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帮助曹操击退张绣;击败关羽救援曹仁,李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西江月(杨慎)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

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三国这段历史相信人们都十分熟悉,其中一些人物也被人所熟知,然而还有一些人物可能知名程度要逊色一些。原因或许是没有小说家为其扬名,或许是对历史推进的影响力有限,或许是死得太早,没有发挥的机会。但是这些人物身上也有很多可以书写的东西,在历史上的形象也比较鲜明,还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上来看待当时的一些知名人物或者重要事件,起到补充的作用。有一个人物就符合这个说法,他主动投靠曹操、参与了“安众之战”、“官渡之战”、“南郡之战”,最后在“南郡之战”不久后病死。这个人就是汝南太守李通。李通活跃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南郡之战”失败,建安的前中期,下面小编就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聊一聊李通这个人。

豪强出身的李通

王夫之先生有过一句话,可能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听过:“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这句话说的是东汉末年的一种过于尚武,也就是穷兵黩武的风气。士大夫乐于建立军功保证自己的政治地位,百姓之间也有这种风气。于是东汉末年存在大大小小的豪强,更是演变成割裂、割据的局面。

小编认为这个只是一方面,现实情况就是当时的社会非常动荡,到处都是起义军,比较著名的是范围甚广的“黄巾起义”,除此之外还有庐江黄穰起义;凉州起义;张举、张纯起义;长沙区星起义等等。这些叛军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显不足,“作威福,结私交”的豪侠应运而生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通就是一个豪侠。李通是江夏平春人,江夏与汝南相近,中间有一道大别山脉。而平春县的位置是在大别山脉以北,它与汝南是非常近的。李通的评价是“以侠闻於江、汝之间”,后来李通与同郡人陈恭在汝南郡的郎陵起兵,郎陵在平春的北方,至于李通和陈恭为什么不在平春起兵,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或许是李通等人在郎陵比较活跃,有一定的人脉;或许是因为郎陵附近有一片山地,更加有利于聚众自保。

当时除了李通、陈恭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属于豪强的势力,还包括一些黄巾军余党。有一个叫做周直的人,也是一支豪强,与李通、陈恭“外和内违”,这是史料上的说法,李通想要消灭周直,但是陈恭不支持,于是李通私下与周直约会,在酒宴上杀死周直,吃掉了周直部;而后陈恭的小舅子陈颌杀死陈恭,李通又率众击败并杀死陈颌,在为陈恭报仇的同时,也独自掌握了这支力量。随后李通又吃掉黄巾余党吴霸部,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汝南能够做到“盗贼不敢犯。”

李通参与的战役

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从白波军手中抢走了汉献帝刘协,将其安排在许县,重新恢复汉室的运转。这个举动给曹操集团以及当时群雄的形势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曹操从袁绍的小弟一跃成为对袁绍的发号施令者;而一些没有太大野心的军阀或者豪强也归附曹操,或者说曹操所掌握的汉室。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带来的巨大权益。

李通也是主动归附曹操的人。具体时间不详,大概是在建安元年到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之间。曹操对这种豪强给予了一定的独立性,毕竟当时局势还不稳定,用较为宽松的环境能够吸引更多人,比如泰山豪强臧霸,曹操给予的待遇是“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李通依附曹操,曹操令李通“屯汝南西界”,其实还是让他回到了郎陵,继续半割据的状态。

在建安三年三月,曹操率军进攻张绣。这并不是第一次进攻张绣,第一次的时候张绣降而复叛,还杀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面对曹操的军事压力,张绣与刘表紧密联合起来。当时张绣的根据地在穰县。曹操围攻张绣,刘表兵出曹操的后方,曹操撤退到安众,士气低落,情况非常不利。这个时候李通率军支援曹操,帮助曹操扭转战局。在“安众之战”后,曹操分汝南郡的两个县为阳安郡,以李通为阳安都尉(相当于太守,带有一些军事的性质),相对于投靠曹操初期的“振威中郎将”来说,多了实际的政治权益。

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李通也有所参与,不过程度不高。他所处的阳安郡位于曹操集团的后方,主要职责是提供后勤补给,稳定后方局势。当时袁绍一方面对曹操施加压力,一方面对曹操集团中进行策反,破坏曹操的后方。豫州的情况按《三国志·魏书·赵俨传》的评价是“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这里其实有所夸张)。”李通为了支援前线,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急录户调”,急迫地征收阳安郡的赋税。当时赵俨作为郎陵长,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阳安郡也出现动乱,于是通过荀彧向曹操建议归还阳安郡征收的绵绢,与袁绍争夺民心。这件事主要是赵俨的贡献,小编写出来一是说明曹操在“官渡之战”的劣势,二也与下文关于李通的争议有关。

在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赤壁之战”结束后,孙权与刘备对曹操进行反击,周瑜等人与曹仁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南郡之战”。当时周瑜等人在正面强攻江陵,关羽作为偏军在江陵后方活动,切断曹仁的外援。李通作为汝南太守(大概是在建安十三年到十四年,顶替满宠的位置),率军进攻关羽,下马破坏关羽设置的鹿角进行突围,将撤退的曹仁救援出来。可惜李通在回汝南的路上病死,没有更多在三国史上发挥的机会。

关于李通的争议

上文也提到了,在李通身上有一定争议。首先是在“官渡之战”中的立场。在当时曹操处于非常大的劣势,因此有很多人和袁绍暗中通书信,左右摇摆。等到曹操打赢了这次战役,将袁绍赶回河北时,也得到了这些书信。《魏略》中记载,李通原本也是要与袁绍联络的,但是被赵俨劝止。后来曹操翻阅这些书信,发现没有李通的,说了一句:“此必赵伯然也。”肯定是赵俨的功劳。

不过这个记载与《三国志》有明显的冲突,《武帝纪》中记载曹操把这些书信一把火给烧了,稳定自己的军心。就像裴松之所言,如果曹操挨个看一遍再烧,那就是多此一举。而且退一步说,假设曹操真的这么干了,但是李通在“官渡之战”中拒绝刘表和袁绍的招揽,甚至斩杀袁绍使者表面立场,并且一直向前方输送绵绢,曹操为什么要怀疑李通呢?所以《魏略》的记载恐怕不实。

另外就是李通的病死。李通是在与关羽部交战不久后病死的,只有四十二岁。李通能够下马破坏鹿角,说明他的身体状况很好,但是在归途中却病死。很多人怀疑李通是与关羽部交战时受了重伤,从而病死。《李通传》为传主讳,所以不记载在内。不过这一点小编并不赞同。我们看与李通情况极为相似的孙观,孙观是与臧霸一同被招安的泰山豪强,在“濡须之战”(具体那一次不详)中被箭射伤,最后因为重伤不治而死。《三国志·魏书·臧霸传》附列的《孙观传》很明确记载:“战被创,薨。”而且在建安十三年的时候发生了疫病,建安十四年由在南郡发生高强度的战争,李通染上什么疾病去世,也是正常的事情,不必归因于关羽身上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中国历史地图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通(东汉末年曹操麾下重要将领,汝南太守,公私分明,终年41岁)
曹操麾下两虎将,若非早死地位可比五子良将,不是典韦也不是李典
乐进:奋强突固,无坚不陷
三国志之五|千里寻兄·夜读春秋:武圣人关羽的“人品秀”
三国故事分享二十一:兄弟重聚义
曹操正打算南征刘表,袁谭来求他帮忙打内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