有稳定时局,或从某一方面对巩固明朝基业有所作为的守成之君;然而更多的是平庸之辈,甚至不乏极其腐朽的皇帝。但是明朝毕竟维系了二百七十六年,王朝的一统局面基本稳固。清代一些史家在研讨明朝历史时,对有的皇帝长期不上朝而王朝权力照旧运作,感到“诚不可解也”,其实这一切都依赖于皇权支配下的政制。为此,本书写作中在注意皇权运作的同时,也给予这种政制较多的关注。这是明朝政治上的一个特点。

    经济转型与社会新思潮是明朝历史上极具特色的问题

    明朝历史变化之大,是明前各王朝无法比拟的。这种变化有政治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思潮方面的;推动变化的主因有的源于自上而下的力量,有的源于下层涌动。

    总的来说,明朝政治的变化滞后于经济的变化,社会思潮比政治家对改革的认知更灵敏。明朝创立之初,统治者通过复兴农村经济,建立了牢固的自然经济体系。它既保证了明朝前期经济的稳态发展,又为随之而来的商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16世纪以后,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民营作坊增多,国内外市场繁荣,商业资本活跃,以白银为本位的货币在市场上更广泛行用,这一切都昭示着明朝中后期的社会变迁,中国近代化之路开始起步。

    明朝的社会思潮前后期有很大变化,前期被官方肯定的传统思想支配着整个社会思潮的动向;中后期传统思想的异化,民间文化的勃发,以及晚明异质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交流在知识精英的推动下有了空前的进展,社会思潮出现了多元化的走向,在排斥与接受的碰撞中,新思想的火花时有迸发,明代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婀娜多姿。故而经济转型与社会新思潮是本书写作中另两个关注较多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明朝历史上极具特色的问题。

    15世纪是足以让明朝和世界引为自豪与振奋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人类从东西两个方向发起了对海洋的挑战,郑和下西洋始于世纪之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完成于世纪之末,此后世界文明开始了从区域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转换,中国与世界密不可分。研究明史必须要有世界的眼光。用当时世界的眼光看,明朝总体上是开放的,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明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不可低估。这也是明朝历史上的重要问题。

    明史分期是撰写明朝历史不可回避的问题

    明史分期问题,见仁见智,可以有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或更多的分法。许师大龄先生分明朝历史为四期,立论较为全面,本书基本采用,细节上略有调整。

    第一期为开创期,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到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这一时期,明朝完成了国土的开发,首都的迁移,省区的划分,中央辅政形式从宰相制到内阁制的转变,各种制度和法规的建设,从而一个统一的和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出现了。经济上从鼓励农民归耕,到奖励垦荒,劝课农桑,大量自耕农的存在和无粮白地(即不纳税的土地)的出现,为此时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此外,思想控制比前代加强,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并为有明一代的主流文化。

    第二期为腐化期,从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至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这一时期,皇族腐化趋向日益严重,在经济上皇族地主大肆侵田占土,皇庄不断发展,在政治上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皇族地主腐化于前,缙绅地主紧随其后。加上国家赋税庞杂,差役繁多,新添有金花银、均徭、加派等名目,社会矛盾激化。此时思想领域也发生变化,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趋于保守,在学术上丧失了创新精神,心学随之兴起。

    第三期为整顿期,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至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这一时期,商品货币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各种制度和风俗也都有了相应的变化。当时北方少数民族鞑靼首领俺答汗日益强大,不时率兵南下骚扰,在东南沿海,倭寇也不断入侵,所谓“南倭北虏”的局面逐渐形成。统治集团内部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第四期为衰敝期,从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这一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继续发展,社会转型与王朝的腐败俱加快了速度。思想界在这“天崩地坼”的时代焕发出勃然生机,与传统相违的新思想不断涌现。西学东渐与晚明几大科学家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行政学院《新视野》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清亡后,14万皇族去了何处?从事这行的人最多,现在也很吃香
中国历史上六大最悲惨的皇族: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西晋篇 · 出道即巅峰?西晋为什么神速灭亡?「中国通史笔记」1.49
周末读书︱魏延安:禅让规矩破坏的历史遗祸--柏杨版资治通鉴夜读札记41
徐良高 | 中国史学演变与时代的互动
还会出现第二部《红楼梦》,第二个“贾宝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