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鬼斧神工的师法

     何进(诗人 深圳)·思之絮语

艺术家对于美,总是有先验之预期的。当然,经验与自然的反应比预期的理念,更为重要。

人们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发展了审美能力。艺术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在岩洞的墙壁上画下稚气的岩画,记录下人类的狩猎、采集活动,那是最早的绘画;男人们狩猎归来,人们围在一起,燃起篝火,边烧烤野兽,边唱歌跳舞,表达内心的喜悦,这是最早的歌舞;巫师们通天地,泣鬼神,乞雨时念念有词,那神灵能懂的词语是最早的诗歌。这些早期的人类活动,既有现实功能,又有审美价值,成为人类艺术的萌芽。并且,人类通过这些象征,创造出艺术,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在艺术的表达中,尤其是绘画艺术,要刻画出典型的艺术形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自然的一种特殊的感觉,而且还要融入个体的独特感受,其作品自然带着创作者的个性和情怀。

许多艺术大师都有过这样的总结,即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想,这里所指的生活,须从广义上去理解,应该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的表象世界,也就是客体的部分或全部。表象世界是个特殊的标志,它完全是主体建筑的构成元素,没有了它,主体建筑就会虚无缥缈、空洞无物,也就无从谈起作为意志的体现。表象可以在自然中把许多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类。大自然非常美,它配得上人类的赞颂。而高于自然的美,还必须融入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因为任何一个个体都是属于人类的,人性会在个体超越自我的部分显示出它内在的美和力量。

唐代画家张躁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美学史上最具造化的内心感悟,它与西方艺术大师们对于美的看法以及对于精神特征的雕刻、创作是完全一致的。他强调了艺术创作来源于大自然的师法,概括了客观表现—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纵观现代艺术,即使一些现代艺术家们以意识流为主,也不能脱离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师法。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在需要客体滋养与反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心源造化的内在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艺术家只要对大自然和艺术有谦卑的态度,扎根于自然,忠实于内心,获得神性的引领,便会获得一颗高贵的灵魂,其创作出的艺术就不再是再现和模仿,而是主体的抒情与表现。如此,伟大的艺术便应运而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鹭:浅议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范曾散文《大美不言》
流动的艺术 | 大自然的灵感-从废品到艺术品
现代盆景的下一个猜想——超越写实(2017.6卷首语)
宋代理学对山水画自然观的影响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宋代理学对山水画自然观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