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脑总制造匮乏,学会从头脑转至当下,就会发现我们什么都不缺

我们总是容易走入头脑的误区,头脑总是认为要等到自己被疗愈好以后再去生活,而实际上在时光蹉跎中我们没有等来那个时刻,我们要做的就是跳过头脑,在当下即刻去生活就好,只有有勇气面对生活,面对痛苦,疗愈变成了自然而然发生!

疗愈不是消除痛苦,而是获得与痛苦同行的能力,如果我们急切地要赶走痛苦,赶走症状,那么这样做只会加深头脑对痛苦和症状的认同。就像手握沙子,你越用力,你越无法掌控沙子从手中滑落。

头脑塑造刻板的思维,就会成为我们人生限制性信念,我们就会困在这些信念中,最终成为了我们的命运。

头脑是刻板的,而当下是鲜活的,头脑是僵直的,而当下是柔和的。只有我们活在当下,用当下的感知来重塑我们的头脑,头脑才开始变得柔软,允许更多的可能进去我们的思维。那么我们就允许一切在我们生命中的发生,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都不加分别的接纳。那么我们的本自清净的心开始浮现,佛陀说这是自性,老子说这是道心,阳明先生说这是良知。

头脑的特性永远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总是对得不到和失去的东西念念不忘,却从来不去关注当下拥有的东西,所以伤痛只能存在于头脑,而幸福存在于当下,你离幻想越近就活得越痛苦,离现实越近就活的越幸福。

头脑总是制造匮乏,让我们觉得我们人生总是欠缺什么,于是我们一生都在为这种匮乏买单,我们为了解决自己无价值感,在头脑的唆使下,我们开始通过讨好他人来获得认同,我们为了解决自己长相的自卑,通过外科手术让自己变得面目全非。

我们本身什么都不缺,在当下一切刚刚好,是头脑在制造匮乏绑架我们的身心,让我们患得患失,如履薄冰!

没有钱了可以再挣,没有朋友可以再交,没有爱情可以再找,上帝永远会为你留一扇窗,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是没有重新来过的勇气!因为头脑不愿意放过自己,所以人们活在自己为自己编织的牢笼中,指着外面的风景望洋兴叹!

头脑总是将意识投射到负向的情绪和困境上,如果我们沉浸在美好的事物中,那么我们总感觉日光如梭,如果我们被困在痛苦中,那么我们总感觉度日如年。

所以当我们把意识投射在当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生命就会就入自然的状态,山即是山,水即是水。

《传习录》记载有一年,阳明先生带着弟子去爬山,那个山很高,路很难走,读书人身体又不好,平时又缺乏锻炼,所以在爬山的过程中,有一大半弟子半途而废,太累,爬不上去。杨明先生那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他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带着剩下的弟子就走到了山头上。山峰之巅,群山万壑,往那高山之顶一站,放眼望去,天高云淡,景色壮丽。阳明先生说,读书人不可错过此等壮丽景色。是吧?在这样的山头,我们应该赋诗一首赋呢?弟子们都累得上气儿不接下气儿,别说赋诗,真的是连喘气儿都不匀。看着大家面有难色,阳明先生当场赋了三首诗,而且朗诵给大家听,大家震惊的发现,就是老师一点疲惫的感觉都没有,气息匀澈,底气十足,声音洪亮,从容淡定。

阳明先生朗诵完诗以后呢,旁边有个弟子问了一个问题,说老师,我们登山这么累,你为什么登山不累?

姚明先生答了八个字,山高万仞,只登一步。

阳明先生说:你们登山的时候,看着遥远的山头,想着陡峻的高峰,难走的山,你那个心都在别处,都在远处,都在高处。

阳明先生说: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难,我的心只在当下眼前这一步。我的心不在远处,不在高处,就在眼前此处,一步一步走嘛,每一次我都安心的把眼前这一步走好,又轻松又从容,然后我就登上了山顶。

人生如爬山,如果你的心一直放在远处、高处、难处、挑战处,你会越走越累,越走越辛苦。但是如果你的心呢,就安安静静放在当下,放在眼前这一步上,你就会越走越从容。

禅诗有云: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将来的事也不用费尽心思去安排。今天就说今天的话,梅子熟了尝一口新鲜,栀子花开了,就享受它的芬芳四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永儒《成长》(外一首)主播嫣然
痛苦是自然的
宇宙是无序的,痛苦-在于头脑非要把“无序”强制变为“有序”...
疾病是一个深刻的幻象
王德峰:失恋了为什么会痛苦?头脑和心的区别是什么?看完恍然大悟
金庸丨围棋五得: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