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享 | 别让“打击式教育”摧毁孩子!

镕锦教育轩脑师:

你满目狰狞却满嘴说爱,这样只会让孩子懦弱自卑。

“怎么考得那么差,你是猪吗?”

“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还有脸哭,你都快成废物了,还好意思哭?”……

相信这样的场景,在许多家庭中并不少见。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少会注意跟孩子说话的方式。

是因为孩子是弱势群体,不知反抗吗?

还是在大多数父母眼里,孩子只是自己的所有物?

想说就说,想骂就骂,想控制就控制?

“说说又没事,小孩子有什么关系?”

“孩子不骂不成器,我这是为他们好!”

“从小受不了批评,长大以后该怎么办?”……

类似这样的“打击式教育”,在绝大部分家长的观念里,是正常的,是无可指责的。

甚至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语言,也能成为一种暴力。

你脱口而出的话语,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

你的肆意批判,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

镕锦教育轩脑师表示,你对孩子有多否定,孩子对这个世界就有多否定。

不经意间的语言暴力,会成为孩子一生的枷锁。


1

多少孩子被父母从小打击到大

综艺《少年说》中,有一幕让轩脑师十分痛心。

一个女孩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

“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结果,她妈妈冷冷地回应说:

“其实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

当女孩一边抹眼泪一边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打击的时候。

妈妈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

女儿发现,无论自己再怎么说,都无法劝服妈妈,于是哭着走下了台。

网友们纷纷表示:仿佛在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多少孩子,就是这样,被父母从小打击到大。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不少父母总是忽略了这点,他们肆无忌惮地对孩子打击、嘲讽,甚至谩骂。

却不曾想:语言暴力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不攻身,但攻心,伤害指数还特别惊人。


2

语言暴力危害孩子身心健康

镕锦教育轩脑师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孩子的,这不容置疑。

但绝大多数时候,他们满嘴是爱,却表现得满目狰狞。

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

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积极和充满鼓励的。

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得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而正面评论却只有30多条。

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有些话会伤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绪要发泄。

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不能对孩子说太多好话。

要是说几句就承受不住,以后出来社会还怎么生活?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曾发布过这样一则海报:

一个失落的孩子,拿着26分的考试卷。

他眼角下垂,神情紧张,看起来十分害怕的样子。

身上刻的,是父母对他说的话: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

“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孩子不小心弄碎了花瓶,低着头,不知所措。

还没等开口认错,父母难听的话语,如往日一般,席卷而来:

“天天毛手毛脚,你上辈子是闯祸精啊?”

“家里有你,真倒大霉了!”

还有一个小孩抱着足球回家,他刚刚踢了一场超有趣的足球赛。

还没来得及跟父母分享喜悦,就开始被嫌弃:

“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

“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

每一句话都深深刻在了孩子身上,就像伤疤一样。

希望警示家长,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严重伤害。

但仍有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只是哗众取宠罢了。

语言暴力怎么可能伤害到孩子身体呢?

但以下两项研究,可能会让你对语言暴力的伤害有新的认知:

1.情绪伤痛和身体伤痛的脑回路是相同的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的一项实验: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也就是说,当父母辱骂孩子的时候,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2.语言暴力能改变大脑结构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

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

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

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是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

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所以我们总能看到,诸多童年贫穷、家庭不幸的人;

即便成年后,生活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也还是很难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

轩脑师表示,过早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

而且,这样的改变,终身不可逆。


3

你的话语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

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要知道,孩子处于不知事的年纪。

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话就是真理。

家长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表情;

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理学的“暗示效应”告诉我们:

父母的否定、打击、批判,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并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批判声音”。

最后形成强大的“反自我”意识。

他们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即便成年后批判你的那个人已经不存在了;

这种批判态度还会保留在心里,时常苛责自己。

正如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所以,你随意的几句话,却是孩子心目中最扎心的评价。

孩子的生活积极还是负面,全在父母一念之间。


4

最后,轩脑师表示:

很多时候,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

远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认可,特别是来自父母的。

当父母懂得考虑孩子的感受,多一些接纳和爱的时候。

孩子必然能够更加积极面对生活。


而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懂得,

既能帮助疗愈自己、成长自己,

也能成就更好的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么蠢,难怪倒数第一!”哈佛博士:暴躁的父母,需懂这5个字
爸爸妈妈 别再用语言暴力对待我了
“吼”能让孩子一时听话,但之后呢?爱发脾气的家长都该好好反思
子悠终于抑郁了,《小舍得》告诉我们什么叫「语言暴力常假爱之名」
家庭教育系列:可能会导致孩子智商下降的父母错误行为
孩子哭泣闹腾不吃饭,父亲见状直呼“扇死你”:父母说话的方式,藏着孩子的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