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羽和《茶经》的“前世今生”

陆羽(唐代茶学家)的传奇身世

提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和一部书,那就是陆羽和《茶经》。

陆羽(公元733~804年),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号桑苎翁、竟陵子、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的身世颇具传奇色彩,他是一个弃儿,所幸的是,他为竟陵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拾得,因而得救。那时陆羽因为过于幼小,不知父母是何人,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于是,智积禅师通过卜卦的方式来为这个孩子取名,因占得《易经》中的“鸿”卦,卦辞中有这样一句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据此,智积禅师就确定下来,让这个孩子姓陆,名羽,字鸿渐。至于为何陆羽在襁褓之中被养育到3岁之大而遗弃,这是陆羽身世的千古之谜。

一种说法

陆羽虽然自小生长在寺庙当中,耳濡目染,可是对佛事却并不感兴趣,因而后来从寺庙中悄悄地逃走,来到一个戏班中,作了优伶。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天宝五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

陆羽一生嗜茶,且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的主要内容

一之源,讲茶的起源、生长环境、形状、名称、功用和品质。

二之具,讲采制茶叶的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

三之造,讲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

四之器,讲煮茶、饮茶的器皿,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

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

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同时也是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

七之事,讲古往今来有关茶的故事、茶的产地和茶的药用功效。

八之出,讲茶的产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且评价了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

九之略,讲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采茶和制茶的用具。

十之图,讲可以用白绢将前述内容分别写在上面,然后陈设在座位两旁,这样有关茶的各种知识就可一览而备了。

《茶经》的意义

所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别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虽然字数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茶经》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概括来讲,这部书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统一了茶的名称和写法。《茶经》中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称呼的多样自然会带来交流上的不便,因此统一名称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实际上,在陆羽之前,“茶”字在大多数时候都写作“荼”,但是“荼”字还有另外的含义,为了避免混淆,陆羽选用了不具其他含义的“茶”字。这样一来,茶的名称既得到了统一,又避免了混淆。

其二,细致讲述了有关茶的历史、分类、产地、品级、采制、饮用等几乎所有方面的知识,集大成式地总结了前人和自身有关茶的实践经验,也极大地普及了人们对茶的理论认知。

其三,对茶的全面丰富而又细致入微的阐述,使得有关茶的研究从此成为一项专门的学问。自《茶经》问世后,历代多有茶学专著出现,例如唐代张又新的《煎水茶记》、温庭筠的《采茶录》、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朱权的《茶谱》、陆树声的《茶寮记》、清代刘源长的《茶史》、陆廷灿的《续茶经》等等。至清末,我国已出现的茶学专著不下百余部,茶学研究蔚为大观,而《茶经》正是其中的开山之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陆羽《茶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
中国每天喝掉多少农药
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专著《茶经》(唐 陆羽 著)
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专著-《茶经》(唐 陆羽 著)
茶世界的百科全书《茶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