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学情分析的定制化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研究(一)

1 引言

现代化混合学习渠道以及个性化、泛在化的学习理念为大学英语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也进一步促进学习者的个体成长,使教育模式从传统的课堂集体教学向数字化定制教育发展。开展定制化、泛在化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对学习者、教育研究者、大学英语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凸显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等特点”。这些方针与泛在学习“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的理念高度契合,为大学英语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发展路径,即定制化的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模式。本文将通过系统的学情分析,实现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的个性定制、过程实现及评价反馈。

2 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研究目前呈现出“理论研究先行、应用实践起步、研究体系未现”的局面,已经从涵义界定和特征描述,逐渐向设计理论、开发框架等更深入的层面过渡。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研究成果较少,内容不够丰富。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的相关研究文献仅有十余篇,且内容多集中于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模式和环境的构建上,整体期刊论文研究深度还有待挖掘,理论体系建立仍需要大量的经验和实践积累;

(2)研究视角单一,缺乏技术支持。从事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研究的多为英语教学工作者,虽熟悉英语课程性质,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相关教育信息化知识相对较弱,因此研究构想难以付诸实践;

(3)无法满足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现有研究探讨的都是普适的泛在学习,面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英语学习者,不能普遍适用,因此无法实现大学英语因材施教的宗旨;

(4)政策支持不足,缺乏实践案例。目前,国内尚没有高校开展大规模的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教育部门对相关工作的开展仍在观望中,相关研究的开展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撑与反馈。

3 构建大学英语学情分析模型

学习个体的习惯、性格和能力差异,对最终学习效果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对学情进行详细判断,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学习定制计划和培养方案,即教师为了有效教学而开展的对影响学生学习各因素的诊断、评估与分析。同时,这些收集到的个人学习状况信息也可以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情数据库,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学习定制化提供数据和实践基础。

以此思路前提,本文构建了一个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动态大学英语学情理论分析模型,该模型融合多领域的7个分析模块,其初步框架如表1。

模型同时定义I/O和动态加权统计运算,实现信息输入、综合运算、结果输出的一体化工作模式。其中,表格的第1列是模型的功能分布和状态展示;表格的第2列,是模型经过基础信息过滤后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需要随着不同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目的进行动态变化;表格的第3列是支持学情分析的各类成熟的或不断完善更新的理论模型。综合这些信息,将输入信息进行定量化设置,并赋予专家经验的判断权值,进行学情综合运算,进而以得出的定量化结果,在各类获得赋值范围的学习方式中,进行值域的选择。

(本文为原创文章,作者贾琳、杨传鸣、关维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专家博客群-走在教育最前面的人
中国网络教育新闻_国际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代表人物简介
基于2009年“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的数据分析
教育政策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系庆6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
对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