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析邓太后的上位史,评说东汉女子的德行教育

中国历来便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在我国古代,以学习儒家经学等为主,男性的教育分为礼、乐、射、御、数这五个方面的教学,对应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不过,这是男性的教育,那么女性呢?真是就是遵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不能学习吗?

其实不然,古代的女性是需要学习的,而且非常注重德行的教育,以汉代为例来说,无论是官方的教育机构还是非官方民间私人机构,均为女性设立了教育场地和老师。

话又说回来,提到汉朝,不得不谈一下这个王朝的太后了。这个朝代有一个特点——外戚专政,即后宫干政的惯例,甚至太后强势的时候还掌握选择皇帝权利。

例如,吕太后、邓太后、窦太后等人物,这也让后来的皇帝警惕,皇后想要效仿。接下来,以邓太后邓绥的上位故事,来探究东汉这个时期女性的教育特点和关于德行的教育。

一、东汉女性精神上的教育

1、重视妇德

“妇人所以有师何?学事人之道也”,东汉的教育十分的重视女性精神上的德行教育。

以邓太后邓绥为例,其的家族便是如此,自从开国第一功臣邓禹起,邓氏家族的家风教育便规定“以文德教养子孙”,无论男女都十分注重他们的文化与德行的培养。

据《后汉书·邓禹传》记载此事:“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这里提到的邓禹便是邓太后的祖父,在这样的家风培养下的邓太后品行妇德无疑是很好的典范。

果不其然,后来的邓太后入宫凭借此从众多的女性当中脱颖而出,受到皇帝的喜爱。《后汉书》有此描述:“……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夙夜战兢。……常克己以下之,虽宫人隶役,皆加恩借。”

邓太后品行端正,举止有度。不仅学习了妇德教育,还真正的将妇德完美的融入了日常的言行举止,这也让当时的汉和帝赞赏其“诚难及也”。

当时《后汉书》还提到一句“帝深嘉爱焉”,可见当时汉和帝十分喜爱邓太后的道德品行、知书达理。

《礼记·昏义》写道:“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可见皇后需要道德品行最好的人担任,因而邓太后才能从小小的贵人后来一路高升至皇后。

等到后来邓皇后上位的时候,她主张以德治国的政策。她不仅重视民生民计,颁布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推崇勤俭节约,吏治清明,还带头遣送宫中的老弱宫人回家,用来后宫节省开支。

这些措施让东汉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后世称赞其的功绩,认为她是一代贤后。

正所谓“上行下效”,皇帝的欣赏、皇后的推行,不但让男性愈发的喜爱德行端正的女性,还让女性更加的向皇后的行为靠拢。至此,妇德的教育在东汉越来越受到重视,上至皇孙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纷纷效仿。

2、班昭的影响

事实上,东汉的德行教育与汉朝的“独尊儒术”的政策相关。儒家学说向来重视礼仪文化制度,比如,“君子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汉时还将其写入了法律当中明文规定禁止私通淫乱行为。

当时的东汉统治者想要通过规范女性的行为达到维护和平统治的目的,除了制度法律外最好的方法便是使用奖惩制度对女性的行为进行鼓励和惩处,来引导她们的行为。

例如:“颍川吏民有行义者爵,人二级,力田一级,贞妇顺女帛。”通过物质奖赏的形式对当时的贞女烈妇女进行褒奖。后来还有“复贞妇,乡一人”,可以免除妇女的徭役。可见东汉时期对女性的精神教育十分重视。

除此之外,东汉出现了一个人其写的《女诫》影响了后世所有封建王朝妇女的德行教育发展,她就是邓太后的好友或者说“闺蜜”班昭。

据史料记载,等到邓太后上位专权的时候,十分喜爱班昭的邓太后频繁的召见她,让其与她一起听政事,特别重视她的建议,后来甚至还封她儿子为关内侯。

当时班昭认为:“诸女……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因此她在晚年时期,为了教育后辈,写出了一本备受世家贵族女性推崇的《女戒》。

在邓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班昭便受到了当时皇帝汉和帝的重视,让其教授邓皇后和其他后妃的女性,“和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事焉,号曰大家……辄诏大家作赋颂。或许这边是后来邓太后和班昭的友谊开端。

班昭的思想和《女戒》实际上对女性的德行教育毫无发展和价值,其之所以能够受到统治者的喜爱最主要是她提到的“三从四德”、“夫妇之道”符合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有利于君王巩固伦理统治罢了。

二、东汉女性的教育方式

1、官方宫廷教育

此外,东汉除了对女性精神上这种无形的德行教育外,还有专门的学习机构专供她们学习和引导她们的道德品行向儒学礼仪中的女性学习。那时不仅皇帝兴办太学,重视国民教育,就连后宫太后也是如此。

例如,邓太后上位后大力提倡教育,办理学校,史料记载此事为:“元初六年,诏令和帝弟济北、河间王子男女五岁以上四十余人……并为开邸第,教授经书,躬自监视。”

当然,东汉的女性教育自然还是以官方教育——宫廷教育为主,那时的宫廷内的女性不仅需要生儿育女,还需要学习许多内容,即经、史、集、易、子、吟诗、律法、算数、书法等知识文化,及舞蹈、女红(例如,纺织、刺绣)等女性必备的技能。

“诏中宫及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汉代宫廷设有专门的女官教导后宫的嫔妃、公主等贵族女性,甚至宦官和宫女也能够通过她们学习德行教育和礼仪规范。

另外,统治者还会通过树立“大家典范”来引导社会女性的德行行为,他们会邀请一些类似班昭一样有名的大家去宫廷教学,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来教育女性的德行。

2、民间私学教育

受统治者影响,东汉时期的民间私学教育也十分的兴盛,无论是上层阶级的贵族女性还是下下层阶级的普通女性都可以通过私学机构,学习知识。

鉴于子女来说,父母的言行教育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礼仪道德,因而汉代的女性私学教育大部分来源于已婚妇女(母亲)的讲学,家族、家庭的影响等。

比如,“赖母师之典训”班昭便深受其母亲的教育影响。

再比如,邓太后所受的教育是典型的家中族学文化教育。其家族家训中规定,无论男女都要接受严格的文学教育,且兄弟姐妹间“事无大小,辄与详议”需要互相讨论切磋学问,可见其家风严谨。

她自幼聪颖好学,其六岁能读《史书》,十二知晓并精通《诗》、《论语》,有人称其如果是男孩必能考取功名利禄,可见邓太后的学识渊博。

得益于家族里的私学教育条件比较好,邓太后才没有浪费自己的聪明才智,更早的接触和学会这些文化知识而遇事胸有成竹,这也为后来邓太后能够有能力专政、处理政事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那时,其母亲还反问她,只学习诗书经学,不学习女工针线等来制作(以后丈夫)衣物等内容,是想要当官做博士吗?可见邓太后当时十分的痴迷学习。

由此从侧面看出,当时的汉代女性接受的私学教育中还包括了母亲教授的烹饪、纺织、刺绣、家务等女工的内容。

话又说回来,这些教育的背后,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嫁人能够照顾好丈夫、操持家业,具有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礼教思想。

三、结束语

东汉的德行教育,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男权社会的思想,当时的统治者通过各种伦理教育举措来用伦理道德约束、规范女性的行为,通俗一点形容便是为了自己的(男权)统治利益。

邓太后推崇的德行教育也是如此,早年她或许是真的德行端正、待人亲和有礼。可惜到了她晚年时期,不知是否被权力腐蚀了内心,彻底偏离了最初的道德规范的要求,逐渐的将女性的德行教育变得畸形而扭曲,何其讽刺。

特别是其推崇的班昭《女戒》一书一出现,更是荼毒了后世几千年封建社会女性的思想教育。

不过,值得赞赏的是邓太后在位时让宫廷外的女子与男子接受相同官方教育,一举打破了历朝历代只有男子在官方学校接受教育的局面,这样的办学举措十分具有历史意义。

如今,男女平等的思想浪潮下,女性和男性的教育内容相同,可想而知,当初的女性为此付出了多少的代价。最后,请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东汉德才兼备皇太后、杰出女政治家——邓绥》

2、《东汉邓绥皇后的生平故事》

3、《浅析汉代女性教育的发展状况》

#历史开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能持家、武能经商——宋代妇女婚姻观:能过过,不能过离
以法律保障养老,法制史论文
宋代为什么盛产文艺女青年?
46、妇容妇德
了解:中国古代教师地位的历史演变
唐代是如何进行古代女子教育的?还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