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联经济学

文/洛水钟鸣

《复联4》首映场,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名词示例。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只解释《复联4》背后的经济现象,不评判这些现象的好坏对错。

“需求”

自从《复联4》首映场预售创造了“电影票自由”这个词,就不停有人问:究竟是怎样的疯子,才会花几百块去买这样的东西。

但那些人并不是疯子。他们只是比你我更需要这张票。

为什么需要呢?可能是为了情怀,可能是为了防剧透,也可能是为了那天晚上正好有空。总之,他在无人强迫的情况下,愿意花几百块去看那个平时只值几十块的电影。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不看这场电影不会死,不看这个场次更不会死。

可是,这也恰恰说明,很多人还不能准确理解“需求”这个概念。

你觉得不看首映场不会死,而他可能觉得,不看首映场比死都难受。

这当然是一种主观的、小众的感受。按照一般的标准,这不算是“需求”,顶多是一种有点变态的“欲望”。

那到底什么是“需求”,什么是“欲望”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我们认为,只有“维持基本生存的需求”才算“需求”,那吃饭显然是“需求”,“看电影”显然不是。

但问题是,所有“吃饭”都是“需求”吗?“吃必胜客”和“吃俏江南”应该不能是吧。

于是,我们只好继续缩小范围,规定:只有“刚够吃了饿不死”的“吃饭”才算“需求”。

比方说,吃馒头就饿不死。可是,如果有人吃了一个星期的馒头,忽然想吃碗面条,“吃面条”是需求还是欲望?你明明吃馒头就饿不死啊,吃面条难道不是“超出基本需求的欲望”?

我知道有人会说,这说法太极端了。

这当然极端。然而,只有把一个逻辑推向极端,才能最大限度地验证这个逻辑的自洽性。

而我们把这个逻辑推向极端后会发现,“需求”和“欲望”之间的界限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明显。

买过房的人应该都明白这个道理。上世纪90年代,一家三口能有个60平的房子住,就很满足了,可到了现在,大家普遍觉得60平的房子“不够住”,想换120平的。

60平的房子怎么就不够住了呢?他不是在里面住了这么多年吗?那么,“想换120平的房子”,是需求还是欲望呢?

既是需求,也是欲望。

事实上,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来说,他想得到的东西,既是他的需求,又是他的欲望。

当然,同样还是他的财富。

“财富”

如果硬要在“需求”和“欲望”之间划一道界限,那它们最大的区别是,“欲望”里往往倾注了一个人的感情价值观

比方说,大家同样需要手机,但有人买手机先看性能,有人先看外观,有人先看品牌,还有人先看价格。

于是,在那个“先看价格”的人眼里,那些看性能、看外观、看品牌的人,就有了某方面的欲望。

手机不过就是个接打电话的工具嘛,如果你对它还有别的要求,那就说明你这不是“纯需求”,这是带着你个人感情倾向和价值追求的。

而这次《复联4》首映场预售,之所以引来这么多口水,也恰恰是因为它伤害了一些人的感情,违背了一些人的价值观。

这年头,没钱还不能当漫威粉了?!

更让粉丝不能接受的是,漫威的东家迪士尼并不会因为首映场票价上涨而得到更多分账。也就是说,就算有些粉丝愿意“用更多的钱表达真爱”,这些钱也不会落进出品方的口袋,只会进入院线的腰包。

这特么不是自家人坑自家人吗?

可是,说这话的人,可能对“自家人”这个概念有什么误会。

他好像不明白,虽然那院线的老板跟他有一样的皮肤、一样的发色、一样的语言,但院线并不会因此就少收他一分钱。

同理,院线也不会因为某个看电影的人跟老板有不一样的皮肤、发色和语言,就多收那个人的钱。

商业交换,是无差别的。而“尽可能赚更多的钱”,是所有商人的共性,甚至是所有人的共性。

不过话又说回来,院线了钱,就说明观众损失了钱吗?

有些人之所以狂喷“黑心”院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他们的财富观过于狭隘。在他看来,只有“钱”才是“财富”,把钱花出去,就是财富的减少。

花钱买到的东西,从来都不是他财富的一部分。冰箱彩电微波炉这些物质财富固然不算,听课旅游看电影这些精神财富当然更不算。

所以,他常觉得这些钱都是“白花”的。可是,如果我们联系上一段对“需求”的分析,就很容易知道,对那些想看这场电影的人来说,他的钱没“白花”,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当然,这里面暗含了两个条件:第一,这交易是自愿的,强买强卖的不算;第二,这交易是真实的,坑蒙拐骗的也不算。

比如,你买了《复联4》的票,进去一看,放的是《绿皮书》,那就不行了。哪怕《绿皮书》得了奥斯卡,IMDB评分还更高,也不能算是你的财富。

因为那不是你想要的

不过,又有人会说了:我想要首映场的票啊,非常想要,但我不想要这么贵的。无良院线凭什么涨价啊?

凭有人比你更想要。

“消费者剩余”

我们该怎么表达对一件商品的热爱?

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天天念叨它,比如做梦都想着它,比如谁骂它就骂谁,等等。

但最直接、也最强烈的表达方式,是买下它。

打个比方:有6个人看《复联4》,其中史蒂夫愿意为看这场电影花40块,布鲁斯、克林特和娜塔莎愿意花50块,托尔愿意花500块,托尼愿意花5000块。

现在,《复联4》上映了,影院一共有6个位子,每个位子标价50块。于是,除史蒂夫外,所有人都去看了。

注意,史蒂夫虽然没去看,但我们不能说他不爱《复联4》。他或许是真的很缺钱(因为在他昏迷的70年里世界一直在通货膨胀),只能等电影票打折,或者等一段时间再上网看盗版。

但我们可以说,从客观上看,其他5个人比史蒂夫更爱《复联4》。因为他们都更愿意掏钱

而且,这5个人虽然都去看了,他们的感受也不一样。

布鲁斯、克林特和娜塔莎的感觉是“刚刚好”。托尔和托尼感觉也很好,但他们同时还会觉得,好得太“轻易”了。

要知道,托尼可是愿意为这场电影出5000块的。现在,他只花50块就实现了这个愿望,省下的那4950块,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这个词可能有点陌生。但它是一切黄牛行为的根源。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现在我们把故事背景调整一下:《复联4》上映了,影院总共只有2个位子。

位子只有2个,想看的人有6个,怎么办呢?

影院可以采取“先到者得”的规则,谁先买到票谁先看,买不到的等下一场。

结果,托尔有彩虹桥,他最快,布鲁斯变身之后,快过了托尼,他俩先买到了票。

托尼当然不死心啊,老子那么想看,凭什么不卖给我票?

于是他给影院提建议:你们不要搞“先到者得”,应该搞“价高者得”。你把票价涨到100块试试。

影院当然喜欢这种建议。结果,看首映场的就变成了托尼和托尔。

有钱就是好。

可问题是,这公平吗?更重要的问题是,这正义吗?

“稀缺性”

其实,上面说的这一切问题,根源都是同一个:位置少,想得到位置的人多。

或者说得再抽象一点:资源少,想得到资源的人多。

不管是2个位子6个人争,还是100个名额300人抢,本质都是一样的。它们都会导致涨价、催生黄牛。

而且,你可千万别以为,只有“价高者得”的规则才会催生黄牛,“先到者得”的规则一样会。

没有了倒票的黄牛,难道就不能有“倒网速”的黄牛么?火车票供不应求的时候,抢票软件就会应运而生,电影票供不应求的时候,也是一样。

如果院线真的采取“先到者得”的规则,很可能会出现大家为了抢首映场的票而“充值加速”的状况。

要真是这样,这跟“价高者得”又有什么区别?

唯一的区别大概是,换了这种形式,“抢票”这件事看上去就不那么红果果了。由于抢票软件不会显示每个人为了加速抢票花过多少钱,从而给了抢不到票的人一种心理安慰:抢不到,是因为“运气不够好”,而不是因为“花的钱不够多”。

但这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要想得到任何稀缺资源,都一定要在某些方面比别人付出更多。

就连我们楼下的幼儿园都是这样。它是家公立幼儿园,附近的适龄儿童都可以去上,按照它的规定,想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只要在6月中旬提供相关材料就可以。

可是,由于它太火爆,人满为患,所以在4月中旬的某天,它忽然贴出通知,要求所有家长在第二天一早就提交材料,过期不候。

手忙脚乱的家长们只好请假回家准备材料。有些正在外地的家长更是慌了手脚,甚至有人提前结束行程连夜赶回来。实在回不来的,只能托关系找园长,请求网开一面了。

你说这幼儿园涨价了吗?没有。但它增加了人们的时间成本、人情成本。

而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同样是因为它的稀缺性。

事实上,只要一样东西是稀缺的,就永远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然,知道这个事实,并不会帮你抢到《复联4》的首映票。它只能帮你理解这背后的逻辑。

理解这逻辑有啥用呢?也没什么用。

只是,《复联4》首映票稀缺也就罢了,脑子最好就别稀缺了。

注:封面来自漫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牛和抢票软件,究竟让票更好买还是更难买了? | 小巴侃经济
一块月饼的经济学(“黄牛党”接盘,月饼
“有偿抢票”不能干扰正常购票
不是“黄牛”比“黄牛党”更可怕(原创)
周杰伦演唱会的背后,是黄牛的狂欢?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佛教有替代方案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