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内这几个不足为外人道的桃花源,你都去过了吗?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让古往今来的无数人有了一个“世外桃源”梦

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像《桃花源记》中描写的那样与世隔绝的村庄几乎不可能存在。不过,仍有一些村落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没有被外界过多地打扰或破坏,顺应自然,不急不慢,是现代社会中的“桃花源”。

东至浙江温州的楠溪江、西至怒江,北至额尔古纳河畔,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仍存在着一些“人间桃花源”。在城市中呆久了,当你回归这些田园乡村时,你会沉醉在古村的淳朴之美中,你会感到格外的放松舒适,你会发现“岁月静好”真实存在。

  楠溪江村落

浙江永嘉楠溪江本就是一处极具山水之美的所在,更因南北朝时出了一个山水诗人谢灵运,因而留下山水田园的美名,也因此被赋予了世外桃源的寓意。

谢灵运时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创立山水诗派。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曾任永嘉太守,在广州殒命之后,其后人将其带回永嘉安葬

谢灵运虽是名门之后,但对于功名之事总是心不在焉,几度归隐。他喜欢游山玩水,他所开创的山水诗派把自然界的美景引入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谢灵运归葬永嘉之后,谢氏后人就在鹤盛溪畔繁衍下来,至今鹤阳一带的村落很多都是谢氏后人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有一首五言绝句盛赞鹤盛溪:“观鱼胜濠上,把钓超渭阳,严子如来此,定忘富春江。”这首绝句就刻在鹤盛溪畔的蓬溪村。有了东晋和两宋文人的滋养,浓郁的古风就薰蔚着楠溪江和它孕育的村落

如今在楠溪江流域分布着几十座村落,生活在村落中的乡民一如既往地坚守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溪水环绕着村庄,矴步横卧在溪流之上,老农扛着锄头牵着羊儿去田里干活儿,留在家里地则忙碌着加工素面,或者浆洗衣服。放学了,孩子们叽叽喳喳跳过矴步,惊起了河中的鸭子,炊烟袅袅升起,饭菜飘香诱人……多么美妙的田园图画啊。

其实,楠溪江交通非常方便,从商品经济发达的温州出发,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楠溪江中心的岩头镇,从岩头有各种中巴、微型面包车到各个村子,但是许多村子里的老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村子。也许他们是自我选择了封闭,就像谢灵运自我归隐一样。

  徽州田园

汤显祖一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不知让多少人做起了“徽州梦”。

严格讲,徽州是一个历史地理的名称,宋徽宗时的“一府六县”的徽州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现在已没有徽州这个行政机构了,原来的六县也分属安徽和江西两省(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五县属安徽管辖,婺源由江西管辖),但徽州作为一个历史地理的概念依然使用。古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

徽州号称“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自古山清水秀,宜耕宜居、宜文宜隐。徽州自古文风昌盛、钟灵毓秀,有“东南邹鲁”的美誉。南宋理学家朱熹就是徽州婺源人。宋元之际徽州书院遍地,形成了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古徽州地区在千余年的历史变迁当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即徽州文化。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州菜系等影响深远。传统文房四宝的湖笔、徽墨、宣纸、歙砚中的墨纸砚都是徽州最佳。

到了明清两朝,商品经济在徽州迅速发展,形成了亦商亦学的儒商文化,红顶商人胡雪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晚清以来,经济中心东移,徽州回归静寂,但文化底蕴仍在。诗书礼仪的传统尚在,许多古村落的风貌被保存下来,这就是现在的山水田园的徽州,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徽州田园

徽州古村落值得一去的地方很多,例如西递、宏村、卢村、塔川、思溪延村、长溪、李坑等等。

西递和宏村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它们是第一批获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名气很大,但商业开发还是比较有序有度的,民风依旧比较淳朴。

  额尔古纳

额尔古纳是一条河流,上游承接海拉尔河与呼伦湖的泄水,一路向北,汇入黑龙江。额尔古纳还是一个县级市的名字,它位于额尔古纳河东岸,生活着蒙古族、回族、俄罗斯族等民族,河的西岸就是俄罗斯广袤的荒原。

额尔古纳是蒙古族的发源地,蒙古族的祖先蒙兀室韦汉魏时代就生活在这里。有一个歌唱组合叫作额尔古纳乐队,以流行歌唱法演唱蒙古族歌曲是乐队的特色。还有一本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的是鄂温克族最后一个女酋长的故事。借助现代宣传工具的推介,额尔古纳的名字似乎不再那么陌生,但实际上额尔古纳河畔依然保持着原始般的宁静

从满洲里出发沿着额尔古纳河流北上,最初还是牧区,是呼伦贝尔草原的北缘,逐渐有了河流和丘陵,风光变得丰富起来,牛马等大型牲畜更多了,羊群少见了。刚刚八月初,牧民们已经开始收割牧草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割草机“突突突”地工作,行进一段后打开一个架子放下一大捆牧草,一捆一捆的牧草就那样大片地摆放在草原上。

渐渐地,河畔的风光变成了农耕区,夕阳下,金黄色的油菜田和麦田遍地铺陈着。路旁的养蜂人,也在紧张地忙碌着,随着菜花结籽,或许养蜂季就该结束了,要忙着收获甜蜜的成果。

到了恩和,就是林区风光了。晨雾弥漫在山间,白桦树掩映着村庄,小木屋四周鲜花盛开,金黄色的麦田一望无际,牛马悠闲地在河畔吃草……一派宁和的田园风光。

从恩和经室韦到临江屯一带,是俄罗斯族聚居的区域。这里的俄罗斯族人一部分是沙俄时期来这里淘金的俄罗斯人的后裔,另一部分是闯荡俄罗斯的中国人在俄罗斯成家后回到额尔古纳的现代华俄。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给原始的乡村风貌增添了动人的异域风情

  丙中洛

在六百里怒江峡谷的尽头,有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所在,激流奔腾的怒江冲出石门关,寻得一处开阔的太低,水势稍缓,在桃花岛经过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后,继续奔流向南。这里是贡山县的丙中洛

丙中洛坝子雪山环绕、江河汇聚。怒江的东岸是碧罗雪山,西岸是高黎贡山,沿着峡谷,分布着藏族、怒族、独龙族的村寨,农舍错落有致、绿树葱茏、田园如画。

丙中洛是一个典型的人间仙境,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在这里并存而且和谐相处。周围的群山中有十几座都是当地人心目中有名有姓的神山,最高的嘎哇嘎普山是丙中洛十大山峰之首,海拔5128米。贡当山则是最容易到达的一座山峰,登上贡当山俯瞰,丙中洛坝子和气势磅礴的怒江第一湾近在眼前。

自古以来,这里是茶马古道从滇入藏的必经之地和重要据点。前几年丙中洛到西藏察隅的公路开通之前,每天都有数百马帮聚集在丙中洛,等候把山货、茶叶、盐巴等货物运往西藏。

怒江在扎那桶村拐了一个大弯,弯曲的怒江把小村子围城了一个半岛,每年三月岛上桃花盛开,人称桃花岛

逆流而上是重丁村,这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教堂。清末,基督教和天主教传入怒江,如今依然为怒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所信仰。重丁天主教堂是法国传教士任安守修建的,就是那位“白汉洛教案”的主角任安守。他死后就葬在教堂旁的墓地。

继续沿江北上,先后经过四季桶村、雾里村、尼大当村和秋那桶村,这一线是丙中洛田园风光的精华所在。江水碧绿如玉,山峰幽兰如黛,云朵飘忽,就像一幅水墨画。田野绿油油的,村舍点缀其间,忽闻人声笑语,如梦如仙。这里可能就是桃花源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园陶村
灵动秀美楠溪江
探村|楠溪岭上有人家,遗世独立的半山田园古村落
楠溪江,那一曲田园牧歌
资深驴友也未必领略过!国内10大原始处女地美景!
竹泉村-桃花源式的村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