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生都在策划谋反的淮南王刘安,为何始终无法迈出那关键的一步?

淮南王刘安,这个人很出名,思想家、文学家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在著书立说方面刘安是十分突出的,他组织编著的《淮南子》成为了传世名作。从思想上看,刘安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这个思想和窦太后推崇的“黄老之术”相比,就更近了一步,他的思想柔和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的思想,因此称其为思想家并不为过。

出身:淮南王刘长长子,父亲就是谋反未遂。

当然刘安也是个阴谋家,一直策划夺取天子之位,但最后功亏一篑,并没有真正发动,究其原因,刘安并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因此他策划了一生的谋反事业,最后只能够遗憾收场。

淮南王刘安的父亲刘长,是汉文帝的弟弟,因为孔武有力,甚至被当时的人称为“小项羽”。但是刘长对刘恒做皇帝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于是阴谋作乱,不过事先被刘恒发觉,因此最后还没有行动就被抓起来了。刘恒不忍心处置刘长,就让他去蜀地反省自己,在去往蜀地路上,刘长越想越生气,他采取绝食的办法来反抗。等到汉文帝刘恒的使者来赦免他时,刘长已经绝食而死了。

孝文十六年,徙淮南王喜复故城阳。上怜淮南厉王废法不轨,自使失国蚤死,乃立其三子:阜陵侯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勃为衡山王,阳周侯赐为庐江王,皆复得厉王时地,参分之。——《史记·孝文本纪》

汉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哀悼之情,把淮南王刘长的封地一分为三,分别封给了刘长的三个儿子,而继承了淮南王称谓的就是刘长的长子刘安。看到了吧,汉文帝的手腕有多厉害,不露声色就把淮南国给分成了三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同样的操作在齐国也实施了,为了保障刘襄三兄弟,汉文帝刘恒把齐国一分为三,分给了刘章和刘兴居,结果不久后刘襄和刘章就郁郁而终了,而刘兴居也因为造反被废除了爵位和封地。

七王之乱:被国相软禁,才没有参加。

吴楚七王之乱爆发时,淮南王刘安本来也想参加,但被淮南国国相软禁起来,结果救了他一命。

孝景三年,吴楚七国反,吴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欲发兵应之。其相曰:“大王必欲发兵应吴,臣原为将。”王乃属相兵。淮南相已将兵,因城守,不听王而为汉;汉亦使曲城侯将兵救淮南:淮南以故得完。——《史记·孝景本纪》

吴楚七王之乱爆发,吴国的使者来到淮南国见到刘安,相约他一起发兵,刘安答应下来。淮南国的国相说:“您要发兵相应吴楚的话,我可以作为主将!”刘安很高兴,便把兵权交给了国相,结果兵权一到手国相就翻脸了,把城门关闭不去接应吴楚叛军,还把淮南王一家软禁起来。恰在此时,汉景帝派曲城侯来到淮南,因此淮南国最后没有参与“七王之乱”。

吴使者至庐江,庐江王弗应,而往来使越。吴使者至衡山,衡山王坚守无二心。……淮南王如故。——《史记·孝景本纪》

吴国的使者又到了庐江和衡山,刘安的两个弟弟都认为吴王刘濞没前途,不想和他一起作死,因此拒绝了吴国要求联合的要求,同时还发兵支持汉景帝平叛。因此叛乱被平定后,汉景帝对于庐江王和衡山王都给予了封赏,对于刘安不奖不罚,保持了原状。

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史记》

淮南王刘安,本来打算参加叛乱,但被自己的国相软禁起来,这就说明他的政治水平有限。加上他这个人喜欢读书音乐,不喜欢狩猎和纵马驰骋,也就导致了很多时候他喜欢策划,但最终无法去实践。刘安在淮南推行自己的私德,用这个办法来笼络人心,因此名声越来越大。

结交外戚:被贪得无厌的田蚡忽悠,刘安在谋反之路上越陷越深。

及建元二年,淮南王入朝。素善武安侯,武安侯时为太尉,乃逆王霸上,与王语曰:“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淮南王大喜,厚遗武安侯金财物。——《史记》

淮南王刘安入朝,太多武安侯田蚡关系很好,这个时候田蚡做太尉,正是最飞扬跋扈的时候。他对刘安说:“陛下没有立太子,而您是高祖皇帝的孙子,又光行仁义名满天下,一旦陛下去世了,我看除了您之外,没有人有资格做皇帝!”刘安信以为真,于是重谢田蚡,实际上田蚡不过是说了几句客气话,汉景帝立太子这事,不是他田蚡可以左右的,况且立刘彻为太子,田蚡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他对淮南王刘安说的话,不过是在忽悠刘安罢了,但刘安竟然信以为真,你说刘安这个政治觉悟得有多低呀!

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畔逆事。建元六年,彗星见,淮南王心怪之。或说王曰:“先吴军起时,彗星出长数尺,然尚流血千里。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王心以为上无太子,天下有变,诸侯并争,愈益治器械攻战具,积金钱赂遗郡国诸侯游士奇材。——《史记》

刘安开始人中做准备了,他招揽天下能人成为自己宾客,同时安抚百姓,让淮南国的百姓对他交口称赞。建元六年,天空中出现了彗星,淮南王问左右这是怎么回事,会说话的人对他说:“当初吴楚发兵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这意味着又将有战事发生!”刘安听后认为汉景帝一直不立太子,诸侯们都会争夺帝位,因此自己要早做准备,于是开始偷偷训练军队,同时整备军械,并招揽其他诸侯国的能人为自己所用。

淮南王有女陵,慧,有口辩。王爱陵,常多予金钱,为中诇长安,约结上左右。王后生太子迁,迁取王皇太后外孙修成君女为妃。——《史记》

除此之外,刘安还安排自己的女儿刘陵到京城做卧底,一方面打探京城的动静,另外一方面替自己拉拢汉景帝身边的近臣为己所用。同时,刘安让自己的儿子刘迁娶了王太后王娡外孙的女儿为妻,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

儿子刘迁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儿。

刘安的儿子刘迁是个坑货,他和雷被比剑,输了以后就迫害人家,也就是心胸狭窄不能容物。雷被害怕了,于是跑到了长安城,向告发了刘安谋反的企图。

太子迁数恶被於王,王使郎中令斥免,欲以禁后,被遂亡至长安,上书自明。——《史记》

汉武帝不打算立刻动手,于是拒绝了大臣们要求惩办刘安的要求,只是削了刘安的两处封地以示惩戒。对于淮南王刘安,汉武帝的做法很绝,不彻底触怒,也不彻底让刘安死心,总让刘安感觉但有机会,实际上却在一点一点的削弱刘安的力量,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办法。

民心:民心思定,没人想造反。

淮南王手下人才济济,其中伍被就是能力突出者,被称为“淮南八公”之一,尽管他支持刘安的政治主张,但他并不看好刘安造反这件事。因为伍被认为天下安定,没人想陪刘安造反,造反就是自掘坟墓。

后王坐东宫,召被欲与计事,呼之曰:“将军上。”被曰:“王安得亡国之言乎?昔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于是王怒,系被父母,囚之三月。——《汉书》

因此,当刘安找他谋划谋反时,伍被举了个例子,他说:“大王不要说亡国之言了,当初伍子胥向吴王夫差提建议,夫差不接受,结果后来亡国,如今您不听我的建议,非要造反的话,也免不了出现同样的结局!”刘安很生气,为了要挟伍被,把他的父母囚禁起来,关了三个多月,直到伍被肯出主意后才释放。

命门:多谋无断,非成就大事之人。

刘安是个有本事的人,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有思想,有文化,但如果用政治家的标准来看,刘安只能是不及格。为什么他谋划了很多年,最后还是没有迈出那关键的一步呢?上面说的都是外因,最重要的一定是他自身的原因。

王犹豫,计未决。——《史记》

上面这句话,揭示了淮南王刘安谋反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他这个人多谋无断,总是想做到十拿九稳,却不知道谋反这个活,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事儿,只能后险中求胜,只要有一成的胜算,就要全力以赴的去争取的道理。刘安做的很不好,他总是犹犹豫豫,不能下定决心。因此,此后刘安多次想起兵,但最后都放弃了,直到汉武帝派人缉拿他时,他已经没有了起兵的本钱。只能说刘安和汉武帝相比,差的实在太远。

伍被自诣吏,因告与淮南王谋反,反踪迹具如此。——《史记》

用人不当也是淮南王刘安无法成功的重要原因,他信任伍被,把他当做自己身边的智囊。但就是这个伍被,在发现大势已去后,主动去告发了淮南王刘安谋反的全部计划。这下好了,所有的证据都齐了,人证物证聚在,刘安只有俯首认罪。因此刘安是思想家、文学家,但从来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的谋反更像是“纸上谈兵”。

当天下人都知道你淮南王刘安要造反的时候,阴谋都变成了阳谋的时候,你认为还会成功吗?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人,始终难以成就大事!刘安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纪八(3)---条侯平乱 
淮南衡山列传(二)
从英布的淮南国到刘长的淮南国
历史故事精典------刘安谋反不成自杀
刘安(西汉淮南王,思想家、文学家;豆腐创始人,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
淮南厉王刘长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