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才与成人:小城学生的家庭教养策略探究

国内不少学者对大城市中产阶层的学生及农村大学生的求学经历及成长历程有过研究。本文作者巧妙地将研究聚焦于来自四五线城市的小城学生,采取质性研究方法,试图揭示8名小城学生的家庭教养策略背后所反映的文化逻辑及传递优势资源的过程。

作者:张越

原文标题:成才与成人:小城学生的家庭教养策略探究——对8名精英大学学生的个案考察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2020年第5期

摘要

家庭教养策略是家庭传递优势资源的重要方式。本文以来自精英大学A大学的8名小城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发现:与大城市中产阶层家长类似,这些家长同样采取了协作式的教养策略,重视子女教育且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有组织的日常生活、持续的亲子交流和积极的家校沟通等实践活动来提升子女各项能力的发展;随着子女的学习和内化,他们获得了内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高度自律与自主的学习习惯、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以及平和淡定的心态,上述过程体现了文化资本被激活及其传递的逻辑。同时,其特殊性在于,小城的课外活动安排相对单一,与父母自身相关的教养理念、知识水平等文化资本对兴趣班、作业、学习计划等赋予的多重意义被凸显;小城家庭的教育动机具有相对较少的工具理性色彩,在关心子女“成才”的同时,更加注重他们的“成人”问题。这引发我们在教育日趋功利化的今天,对回归教育最朴实目标的思考。

关键词

小城学生;精英大学;家庭教养策略;习得过程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既是实现个体向上流动的有效途径,也是生产与维持社会分层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实证研究已表明,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并不一定会随着教育扩张而下降,且不平等的表现形式逐渐从数量不平等向质量不平等转变;尤其在高等教育阶段,精英大学的教育获得机会大量被优势阶层所占据,良好的家庭背景在学生的求学历程中发挥了一系列重要作用[1][2][3]。

家庭教养过程是家庭背景因素发挥作用及家庭传递优势资源的重要途径。在笔者看来,这一过程具体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它是家长向子女传递知识、思想与行为习惯的过程,贯穿于子女成长的不同阶段,潜移默化地形塑子女的日常生活,进而直接或间接响他们的学习观念、习惯与能力,最终体现为学业成绩[4]。在西方社会,研究者们普遍发现,家庭教养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其中,中产阶层多采取协作式教养策略,工人阶层多采取自然式教养策略[5][6]。

在我国,有学者指出家庭教养理念不存在以职业为基础的阶层差异[7],另一些学者则指出在具体的教养实践、教养方式方面,不同阶层家庭之间已显示出差异[8][9],相关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结论,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概念操作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的解释差异。第二,子女在成长中不断接受并习得家长所传授各种知识、习惯与能力的过程,他们不仅在知识、技能等认知能力方面有所收获,同时在教育期望、自我效能等非认知能力方面也会有较大发展[10]。这一过程不单是被动的,也充满了子女能动性的发挥,他们会充分利用自身已有或周边其他资源[11]。国内不少学者对农村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求学历程展开了深入探究,呈现了他们在资源有限的家庭教养环境之下如何形成“底层文化资本”并进入精英大学的主观能动过程[12][13]

然而,精英大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个值得被关注的群体:来自四五线城市的小城学生。他们不同于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的出生于大城市中产阶层的学生—在日渐浓重的教育焦虑环境中成长并且在家长的精心打造之下拥有着“完美履历”,也不同于被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出身于寒门的农家子弟—面对严重的结构性限制被激发出了改变命运的抱负与努力。小城学生身处相对安逸、自然以及不那么焦虑的成长环境,在此种情境下家长的教养策略呈现一种怎样的特征以及他们是如何习得与转化为自身资源的?这些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文献回顾

在研究当中,家庭教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涉及理念、方式、策略及具体的行为实践等内容。部分学者围绕家庭教养方式展开深入探究,概言之,教养方式是一系列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及所创造出的一种情感氛围,在这种氛围中,父母的行为会得到表达[14]。Maccoby和Martin根据要求(demandingness)和回应(responsiveness)两个维度建构了四种典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和忽视型其中权威型作为双高型,既体现了家长对子女个性和独立性的尊重,又体现了他们自身既定的规则性和标准性,这一类型被研究者们普遍证实对子女的心理和学业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相较之下,专制型家长缺乏与子女的沟通,较少关注子女的自主性;宽容型家长会与子女进行充分的沟通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忽视型家长对子女既缺乏严格要求又缺乏积极沟通[15][16][17]。另一些学者则更为关注家长在实践中具体采取的策略及行动,美国学者拉鲁是这类研究的代表性人物。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工人阶级以及贫困阶级三类家庭的个案研究,拉鲁生动展现了协作培养和自然成长两类不同的教养策略,其中,协作培养强调中产阶级家长对子女日常活动的组织安排、对语言作为社会生活工具的运用以及对教育机构的干预,他们会运用各种技能激活自身的各类资本优势,并在公共机构当中发挥这些资本的作用;自然成长则突出工人阶级家长营造自然发展环境、子女对长辈的服从以及教育工作者应承担更多教育责任。由此,子女在兴趣爱好、日常运动、行事方式、个人气质等方面产生显著差异:中产阶级孩子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在与他人互动中形成一种优越感;工人阶级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以及与家人、朋友相处的闲暇时间,但在各种机构中与他人互动则会表现出局促感[18]。国内学者也通过细致考察城市不同阶层家庭的教养实践(如日常养育、家校合作等),进一步揭示出中产阶层家庭协作式培养的特点[19][20][21]。这些不同的教养策略恰恰反映了不同阶级行事的文化逻辑,是文化资本差异的体现。

另一方面,部分学者注意到子女自身在家庭教养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着重考察子女的习得和转化过程。Calarco通过对中产阶级儿童在校表现的田野考察,发现他们会采取集中互动的策略来引起教师的注意并持续地和教师发生互动,从而有利于自身更有效率地完成作业和各类测试[22]。国内学者则更多关注的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学生,他们指出在家庭对教育形成的朴素重视与支持的氛围下,学生们自身形成的改变命运的内驱力、道德化思维等品质,会弥补他们家庭资源存在的不足并使得他们在同辈中脱颖而出[23][24]。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家庭教养的内容及影响都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但从研究群体的多样性来看,已有研究较多关注大城市中产阶层家庭或底层农村家庭的教养策略,忽视了小城市的家庭教养策略可能呈现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其背后可能进一步反映了不同的行动逻辑与生存情境。因此,本文以来自精英大学A大学的8名小城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学生及部分家长来获取有关他们成长经历的丰富资料,展现在他们的求学历程中家庭教养策略及其影响,从而进一步揭示家庭传递优势资源的具体过程。

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这8名小城学生的家庭教养策略背后所反映的文化逻辑及传递优势资源的过程。因此,本文选取了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来自A大学的8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他们都来自S省J市。其中A大学是国内最著名的学府之一,考取A大学被社会普遍认为获得了较高的学业成就,以其中的学生为个案更有利于考察家庭教养策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S省J市是中部地区一所普通的五线城市,生活相对安居乐业,幸福指数较高;义务教育发展相对均衡,以公立学校为主,近年来高考成绩在全省也名列前茅,考入A大学的人数平均每年10人左右。J市也是笔者的家乡,笔者对当地的社会环境、教育生态都较为熟悉,选择该市的个案也有利于获取更丰富的资料。

在具体的资料获得上,笔者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4月期间,陆续访谈了8位学生及3位家长。在选择学生个案时采取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并尽量保持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的平衡。由于本文是将已经考取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只能采取回溯式的深入访谈,主要获取在子女上大学之前有关家庭教养和子女成长等方面的资料。学生个案具体情况如表1。

家庭教养策略与子女习得

1.家庭教养策略:协作式培养

在现代社会,随着父母权利意识的增加和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强调,父母越来越带有主动的教育意识去学习如何教育子女进而更好地与子女发生互动,积极参与子女的成长[25]。在拉鲁的描述中,中产阶层的父母自然而然地认为教育儿童是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的责任,甚至在早期家庭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来引导儿童各项技能的发展,恰恰是在这样的责任观与对自身角色较清晰定位的基础上,他们采取了一种协作式培养的教养策略[26]。本文的被访个案家庭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有组织的日常生活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学习和兴趣班占据了被访个案课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而这些活动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家长的参与、组织和安排。尤其是在被访个案的早期阶段,家长发挥了更大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早期引导与安排兴趣班。在谈及子女的早期发展时,“学习兴趣”是这些家庭最常涉及的一个词语。家长们普遍认为在早期对儿童进行引导和培养,有助于儿童自身各项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今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录音磁带、课外书、兴趣班等文化资源是这些家长用来激发子女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被访者S6的母亲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在S6上小学之前,就一直保持看育儿节目的习惯,并经常逛书店,购买一些育儿书籍。由于职业性质的原因,她也会经常和同事沟通和交流育儿经验和心得,并根据S6自身的性格特点对其进行引导。由于她和S6的父亲都非常喜欢文学,尤其是国学,并且认为这对提升个人文化素养非常重要,因此在早期就通过让S6泛听国学磁带、给S6讲文学典故和知识,来激发S6学习的兴趣。被访者S6在慢慢的接触中对文学产生兴趣并对她今后的学习发展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我爸妈认为学习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凭兴趣学习,不是为了应试,而且做什么都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最好,他们从小给我灌输这个观念,就开始激发我学习的兴趣。

......在我小时候,应该是刚上小学那会儿,他们给我买了国学的光盘,希望从小背一些,激发学习的兴趣。虽然我当时也不太能理解内容是什么,但懵懵懂懂就产生了兴趣吧,慢慢就特别喜欢了。比如上初中尤其是高中我就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古文,有一种熟悉感,学起来也比较容易,节假日也会背背四书五经。(S6)

 同时,参加舞蹈、乐器、美术、朗诵等各类兴趣班也成为家长引导子女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笔者发现考入A大学的这8个个案在小学之前及小学期间都至少参加过一个兴趣班。这些家长会结合自身、周围同事或朋友的经验,以及子女个人的意愿和爱好来选择兴趣班。S3的母亲在选择兴趣班方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刚开始S3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和偏好,S3的母亲便对周边的兴趣班进行一一考察,综合上课环境、教学特点和其他家长的经验感受,她筛选出了美术班、书法班、朗诵班和钢琴班,并带着S3进行试课。在试课过程中,S3在美术方面表现出了比较高的天赋和兴趣,同时也比较喜欢书法和语言表演。所以从小学开始S3抱着极大的兴趣参加了3个兴趣班并一直坚持到初中。

参加兴趣班作为一项重要教育投资内容已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普遍教育趋势,构成子女不输在起跑线的资本。笔者在访谈中也发现了一定的功利意愿和期望,如“多一项兴趣多一项特长,不论今后在学校还是工作当中总是好的”,这是大部分家长所持有的期望之一。此外,参加兴趣班对于这些家长的意义还在于,课外兴趣的培养与坚持,一方面可以锻炼子女的心性,提升子女的综合素养和自身的气质,利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参加兴趣班也是一项耗费时间、体力和精力的事情,需要非常专注、耐心,并且贵在坚持,这有利于培养子女的意志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小提琴,一直学到初二。刚开始挺喜欢的,但是慢慢就有点厌烦,大家都知道学习小提琴刚开始脖子特别不适应,而且比较难入门,我甚至有点想放弃,后来我妈鼓励我,说既然是我当初选择的感兴趣的事情就应该坚持下来,所以我就坚持了下来。后来入门了,慢慢就比较上手了,感受到了乐趣。我初中有时候学习累了就会拉琴缓解压力......对我学习的话,我觉得是培养了一种坚持的品质吧,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坚持......(S1)

辅导作业与制定学习计划。除了兴趣班之外,检查与辅导作业也成为家长的一项常规活动。笔者发现,大多数被访者的父母在被访者小学及中学时期都能够较为严格监督他们完成作业。他们在严格监督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对孩子进行答疑解惑,给予解题思路或者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部分家长甚至为孩子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例如,S8有一位非常严厉的父亲,他在S8的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天都严格监督S8按时完成作业,帮助他认真检查作业、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并给予解答;同时,这位父亲还会帮助S8把每天的错题记录在错题集中,里面详细记录了错题的类型以及多种解法。此外,在S8小学期间,S8的父亲会帮助制定每天及每个假期的学习计划,如每天早读的内容、每个假期应该专攻哪个学科和做哪些习题等等。这些帮助S8在初中时期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了他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被访个案的日常生活并非完全由自己支配,他们的父母努力参与其中,试图成为他们学业发展和兴趣发展的领路人,帮助他们不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兴趣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品质。

(2)持续的亲子沟通

 家庭中亲子之间持续性的沟通可以在知识和见识上促进孩子的发展。中产阶层的家长会主动引导与孩子的谈话,耐心和孩子讲道理,鼓励孩子与成年人展开平等性的对话。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以理服人;同时,孩子不断输出学校学习的内容还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深化学校里学到的知识[27]。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家长们会围绕子女的学校生活、社会事件或课外知识等内容与子女展开经常性的沟通交流,有意或无意地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S3的父亲虽然工作比较忙,经常出差,但一有时间就会和S3聊天,聊他们父女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他们都喜欢读历史方面的著作,有时候也会阅读同一本书。S3的父亲会就其中的某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一些观点,也鼓励S3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持续的沟通过程中,S3不仅收获了历史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S8的家庭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S8上初中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职称考试需要再次学习英语,于是他们整个家庭形成了学习英语的氛围,会一起背单词、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或检测彼此的翻译水平,在相互学习的氛围和持续的交流中,S8的英语能力大大提升。

......初中那会儿晚饭的时候我爸妈跟我一起学英语,买了一套英语书,每次问我几个单词句子,让我翻译是什么意思,有时候我也问他们,互相交流一下,这么坚持了好几年。所以英语成绩很不错,尤其是在高中,是我的强项,从没有给我拉过分。(S8)

上述两个案例反映了家长们试图通过引导与子女的对话和交流来提升子女的能力,但同时也表明:亲子间持续的沟通得以展开以及取得较好的成效,与家长自身主动的沟通意识、较高的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是密不可分的。

此外,亲子间持续的沟通还会传递家长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态度和行为。本文的家长们普遍向子女们传递着这样一种观念:希望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如果在努力之下水到渠成发展得更远,那自然更好,但决不强求。这种观念深深形塑着子女们的学习心态,并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水平。

(3)积极的家校沟通

当子女进入学校之后,家长和教师就会不可避免产生各种形式的互动。有研究表明,当家长与教师或其他家长之间形成闭合关系时,不仅可以传递和分享有效的教育信息,还可以在彼此的互动中形成一种义务和规范,由此形成的期望、监督等有利于直接促进孩子的行为和学业发展[28]。相较而言,中产阶层的家长往往会更有能力且更加自信地参与子女的学校生活,采取一种干涉主义的方式[29]。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家长们基本上比较尊重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权威性,会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完成子女的教育行动,比如能按时参加家长会;与此同时,有些家长也会积极与学校教师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在校内为子女争取最好的学习资源。

从初中开始我爸妈就和老师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们经常联系,主要是为了给我争取更好的资源吧,比如更好的班级。我高二的时候文理分科随机分到了一个普通理科班,我妈就去找老师帮我争取到一个机会,就是挂名到一个很好的班级听课学习,但成绩原籍还在普通班级。而且她怕我不受老师重视还经常与老师沟通,让老师多关心我的情况。(S1)

家长通过与教师积极沟通,不仅获得了子女更多的信息,同时也使子女在学校更受教师的关注并获取了更好的资源。正如教师期望效应所揭示的道理,在教师高度关注和重视下,学生会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学业指导、更强的自我期望和更多的便利条件,这些因素都有效促进着学生的学业发展。

2.子女的习得过程: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

在不同家庭的文化传递过程中,不仅父母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子女自身也在不同程度上积极形塑着他们的机会与实践[30];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1)内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White的研究,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其中内在动机是指儿童本身由于对学习的兴趣、喜好、好奇心等而产生的内在动力;外在动机是指奖励、惩罚、监督等外在因素刺激下的外在动力。一般来讲,儿童对喜欢的事情会产生内在动机,较少需要外界力量的督促和影响,因此自主性和能动性更强。如果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或者做事获得别人较高的评价,并且次数逐渐增多,那么会增加学习的信心和有利的情感,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会进一步强化学习的内在动机,付出更多的努力,更长久地坚持学习任务。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31]。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这8名被访谈者在父母有意或无意的引导或熏陶下,基本上都在小学初期就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例如S3在母亲的积极引导下,上小学之前就接触了很多录音磁带、名人传记以及英语、舞蹈等兴趣班,这使得她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在她看来,也正是这种好奇心和兴趣让学习变成一件充满好奇和有趣的事情,而不是负担或者累赘。这种内生的学习兴趣与已有研究所发现的农家子弟因生活的苦难所形成的刻苦学习的原动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2]。

早期形成对学习的自然兴趣有利于获得对学习更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种在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之后所产生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往往会极大增加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业的自我效能感,在后续的学习中可能会付出更多更持久的努力。如此的动力循环过程往往会伴随产生一种责任感,即要对得起自己和他人的期待,“不能丢脸”。

我初中时候学习挺好的,感觉懂得比别人多有一种成就感,不懂的都过来问我,就自己感觉很厉害,然后平时也特别努力学习,万一考不好或者太差了,多丢人啊,感觉都对不起那些来找我问题的同学了。我认同我妈从小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学习不要以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而在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提升自己,这个对我影响还挺大的。(S2)

此外,如上文所述,大部分个案家庭认为参加兴趣班是一个磨炼耐心、培养意志力与专注力的过程,这一意义也被子女所认同,并在他们身上有所体现。这种在兴趣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品质和精神,有利于促进学习的发展,也有可能对他们今后事业及人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高度自律与自主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通过早期培养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相对独立性的例行化行为方式。子女学习习惯的养成与父母早期的引导有非常重要的关联。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大部分被访者基本上在小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种自主自律的学习习惯,他们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且在学习上会严格要求自己。早期父母的严格培养和监督是形成这一良好习惯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印象特别深,一年级的时候很多作业不会做,我妈就说自己思考。有些字不认识,她就给我买了一本厚厚的字典,那时候别人都是一小本新华字典。她教会我查字典的方法,说我不能依赖别人。(S3)

然而,笔者发现家庭中出现的一些偶然因素或不利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使个人不断警醒自己,严于律己。例如S5在小学时期父母离异,此后主要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但是本就乐观好强的她认为这件事其实给了她巨大的动力,即一种外部动机,激励她形成了非常自律和自主的学习习惯。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理解为因现实较差的处境而产生一种“先赋性动力”和“道德化思维”,即将学习当作一种道德事物来对待,因而更加自制、自律和专一[33]。

可能我自己一直比较自律吧,我觉得他们(父母在被访者小学时离婚)离婚其实也没给自己太大影响,刚开始可能想得多,和别人比,后来觉得这些都不能强求,老天给一个人关上一扇门,也会打开另一扇门,自己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吧!我其实挺好强的,小时候考第一后来也习惯了考第一,所以学习一直特自觉......(S5) 

(3)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语言能力

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儿童学习兴趣的激发、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学业综合表现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多项研究表明,早期家长的教育参与对子女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长自身的阅读习惯和态度,以及早期对子女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训练,会帮助子女在基础教育阶段顺利完成学业,也能对今后的阅读表现和学业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34]。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家庭赋予读书重要的意义,这些家长自身坚持阅读的习惯会对子女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他们也会主动引导子女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部分被访者在小学阶段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早期良好的阅读不仅帮助他们形成了一种对学校知识的熟悉感,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与学习效率;阅读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被访者的阅读能力、知识面与知识量、眼界与思维。这种早期阅读产生的累积优势在文科及参加自主招生的被访者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回归到初高中的话,很多阅读的内容都是我在小学看的心灵鸡汤上的一些故事,虽然我只是看过,但还是会觉得很有信心,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S2)

我小学刚开始比较内向,所以喜欢在家里看书。我喜欢看文学类、故事类的。还有我经常关注时政新闻,每天都看看新闻......我当时自主招生A大学加了30,另一个学校加了50,我觉得跟我之前看的书多还是有关的吧,问的东西我之前多少都听过或者知道点,心里比较有底气感觉......(S4)

 同时,笔者发现这些被访者有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在家庭和学校两个场域当中实现一定联结,早期在家庭文化氛围中的浸染使被访者自身获得对学校知识的熟悉感,而在学校学习之后又可以在与家庭成员的日常对话当中将所学知识得以具体运用,获得更好的理解从而内化,同时自身的语言能力也大大提升。

 当时自招面试的时候其实那题挺发散的,而且特别锻炼你的表达能力。我觉得应该和我喜欢讲题相关吧,所以当时可以比较自信地讲。第一可以讲得特别清楚,第二就会比较发散,联想很多东西......还有和不怯场有关。我们家沟通氛围特别好,平时吃饭或聊天的时候,经常聊时政,聊历史啊,很多东西聊着聊着就可以融会贯通了。其实这些在考试体现得不是很明显,但在你说话、辩论或者演讲的时候有东西可说,有一条明显的逻辑线......(S7)

(4)平和淡定的学习心态

学习心态的发展依赖于学习者对学习意义的认知和在此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行为及其后果[35]。如前所述,本文的被访家庭普遍向子女传递着“希望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如果在努力之下水到渠成发展得更远,那自然更好,但决不强求”的这样一种观念,同时亲子之间较密切的沟通也会传递一种信任感,这些都让子女感受到父母对无限的支持与关爱,也使得他们在面对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时能够“踏实”和“稳”。

其实不管是学习还是以后就业方向,在这些我自己的事情上面他们从来没有说过,只希望我健健康康、吃好睡好就行了。一直以来都是一种严中有宽,宽中有严的方式吧。他们经常跟我说也没有什么大志向,就希望我快快乐乐就行。他们从不给我太大压力,所以我感觉我心态就特别好。(S4)

我家氛围也是不会强求你,就是自然而然地做好每一件事,水到渠成。所以我爸妈之前根本没有想过我考第几,去哪儿上高中上大学,就是因为考了几次第一,觉得还行。他们其实一直觉得我做得还挺好的。当时我来面试的时候,路过北师大,因为之前还想过当老师,我妈就说以后要是能够在这儿上学就挺好了。我自己会跟他们分析,我的专业怎么样,适合读硕士还是博士,出路怎么样,综合来讲还是保研比较合适。他们其实不一定能帮上忙,毕竟差了好几代。但我有什么都主动和他们说。所以我的家庭氛围就是特别温馨,它就在那儿,走在哪儿都有个安稳的后方。(S7)

本文这些小城学生身上所体现的平和淡定的心态,与大城市中产阶层的学生试图打造“完美履历”的焦虑和农家子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压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某些小城学生身处较小的竞争压力和相对安逸的生活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气质。

结论与讨论

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和教育机会不平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家庭教养策略成为家长传递家庭优势资源的重要方式。与拉鲁等学者所描述的中产阶级协作式教养策略相似,本文考察的这8位小城学生的家长看重父母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有组织的日常生活、持续的亲子交流和积极的家校沟通等实践活动来提升子女各项能力的发展。在协作式教养策略之下,大部分子女形成了内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高度自律与自主的学习习惯、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以及平和淡定的心态,这些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都较好地契合了教育制度和高考选拔人才的标准,使得他们在一系列竞争中脱颖而出,进入精英大学。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文化资本的重要性。这些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及职业在J市都处于中等水平,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地域都算得上是教育的成功者和获益者。他们不仅能够为子女提供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且自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及良好的观念来引导和影响子女,从而使得对子女的教育更有可能符合教育制度的要求。这些家庭不但拥有较高的文化资本,并且能够通过恰当的教养策略来“激活”它们。这与目前大部分研究所揭示的中产阶级家庭在子女教育中展开的文化资本运作逻辑具有一致性[36],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37]。

由于具体的家庭教养策略是嵌入在当地的社会环境与教育生态当中的,因此小城学生的家庭教养策略也展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首先,课外生活安排的单一性。基于J市的教育生态,当地并未形成奥赛补习或培训的风气,同时教育市场提供的资源相对单一,因此J市大多数父母在教育资源的投入方面同质性较高(补习班、兴趣班、辅导材料等),与大城市相比,家庭教养与父母的经济资本并未紧密结合,而与父母自身相关的教养理念、知识水平等文化资本对兴趣班、作业、学习计划等赋予的多重意义对子女的学业发展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

其次,教育目标和动机上的差异。笔者发现所有被访个案的家庭教养策略都体现着一定的功利性和工具理性色彩,这是近年来家庭教育方式理性化和科学育儿思潮盛行等社会大环境所塑造的:身处在这样一种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将教育作为一种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途径,通过积极的策略帮助子女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来取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有趣的地方在于,和大城市中产阶层具有鲜明工具理性色彩的教育目的不同[38],这些小城学生的家庭似乎更加强调子女健康、快乐和顺其自然的发展。笔者认为,J市的地域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他们的教育目的。在J市小城,人们面临的生活竞争压力较小,普遍处于日常工作节奏缓慢、相对安逸且幸福感较高的生活状态,所处情境和个人经历使他们抱有较少的焦虑感,不会且不必过于担心子女面临向下流动的威胁,因而对子女的学业发展抱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相比于“成才”,他们同样甚至更看重“成人”。与关注未来相比,他们更加注重当下。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子女能够形成较平和淡定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当下的路。这似乎更加体现了教育的“真谛”。

因此,尽管本文的被访家庭采取了类似于拉鲁所描述的协作式教养策略,但其背后的动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大背景以及具体的个人生活情境对教育观念及相关策略的形塑作用,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在教育日趋功利化,越来越多家长充满“教育焦虑”的今天,我们如何能够让整个社会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把家庭教育,乃至教育最朴实的目标找回来?笔者认为,这可能需要我们从教育之外更复杂的社会因素当中去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1] Lucas Samuel R.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ducation Transitions,Track Mobility,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1,106(6).

[2]刘精明.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8):109-128.

[3]叶晓阳,丁延庆.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J].社会,2015(3):193-220.

[4]田丰,静永超.工之子恒为工—中国城市社会流动与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分化[J].社会学研究,2018(6):83-101.

[5][18][26][27][29][36][美]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第2版[M].张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6] Rosier K B,Corsaro W A. Competent Parents,Complex Lives:Managing Parenthood in Poverty[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1993(2).

[7]洪岩璧,赵延东.从资本到惯习:中国城市家庭教育模式的阶层分化[J].社会学研究,2014(4):73-93.

[8][16][38]黄超.家长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及其对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影响[J].社会,2018(6):216-240.

[9]李一.中产阶层家庭参加辅导班教养实践分析[J].青年研究,2018(5):19-26.

[10] Eva M Pomerantz,Elizabeth A Moorman,Scott D. Litwack . The How,Whom,and Why of Parents’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Academic Lives:MoreIs Not Always Better[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7(3).

[11] Chin T,Phillips M.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Child-rearing Practices:Social Class,Children’s Agency,and he Summer ActivityGap[J].Sociolog yo fEducation,2004(3).

[12][24][33]程猛,康永久.从农家走进精英大学的年轻人:“懂事”及其命运[J].中国青年研究,2018(5):68-75.

[13]董永贵.突破阶层束缚—10位80后农家子弟取得高学业成就的质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3):72-76

[14] Darling Nancy,Steinberg Laurence.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 [J]. PsychologicalBulletin,1993(3).

[15] Maccoby E E,J A Martin.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J]. In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 4. Socialization,Personality,and Social Development,edited by E. M. Hetherington. New York:Wiley,1983.

[17]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95-103.

[19]许殷宏,朱俐嬛.社会阶级与家庭教养之探究—以两个家庭个案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4(3):3-14.

[20]杨可.母职的经纪人化—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母职变迁[J].妇女研究论丛,2018(2):79-90. 

[21]吴莹,张艳宁.“玩耍”中的阶层区隔—城市不同阶层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J].民族教育研究,2016(5):61-68.

[22] Calarco Jessica Mc Crory. Coached for the Classroom:Parents’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Children’ Reproduction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ies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14(5).

[23]余秀兰,韩燕.寒门如何出“贵子”—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阶层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2018(2):8-16.

[25]李德,等.中国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47-48.

[28] James S Coleman.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 y,1988(94).

[30] Calarcoa Jessica McCrory. “I Need Help!” Social Class and Children’s Help-Seek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11(6).

[31]张学民.动机定向、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7(3):48-51

[32]李飞,杜云素.资源约束下的苦难与超越:高学业成就农村青年的求学史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9(7):5-14.

[34]杨启光,程琳.PISA中家长参与对子女阅读素养的影响及其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7(2):61-66.

[35]付金平.初中生学习心态的学校干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7][法]皮埃尔·布尔迪约,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8]姜添辉.不均等教育结果的成因:理性资本与不同社会阶级家长的教育行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19-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女教养中家长的立场与策略
家庭教育状况问卷调查与评析(学生卷·四)
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上海市中小幼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
【家庭教育】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职业选择
家长如何协助孩子出类拔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