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仕彬:追问艺术的终极价值
艺术的功能主要作用于精神层面,可以实现对时代本质的建构和自我的认同  

如今,说起艺术的价值,人们首先容易想到其经济价值。在市场经济下,艺术品逐渐成了财富的象征。这种财富不仅让购藏者满足了占有的欲望,也让艺术家有了独立的创作空间,可以在衣食无忧的境遇下抒发自我。

艺术品还可以装饰你的门庭,可以让你在人前显贵。但是,艺术的初衷不是为功利而存在的。其实,这还是浅层次的价值。
艺术的价值使它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审美的关照,让人在艺术的感召之下,净化自己的心灵,由此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诚如明代杜琼所言:“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换,象其物宜,足以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

艺术的最主要作用是对人心灵的慰藉。几千年来,中外智者都在寻找着一种精神上的终极关怀与慰藉。当智者意识到自己生命不能永存之时,便开始转求精神的寄托,渴望通过从精神上去延长生命的体验。

哲学家一直在为寻找世界的本体而努力,宗教家也在通过论证上帝的存在而让人们的精神有所寄托。然而随着本体论众说纷纭的迷茫,上帝的神学也面临着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最后尼采大喊一声“上帝死了”,宗教的精神寄托也就崩溃了。这个时候,具有审美关怀的艺术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精神乐园。这一点在中国书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欣赏一幅作品,不见得一定会开心或者解闷,但它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升华。艺术能够给单调的人生以审美的慰藉,而这种慰藉能够把有限的生活境遇指向无限的生命意义。随着世俗化、商业化、现代化生活的到来,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却越来越孤独,艺术品审美关怀的人类意义也就越来越被强化。

《女史箴图》 宋摹本

起先艺术为政治服务,统治者希望借助艺术的教化作用去规范臣子和民众,于是有了《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历代帝王图》《地狱变相图》……尤其是人们看了《地狱变相图》之后,渔夫不敢打鱼了,樵夫不敢砍柴了,猎人也不敢打猎了,都有了敬畏之心。这也就是张彦远所说的“成教化,助人伦”。

李后主让顾闳中以间谍的身份去参加韩熙载的夜宴,回来画了一幅画,应该说这幅作品对于韩熙载的表现,胜于几万字的书面报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于当时社会风情的描写,是多少语言也记录不下来的。这就是绘画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

书画艺术发展到宋代,文人参与进来,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格调大大提高。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滋养了绘画。书画中蕴含的禅和道的精神,扩展了书画境界,把观赏者的视野拉得很远,又把心贴得很近。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故宫博物院藏

黑格尔说:“艺术的主子有两个,或者服务于崇高的目的,或者服务于闲适的心情。”这就是说艺术的功能或者为了社会大众的教化,或者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自我表现。我认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与担当的艺术家,应该强调的是前者,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

书法和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是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样式之一。书法是一种抽象的绘画,它更多地把中国哲学融入进去。熊秉明先生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沈鹏先生对此存有疑义,他认为书法承担不了那么多的责任,不能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书法身上。此两种观点,可谓见仁见智、各出机杼。

熊秉明先生是说书法里面蕴含了阴阳五行、中国人的天人观、人格学……难道这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吗?而沈鹏先生说书法代表不了那么多,它确实不能像《红楼梦》那样把一个社会的变迁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认为,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就是一种核心。对于一个社会、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来讲,就是要有一点东西放在那里,它不具体表达什么,但可以生发出无数的智慧与力量。就像佛祖的舍利,总是让人敬畏和鼓舞。一个具有书法修养的人,不可能不爱中国的文化。

书画艺术在中国文化当中并不抽象虚浮,它有具象的东西,也有抽象的东西。“成教化,助人伦”是比较间接地来实现的,并不是直接教人做善事,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艺术的美好作用于人,在澄净心灵的状态下,使人能够将这种美好的情愫作用于社会,待人接物会常有一颗豁达与感恩之心。将书画的美育作用发扬光大,将会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清  孙温 《红楼梦》 手绘本 局部

艺术是人类灵魂的家园。艺术的功能主要作用于精神层面,可以实现对时代本质的建构和自我的认同。艺术的价值表现为对人心灵的关怀与慰藉,让人们在这个异化的世界获得片刻的抚慰。但是,艺术的终极价值还应是对社会的一种作用,一种感化。由此,对我们的艺术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有社会责任,要有人文情怀。

来源:艺术商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问艺术的终极价值
8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 选文
古琴艺术中的人文精神
文艺评论丨充分挖掘传统书画艺术所蕴含的丰富美育因子
中国书画究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滋养
当代书法的创作,出现自大、自卑等现象都是没有文化水平的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