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疗本草》都讲了一些什么内容和其来源

《食疗本草》都讲了一些什么内容和其来源

谢海洲编著 张永红整理

药食同源,古代人民在寻求食物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许多食物的治疗作用。饮食疗法在早期医药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成书于先秦的《周礼》,曾把医学分为四科(疾医、食医疡医、兽医),食疗即其中之一。

唐代的《食疗本草》,不仅是一部内容充实的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专书,也是很有临床价值的经验方集。该书原作者孟诜(约公元621~713年)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汝州梁(今河南临汝)人。曾举进士,官至光禄大夫。年轻时喜好医药,后长于食疗和养生术。尝谓所亲曰:“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撰有《补养方》、《必效方》等书。《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订,改名为《食疗本草》,专论食物疗疾。原书已佚。仅有残卷及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据记载原书有条目138条,张鼎又增89条,合计227条。该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大都切合实用。除收有许多卓有疗效的药物和单方外,对某些药物的禁忌也有不少切合实际的记载。

自本世纪初期在敦煌发掘出《食疗本草》残卷之后,有的学者对该书进行了一些辑校复原等工作。但在佚文的整理、蒐集方面,仍存在着资料不全、出处欠详、校本晚出、佚文分类及编次不够合理等问题。

为了尽可能如实地反映此书的全貌,充分发挥其历史作用和实用价值,因而有必要对《食疗本草》重新加以辑注。

这次辑校,底本方面主要以敦煌发掘的食疗残卷(英国博物馆藏缩微胶片)及《医心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等书中的供文为依据。兼参罗振玉《敦煌石室碎金》写本及中尾万三辑本等书。校本方面则参考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等多种本草。本辑本每条条文之后注明佚文来源。

本书辑校时得到皖南医学院尚志钧副教授等同道的大力帮助,深表谢意。

1981年12月2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疗大师孟诜的食疗本草
敦煌 食疗本草
敦煌《食疗本草》残卷 纸本
可惜!敦煌遗书《食疗本草》残卷中,仅存26味药物
敦煌残卷《食疗本草》
隋唐五代时期医学著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