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话。有人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与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成刍狗来玩弄。这就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

老子“刍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来是做祭祀用的牺牲,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改用草扎的狗来代替。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于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桶里去了。

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弃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人之所以对万物差,是因为人的主观,人的自私的观念;这就是老子的本意。

以上摘自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出了怎样的道理?
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吗?
老子的道德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