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及时跟进

最近,每天我们都要求孩子洗碗,结果他每次洗完后,厨房进不了人,完全是灾难现场——

仅仅是洗了碗面,碗底有油,东一个,西一个的放着,没有叠起来放固定的位置;

锅、锅铲、锅盖没有洗,之前什么位置,之后还是什么位置;

湿哒哒的抹布揉成一团,在灶台边不停的滴着水;

灶台上全是水,地上也到处是水;

这场景,换成任何妈妈都会想:还不如我自己做,他洗个碗凭白添了一堆麻烦,且碗还没有洗干净。

昨天,孩子和爸爸就冲厕所事情争论了一番。

“是哪个上厕所不冲水?”爸爸气冲冲的问。

“我冲了的!”孩子回答到。

“胡扯,冲个鬼!”爸爸接着吼到。

“就是冲了的!”孩子也不甘示弱,大声的怼回去。

我见势不妙,立马插话了:“他是冲了厕所,我听到过冲水的声音。不过他只是按了水阀冲水,后面大便有没有冲下去,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他人已经出厕所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现过好多次,每次都是我们默默的帮他收了尾,但这次爸爸终于忍不住了发作了。

想想以前,一直抱着“他还小”的观念,觉得学生应该以学业为主,从来没有让他做过家务。

总以为长大了就好了,长大了就自动什么都会了(仔细想想,这是我们中国老父母的神逻辑!从来不学不练习的事,怎么可能长大就会了!完全是自己骗自己啊!)

直到疫情期间关家里,才发现他的种种问题。

如果现在还不学开始着做事,学会做事,那么,很有可能以后也不想学,学不好。

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定势,改正就很困难了。

尤其是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习惯性由父母代劳,习惯性出问题由父母帮他“擦屁股”。

看看现在,即使天天看到我们做饭洗碗,他却从来没有注意过,观察过,也没有主动要求帮忙过;

他觉得自己“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不需要别人的指导;

结果就是:

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把碗碟洗干净,还因为碗底太油滑摔了几个碗;

他不知道如何洗碗干净,又节约水,只知道把水龙头开的大大的死劲冲;

他不知道还要把用过的餐具、厨具洗也干净晾好;

不知道需要灶台要抹干净,抹布要洗净拧干晾起来;

不知道怎么洗碗不会把水撒出来;

不知道在自己不小心把水撒出来后,必须善后,把地拖干净。

同样,让他扫地,他拿起扫把东扫一下,西扫一下,完全没有章法,无视地上、墙角边自己扫漏的小渣渣;

我有时候不禁想,他在学校做卫生是怎么蒙混过去的?

以前住集体宿舍,亲眼看到同学把衣服泡在水桶里两天,拿起来就晾绳子上,竟然不知道要加洗衣粉泡,还要搓一搓,清透干净洗衣粉再晾……

其实,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

在中国,不做家务,不会做家务是大部分孩子的常态。

因为学校、家庭并不重视孩子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培养。

平时孩子们根本不做家务,每天只用学习、吃饭、睡觉。

家在TM的眼里不过就是一个临时旅馆,是暂时下榻的地方,做家务是妈妈的事。

如果让TM参与一下做家务,要不就是极其不乐意、敷衍,要不就是“施舍”的态度——都是给你做的。

因此,对家庭完全没有归属感,做事没有责任心,也没有作为家庭一份子必须做自己力所能及事情的意识。

日本心理学家加滕谛三说:人类在幼年时期一旦选定了某种行为模式,即使是成年后也不能改变。

孩子童年时期的很多行为习惯,都会深深影响成年后的生活,甚至是会吃大亏。

如果在他的意识里,只有“我做过了”。

却没有:“我做对了,我做好了,”这将是个非常糟糕的事情。

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平时做事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辈子不会改变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三岁看到老”这个说法了。

做任何一件小事的态度,反映的都是他的思维模式,是他的人品,最后影响到他的行为,及行动力。

这种顾头不顾尾,不能把事情落实到位的习惯,带来的最明显的麻烦就是——没有人愿意跟他合作,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

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他以后的道路会如何艰难。

因为没有人有义务提醒你,没有人会愿意花时间去教你如何改正坏习惯,培养一个新的好习惯。

没有哪个领导会招聘一个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事都做不好的“大宝宝”——商人重利,熟手和靠谱的人才会有市场。

在领导是眼里,不动脑子机械的做事,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都还会干砸,要他干什么?

跟这种事“前不研究,事中不沟通,事后没结果”的人共事,搞不好还得把他的那一份给重新做了,同事们肯定是避之不及的。

要效率,要业绩的团队里是绝对容不下这样的人的。

他自己受了挫折,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消极、逃避,越来越懒,越懒越笨,越笨越做不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子。

所以,从孩子时期,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能力:

一,做家务能力

不要小看做家务能力,会收拾整理,做事也会有条理;

经常做卫生,会让人产生保持个人、环境干净整洁的心态。

邋遢的人,在哪里都不讨人喜欢;整洁、清爽的人,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会做饭会炒菜,父母不在身边时,自己不会饿死,也不需要天天吃不健康的泡面和外卖;

而且料理美食本身就是一个让人身心愉快的事情,还可以制造生活情趣。

自己切菜,炒菜,还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不是有大神感慨,“想要抓住一个人,首先要抓Ta住的胃”么!

做一手好菜,妥妥的人品现加分啊!

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管父母是自己以身作则,手把手的教授孩子做家务,还是参考网络视频教孩子,都把这作为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生活技能来教,带点游戏、娱乐的味道效果会更好,孩子更乐意接受,学起来也兴致勃勃。

记得之前做好防护,交代好要点、细节和注意事项,慢慢尝试。

千万不要搞得像期末考试,紧张又压抑,切菜生怕孩子切到手,炒菜怕孩子被烫到……

相信我,孩子比你想象的要能干。

不信你可以网上搜索,日本妈妈千惠患癌症,教4岁女儿阿花做饭,孩子在母亲去世后都是自己做饭给父亲吃。

因为做好吃的饭菜,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并没有因为失去母亲而陷入悲伤的生活不能自拔。

二,沟通能力

事前不研究,事中不沟通,这样做事往往是自己把自己搞得累死累活,还没有做出个成果。

在没有搞清楚领导的意图,又没有正确的方法,也不和人交流沟通,不清楚不明白,傻乎乎的上手就做,那肯定要糟糕——

绝对是一遍遍的返工,一遍遍被骂,再好的工作起,因为自己的无能,变得毫无激情,痛苦不堪。

所以做之前一定要沟通到位。

GY Leadership CEO 林正刚说:

他曾经交代一个下属做事,因为下属一直没有反馈,他就不能将此事放下,这件事一直还是他的责任。如果算绩效,这就会扣一分。

然后下属做完都不说,让他总想着这件事情,又扣一分。

如果让他从别的渠道听到下属已经将事情做好了,而他这个直属上司还傻傻不知情,这个绝对又要扣一分。

绩效是五分满分,就算这个同事从满分开始,,因为不重视沟通他也已经差不多要出局了。

虽然看起来职场的事离孩子很远,但三、五年转瞬即逝,好的习惯不培养,坏的习惯根随着时间推移而深蒂固,越来越难以改变,根除。

况且,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贯穿一生的优良品质,终身受益。

所以,现在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非常有必要。

1.要会听:

一定要仔细听对方说的是什么,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打岔;

千万不要选择性的听,只听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对自己有利的,要听对的信息,对工作有用的内容。

2.正确说:

大多数情况下真正有用的是:把你的意思表达清楚,同时尽可能的避免误解。

所以在说的时候:简单,清晰,有条理,这是最重要的能力。

因此,在听完之后,复述一遍,以确认自己听的对不对,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

3.事前做功课:

如果自己不太内行,最好是先看看书,或者上网查清楚、搞明白,再向长辈、前辈请教,和同事交流,免得最简单、最基础的问题都不知道,事事要问。

4.事中要反馈:

做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或出现了问题,及时反馈,随时纠正,并记录,以备用。

不要等着别人盯着,别人来问才会说。

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的完美,当自己无法做到,或者出了问题,及时的反馈就相当重要。

靠谱的人哪怕搞砸了事情,也会主动反馈。

三,跟进能力——

因为孩子习惯了——“我做过了”。

却没有:“我做对了,我做好了,”

才出现了开头的无效冲厕所,无效扫地,无效洗碗。

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帮忙查漏补缺,及时“扫尾”,所以孩子必须学会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

学会随时关注事情的进展,保证做过的事情有合乎要求的结果。

多看高手做,多向高手请教,自己多思考多琢磨,是做对、做好的基础。

对的方向是很重要的。

工作中一定不要等着别人问,别人催 ,主动汇报进程,跟进,是对工作的负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

一个人有多靠谱,决定了他能成多大的事。

事实证明,大家都愿意和靠谱的人打交道,愿意让靠谱的人办事。

对于靠谱的解释,罗振宇就曾说过:“靠谱就是三件事,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应注意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五大人生支柱
究竟该如何教孩子做家务呢?
培养孩子热心地做家务
【家长课堂】如何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这2件事上,否则成绩再好也没用!现在看到还不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