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太调皮难管教?那是因为他的心理秩序被你打乱了

表弟小时候超级调皮,怎么管都不听话。阿姨是典型的“棍棒妈妈”,她信奉棍棒能解决熊孩子的一切问题,毫不夸张的说,表弟几乎每天都会挨打,她妈妈除了打,没有其他的教育方式,用一句流行语就是:能动手的绝不动口。以至于长大后遇见老邻居,邻居都会对阿姨说:那时候你真的是天天都在打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暴力管教下,表弟依然是那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熊孩子。

邻居家的一个小男孩,很小的时候也很淘气,父母管教也是很严格,虽然没有像我表弟那样天天挨揍,但是他妈妈的刀子嘴也是够厉害的,每天挨骂是少不了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男孩变乖了,特别听话,开始他父母还是很高兴,到处跟人炫耀他们管教孩子的“成功”经验,但是慢慢发现,孩子根本没有主见,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决定,从来没有表达出不同意见,完全变成了父母手里的“提线木偶”。

这是典型的不许孩子“犯错误”,造成的两种后果,一种还是不听话,另一种很听话,而本质上都是在剥夺孩子的自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父母在太多地方限制甚至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却没有意识到

蒙台梭利说过,每个儿童首先都必然处于一种精神的无序期,心理活动由混乱走向有序。孩子是作为一张白纸来到世界上的,世界突然把他包围,他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即成长过程。

就像我们突然从太阳下走入一间暗屋,眼睛需要适应一会儿才能看清屋里的东西。如果这时别人急于下论断,说你眼睛有问题,这显然不对。

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用“犯错误”来评价孩子的某种行为,本身已是错误,以强制的方式要孩子符合成人要求,更是错上加错。

上面两个例子虽然两种表象完全不同,但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一样的,形成原因相同,即由于缺少自由,他们的心理秩序都乱了,行为失去了自我把控力。

父母是否给了孩子“犯错误权”,有一个试金石,即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你心里真正的想法是认为孩子有过失,并为此生气?还是发自内心给孩子一个宽容的微笑,知道他又从这个过失中得到了经验,并且为此感到欣慰?理解了自由的价值,就会知道没有一个孩子的过失是不可饶恕的,每个过失都是他收获经验的一次好机会,错误的经历同样有正面教育的价值。

怎么做才是给孩子自由,让他的心理秩序不混乱

中国传统文化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具体的教育生活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尽量不要给孩子纠错。

第一,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摆布,不要强行让孩子接受任何他不愿意接受的事情。比如问叔叔阿姨好。

中国家长对孩子打招呼似乎有种执念,邻居家有个刚上小学的男孩,性格比较内向。每次遇见熟人,男孩的妈妈都会满是无奈:这么大人了,出门让他打个招呼,还缩在我身后。你跟阿姨打招呼呀,你这孩子太没礼貌了……几乎每次都是孩子带着哭腔极其不情愿跟人小声问好。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是有伤害的。反过来大人遇到不熟悉的人愿意打招呼吗?孩子如果逼着你打招呼,你肯定要炸毛。

第二,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做得不够好。只要没有生命和健康危险,不损坏他人的利益,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上,家长都可以放手,都可以给孩子自主空间。有的小孩子吃饭时候太烫,又着急吃,你告诉他危险,他听不懂。那父母就可以把他的小手放在碗上面感受一下热气,让他知道有温度又不会烫到,岂不是两全其美?让他感受热气

第三,如果特别希望孩子做出家长所期望的选择,就不要让孩子在“是”与“否”间选,不要给他说“否”的机会,而要在“是”的框架里给他一个A与B间选择。比如孩子不想睡觉,你想让他睡,不要问“现在睡觉好吗?”而要问“你打算直接睡了,还是听一个故事再睡?”总之,要给孩子一个选择,而不是给他一个命令。当然,这一招不要经常使,或者适当变着花样使。

很多人担心这样是在“溺爱”孩子,或是纵容孩子,这是因为他们错把自由理解为放纵,这种误解让许多父母在错误教育的路上走得很远。文字经常会误导人,“爱”和“溺爱”表面看来有共同要素,事实上它们不是一种东西程度上的深浅,而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东西。“爱”必定包含着自由,而所谓“溺爱”,则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

过度管制的出发点可能是爱,但结果是走到了爱的反面,是反“爱”的行为。在这个问题上,恶果现在有目共睹,原因却一直被错误归纳。

给孩子自由,本质上就是在教会孩子宽容。宽容是这个世界的润滑剂,世上有多少痛苦和悲剧是不宽容造成的。而一个人不宽容性格的形成,很可能就是从婴孩时期的开始的。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一个人若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便失掉自由。”

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在生活中获得了尊重,所以他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他在生活中体味了宽容,他就不会小肚鸡肠、颐指气使、心胸狭隘;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绝干涉,不要别人干涉,也不去干涉别人;他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就获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坏习惯操纵,有力量选择健康的东西。

最后想多说一句的是,“自由”和“规则”,一定要有“爱”的滋养才能有生命力,孩子才会真正从心底感受到安全感,所以父母要给到孩子无条件的爱,不能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爱孩子,谁都不是圣人,你认为正确的并不一定是真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孩子越大越难管,亲子冲突不断,揭开无序管理和教育背后的真相
孩子逆反期,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做
十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管教儿女十戒
别把你的孩子养得令人讨厌!
不肯放手的父母,永远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