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凡的人生也有纪念的理由,只要勇敢地活过
今天是清明。昨天,假日的第一天,我和妻子、儿子驱车去乡下祭祖。当然,是去妻子的老家。我老家在1800公里之外(火车),三天的假期肯定难以往返,所以这些年的清明我都没有回去过。
清明我不回自己老家,除了路远,最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尚在。想念父母了,我可以打电话。就在刚才,文章写了个开头,我就给父母打了一通电话。听到父母熟悉的声音,我就有一种踏实感,尤其是,问了他们的身体,得知最近还好,我深感安慰。
昨天在回家的路上,妻子说儿子学校布置了作业,要求清明要么祭祖扫墓,要么去烈士陵园或纪念馆祭奠英烈,有两个同学约儿子去祭奠英烈,我们因为回家扫墓,没有时间同去,就都拒绝了。
我随口说了一句:“回家祭奠老祖宗也是祭奠英烈。”
儿子大惑不解,我们自己的老祖宗,普普通通的农民,怎么能和英烈比?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想到了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里写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我对儿子说,我们的祖先在过去那种极端贫困的状态下,在没有现代医药,没有任何一种现代机器和设备的条件下,勇敢地面对各种生存挑战,即便他们人均寿命不到40岁,但他们依然顽强且乐观地面对生活,一代代繁衍生息,一代比一代进步一点点,终于有了我们的现代文明。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即便是凡人一个,只要他们活过,他们就都是英雄。
我知道,满脑子英雄豪杰的儿子肯定不认为普通人也是英雄。我以前也不会这么想,但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普通人在平凡的人生里能坚持下来,活得积极向上,活得热情似火,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当看清生活的真相后,知道未来就是一个个平凡的日子的重复,不会有惊喜,不会有希望,只会有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甚至意想不到的痛苦时,还能乐观地面对生活,这真是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主义。
最近六七年内,我见到了我人生这四十年来最多的死亡。最悲痛的当然是胞兄的意外去世,转眼之间已经六年,父母兄弟的悲伤,胞兄妻子儿女的痛苦已经被岁月抚平,想念变成了坟前默默的祭奠和偶尔淡淡的评说。
同样突然的还有岳母的去世。几天前她还走村串户养鸡喂猪,突然来了电话,人已经不在了,关键是,还差一个月,我的儿子、她的外孙就出生了。妻子从最初的悲伤到现在淡淡的祭奠,这种变化既源于岁月对情感的淡化,也源于越活越看得开的明白。
人都有这一天,生命就是这个样子。
这六七年,掐指一算,我的老家,直系亲属和亲戚家门,去世的有六七人了。妻子这边的直系亲属和亲戚家门也走了七个人了。要经历如此密集的葬礼,恐怕也是中年人的共同特征之一。
想起一个网友,不到半年时间,他的父母先后去世。他对我说,本来挺健康的母亲突然生病并很快去世了,期间他一个人跑医院,一个人决定不进ICU,一个人跪在床边牵着母亲的手看着心率变成0,办完葬礼后他一个人悲恸大哭。母亲走后不久,长期卧病在床的父亲也去世了,他连葬礼都没有心劲办了。遗体拉到殡仪馆后,他一个人填了单子,火化后火速拿了骨灰就走,全程几乎没有悲伤的感觉,觉得人生就这么回事。
或许很多人都有和这个网友一样的经历和心态吧。去年,妻子堂姐的婆婆去世了,我和堂姐的老公是好哥们。我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得想起上文提到的这个网友,因为堂姐夫的父亲才去世不久,他的母亲本来身体蛮好,结果突然查出癌症,疫情期间,我们还没来得及去看望,人已经没了。他父亲葬礼时我们去过殡仪馆,搞得甚是隆重。
我打电话给他,问葬礼的安排,是否需要帮忙。他说不举行葬礼了,就他们两口子处理一下,安置了骨灰就行,不烦劳大家了。
我理解他们的安排,就像我理解那位网友的做法一样。
中年人,务实、克制,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
生命,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越活越接近真实。
新老更替,病树前头万木春,这都是自然规律。我们看清生活的真相,且能勇敢前行,承担自己的责任,送走应该由自己送走的人,然后继续生活,这也是一种勇敢,这种平凡中的坚韧,也是一种英雄主义吧。
当我给儿子解释完先辈们平凡的壮举,儿子突然说,他回家后要给我和妈妈每人封一个大红包,我问多大的红包,儿子说每人封三千元。我和妻子大惊,这两个红包加起来快有儿子总积蓄的一半了,这些压岁钱儿子攒了好几年,平时像个小财迷一样看得紧紧的,只想从我们这里赚钱,根本舍不得花他的钱,今天怎么了?
我们赶紧问原因,儿子说我们养育了他,他要报答我们。我们赶紧给儿子解释,我们不需要报答,因为他的到来,我们有了更多的人生乐趣,有了更多的幸福,要说感谢,我们得感谢有了这么个可爱的儿子。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繁衍生息也是自然规律,无论父母还是子女,都不用把这当中的恩情看得太重,否则都是一份沉重。都轻松快乐点吧。
昨天,安徽池州一男子开车回老家扫墓时坐在车上大哭的视频传遍全网。这名男子的母亲去年去世,父亲一个人在安徽老家生活,男子在异地工作。今年清明,男子和妻子开车回老家,到家时看到老父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门口,身旁没了母亲,一时间悲从中来,儿子坐在车上嚎啕大哭,老父亲站在车门处看着痛哭的儿子手足无措。

我看了这段视频也热泪盈眶,但我也觉得,其实没有必要把这份平淡渲染得过度悲伤,就像我不想对儿子渲染养育的恩情一样。在我们这个时代,远在老家的父母和异地打拼的子女,各有各的无奈,这份无奈可能就是生活本身的样子,默默地前行吧,无需渲染悲伤。
我想起了两个月前曝出的一个北漂女孩没钱住店,寒冬的深夜睡在开放的地下室,被巡逻的保安同情的故事。
先辈们勇敢地活过,后辈们正勇敢地活着,没什么要伤感的。


本号作者杨昇介绍:

本文笔者杨昇,高校教师,喜好写作。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章400多篇,单平台阅读量10万+文章16篇,全网阅读量数千万的文章3篇。其原创文不但在全网的传播有广度,更有高度,1篇文章被《光明日报》全文转载刊登,1篇文章被国务院内参《国是咨询》选登,《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一文更是引爆了关于“社区团购”的话题,随后的舆论海啸导致了最高层系列政策的出台。近几年来担任多家公司的公关顾问,在这些公司公关的艰难时刻,亲自操刀高质量公关文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长期提供公关文、演讲稿、广告软文、策划文案等的代写作,个人微信5624316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未知死,焉知生?
写给自己,老了别怕死
《隐秘的角落》里,谁的悲伤在飞?
逆转人生
儿女事业有成又添新愁:此身去后何人守?
丁超明丨快乐老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