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圣”王羲之|广采众长,自成一家

在1661年前的今天,0353年4月22日 (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

▲ 王羲之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琅研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三国时魏国书法家钟繇的影响,变汉魏古朴为王体的流美,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兰亭序》的秘密


在王羲之的法帖里,有这样一封信札:

昨送诸书,令示卿,想见之。恐殷侯必行,义望虽宜尔。然今此集,信为未易,卿若便西者,良不可言。王逸少顿首。敬谢!各可不?欲小集,想集后能果。

——张彦远《法书要录  卷一  右军书记》

▲兰亭序《冯本》部分

这样的信札,王羲之平时一定写过很多封。所以它被存在《王羲之十七帖》里,默默地和其它帖杂放一处。它也叫《殷侯帖》。也许,它就写在永和九年——永和十年以后,殷浩被废为平民,王羲之不再唤其殷侯。

也许,它就是那封从未被人注意过的召集书。

那年,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在兰亭搞了一次上巳节的雅集。

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住了,谁就得赋诗,若不能,就罚酒三杯。

▲兰亭序《冯本》部分

千年以后,没有多少人记得那册《兰亭诗集》,却每一个人都知道,那个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开头的序。


兰亭雅集的四十二位入席者


关于入席者,有一个小小的辩误:历代的记载里有41人和42人的不同。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标注里说:

兰亭雅集共41人,赋诗者26人,不能赋诗者15人。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唐何延之《兰亭记》、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宋姚宽《西溪丛话》、南宋葛立方《韵阳秋语》、南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南宋桑世昌《兰亭考》里都说:

兰亭雅集共42人,其中赋诗者26人,不能赋诗者15人。

▲兰亭序《冯本》部分

其中《韵阳秋语》卷五、《会稽掇英总集》卷三、《兰亭考》很清楚地列出了42人的姓名诗作和官职。

所以,42人应当是对的。

在四十二人中有两个人的身份比较值得注意:桓伟,桓温之子。王彬之,殷浩僚佐。他们是否分别代表桓温和殷浩而来?这个已经无法确定了。


北伐与雅集


永和九年是公元353年。

那正是东晋两次北伐的间隙。

永和三年(347),桓温讨灭成汉,声威大震。功高震主的恐惧又一次笼罩了司马家。为了把他可能的野心扼杀在摇篮里,摄政的会稽王司马昱,就提拔扬州刺史殷浩来对抗桓温,让殷浩主持北伐,不许桓温北伐。

▲兰亭序《冯本》部分

永和八年(352)春,殷浩奉命北伐,出兵攻打许昌、洛阳。结果大败,损失一万五千人。身为殷浩的好友以及朝廷中少数的清醒者,王羲之劝殷浩,北伐要缓一缓。但殷浩愣是一副“不听不听我不听”的态度。永和九年(353)十月,殷浩带着七万大军再次北伐,结果被姚襄出卖,再次以惨败告终。朝廷被迫把殷浩废为平民。

兰亭雅集就在永和九年的三月,

在殷浩两次北伐的间隙,盛大出世。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面对一意孤行的殷浩,郁闷的王羲之也无能为力。

桓温的儿子桓伟亲自赴会,殷浩手下的两位将军也受邀出席。这也许是无意的安排,也许是有意为之。可能在兰亭雅集快结束,王羲之为诗集写序的时候,他一定想到了什么。

据唐代何延之《兰亭记》记载,王羲之写这个时候半醒半醉,写的时候有如神助。

从今天所流传的《兰亭序》神龙本墨迹看,确实是“脑袋有点懵”的。

▲兰亭序《冯本》

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

四月图书推荐: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作者:

王小波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在作者看来人和猪一样,也是只求自由的本性,“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无疑,猪所处的这种自然状态,正如人所追求的自由生活一样,是一种自然的要求和生活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出了一道哲学题,却无人能懂
兰亭雅集
是文人聚会,还是政治密谋?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
《书法问集》189、王羲之是哪个地方的人?
兰亭集序背后:一场军方大佬们的惊天密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