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雅轩晚年拳学思想初探

本文作者丨 汤庆章

李椿年,字雅轩,河北人,生于1894年农历6月14日,1976年有4月逝世于成都,享年83岁。

李雅轩1914年(20岁)拜杨式第三代传人杨澄甫为师,追随十余年,深得杨澄甫真传。李雅轩专心致志地“一生练杨家太极拳,不练他家拳1971-6-11”,甚至于其他拳看都不看,想都不想。因此,其拳架纯正严谨,姿势舒展大方,气势雄浑磅礴,推手轻灵虚妙。他勤学苦练,善于思悟,识大体,抓纲领,毕生精力对太极拳深研细究,武术功夫已抵达炉火纯青的境界。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懈地追求纯正的太极拳,晚年还多次自责要努力用功:

“若天天睡懒觉,弄得身体虚胖,还算什么人!自今日起,每天下午睡觉起来,要练刀枪剑各一趟,以免体力衰弱。要紧要紧。1970-7-24”

“自六十五年二月二十日起,天天要好好练功。一、拳半趟,二、枪三十抖,三、剑一趟,四、刀一趟。1965-3-20”

“我今年北方的说法已经八十岁了,感觉我的功夫仍有作不到家处,我虽八十仍想进步,从今日起,再从新下一悉功夫,决不气馁。人家称我是一个太极拳专家,如我只是这点一知半解的本事,那不是有名无实吗?所以说以后的功夫要细加研究才行。1973-2-27”

“我虽八十一岁,从今日起,我要发奋用功,对太极拳要往深细处去钻研,要往神妙处去追求,要练到只要粘上手,就叫对方无处叛脱。凭我的技术奥妙,不怕他是山中野兽的野性汉子,几下子管叫他五脏熟烂,张口结舌摧毁在面前。若无这种神妙功夫,那是空有名,是可耻的。如就这样庸庸碌碌地练皆不行,要真正的松开软开,两臂松松的,两拳重重的、沉沉的,打出劲去冷冷的、脆脆的、狠狠的,入里透内。如这样神妙奇特,出类拔萃的功夫,才算太极拳专家也。1974-11-6”

李雅轩以身作则,不仅对学生严格,对自己也是同样的要求:

“每天不要东想西想,纸上谈兵。主要是多打、多练、多推手以长功夫,以长经验,其余一切空的。拳不离手,歌不离口,有功力,有经验,才是真的。虚名誉,虚名声,是可耻的。当一位名副其实的武术家,不当徒有虚名、可耻的武术家。1972-10-27悟”

“功夫要多练,又要多想才行,如只想不练不行。拳要天天练,每练要多练一个时间,日子久了,自然会有好的境界发现。如怕努力不练,或练不多久,如此体验不出境界来。切记切记。1972-11-25悟”“功夫要天天练,推手打手要天天研究。天天思想以求进步,如停留在这个初步阶段,就要落后。天天靠准了早晚打拳,细细研究,总要苦下功夫,不然则一切全不能实用。1974-9-12”

我大致翻阅了李雅轩七十年代前的感悟,字里行间,老当益壮的英雄豪气跃然纸上。李雅轩是以武立身的职业武术大家,在打斗技术上已经走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太极拳以推手功夫为第一,推手功夫退了,其他一切功夫会谈不到”。他是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实践的。由此可以理解,他的所感、所悟、所论、所述,大都强调武术技击的功夫,要求推手比斗时心性上的勇猛豪横、心狠手辣,冷脆迅疾、无坚不摧;方法上的神鬼不知、陡然而至、亡魂丧胆、惊心动魄;功效上的入里透内、筋断骨折、傻眉瞪眼、五脏熟烂。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早年的体会与外功拳的要求基本相同:

“动手要快,要快,要对方防不胜防。要有胆量下手,不能专讲那些规矩。所以俗语云:一胆二艺三下手,缺此何必费功夫!功夫是要有,但仍要配备心胆强壮,否则天大的功夫赢不了人。(时间不详,P334)”

后来,在推手比手的较量中,他的功夫标准远远超过了外功拳:

“其节短,其势险,势如扩弩,节若发机。人不能防不能走,此谓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也。等你觉察,早已打上,此所谓摧枯拉朽然。劲去要使其惊心动魄、亡魂丧胆,震动其五脏六腑,使其有顷刻丧命之可能。入里透内,莫此为甚。盖轻如百无所有,重如山狱立崩。迅雷不及掩耳,其急如电,如炸弹之爆发然,令人不可防,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如摧枯拉朽,这才是太极拳。记着吧,岂能摸摸索索的糊鬼,等于儿戏也。1971-10-19”

但到晚年,李雅轩却是让对方捕空捉影、英雄无用武之地、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未从接触,先持以虚无所有气化一切的神态。在攻守方面,无论对方如何来攻,我总以虚无气化灵感的身势将其化掉于无形之中,使其处处捕风捉影,无用武之地。在进攻方面,要使对方不知如何防守,使其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使小劲不行,使大劲也不行。软也不行,硬也不行。总之是无论如何也不行。若无这种本领,是功夫还欠练。这种劲来之不知,去之不觉,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这是太极拳法。这种劲冷打去能入里透内,能将对方摧毁,能将人打垮,将人五脏六腑烂熟,能使人惊心动魄,闻风丧胆。1971-5-1”

这个变化,正是李雅轩不特技精入神,而且抵达由技合道的境界了。他不断反省自己,因而在生命的最后半年半,充分肯定了杨式太极拳致柔的特点,指出“松软”对练功盘架、推手打斗的绝对意义:

“我这一向练功夫又忽略了我以前想的松软,一松百松的要领了,所以两年来不进步也。推手之要领是要有精细的听劲,如果听劲不细致,不知对方之来力,那就绝对发不出人去。听劲细微全靠一松百松,如稍有力在身上就绝对听不出对方之劲来,此所以练功夫时一松百松。养出这种松来,在推手时才能听对方之劲,去手时,对方不知不觉,化对方之手也使对方不知不觉,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全在松软耳。发冷快绝伦之劲,发入里透内之劲皆须一松百松。如对方用大力来攻,硬手来攻,其来必慢。我以松软冷快之手法将其打出,必百发百中也。1975-11-27夜”

李雅轩定居成都后,坚持杨式太极拳“致柔”的方向,明确提出了“大松大软”的练拳主张,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太极拳“大松大软,稳静安舒、轻虚无为”的本质灵魂。这是李雅轩人生的重大成就,也是对杨式太极拳发展的重大贡献。

“大松大软”是李雅轩提出并坚持实践的拳学思想。“大”,与《老子》中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大字同义,即极致、彻底的意思。“软”在四川话中松软二字往往联用,基本上与“柔韧”同义。松软是生机的一种表现。比如草木活着的时候就是柔软的,死了就坚硬了。人活着身躯就要柔软,死了就僵硬了。

因此,李雅轩反复强调一身都要放松软,体现了他大松大软的彻底性:

“胸腰软,腿胯软,肩肘软,两臂软,两腿软,手软腕软,总之是一身都要放松软。软是太极拳的法宝,无软不是太极拳。无论是推手比武,一切打斗,非软不足以化对方之劲,非软不能发入里透内之劲,非软不利于人之进攻,以后练功时要注意练松软。非松不能软,非软不能灵,非灵不能听对方之来劲,非软不能千变万化,非变化不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中,以后时时要注意这个松软。要使对方如触电样跳出去,是非软着发劲不行。1971-4-2悟”

李雅轩的自身体悟,以及对学生的教导,类似上述内容有数百近千条,归纳起来不过仅仅是“大松大软”这一句话,无论盘练拳架或推手较技,都必须大松大软:

“太极拳是松软轻灵之功夫,在练时别忘了把身势放松放软放轻灵。”

发劲第一是要松软,第二是松软,第三还是要松软。盖不松则不能软,发劲则无效也。**1974-7-15**”

对人所共知松软的理解,恰如惟信禅师“见山见水”的三重境界。若没有切身感受,真是可以说“三辈子都弄不明白。(杨澄甫语)”李雅轩特别提醒:

“太极拳讲柔软,此人所共知也。但所谓柔者,是说周身一致之柔软,而不是局部的柔软。如练他家拳扳个朝天蹬,以为这就是软了,我却以为这是局部大腿上的韧带软,其别处并不软,这不是练太极拳的需要。因为这种局部的软,发不出周身的弹劲来,也就是打不出松沉软弹之劲来。

可见,松软的要求虽然极其平常,但尤其高难。太极拳是没有难度的高难运动,原因即此。特别是太极拳的思维方式不是朝着“更高、更快、更强”做加法的方向,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朝着更慢、更弱、更静“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做减法。这种违反经验的不同思维方式,以及太极拳极其简单的技术要求,却对自己的身体内外各部都有极其精微的标准,不容丝毫差错。经典拳论所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李雅轩对松软的感悟和要求反反复复,不断的要求松软松软,我们一定要理解他的苦口婆心:

“按太极拳的道理本来是很简单,只要是把身势放松下去,头脑稳静下来,调匀了深长的呼吸,身桩坐的稳稳静静的,本着老论一手一势的去用功,经过老师的指点,日子久了就成了。但是近来有些人练拳胡思乱想,参上些其他的道理,又添上些外功的劲道,弄得心里思想乱了,神气不能集中,就进步慢了。”

“松软”并不神秘,只要在日常生活状态和一些需要较长时间的体力劳作中去领悟、去比较、去找到共同点,就懂得哪种类型的松才是真松了。其实放松是所有活动和运动的普遍要求,只是太极拳放松的要求与实现路径不同。

我认为“松”是遭到误读的概念之一,一般仅仅理解为不用力或无力。其实不然,松除了“不感觉”用力以外,主要还是指人体结构的关系连接点的稳定,即体位在变动中,始终要求关节间隙要调整到丝丝入扣的灵动状态;要求筋骨顺遂肌腱均匀心态平和。这种松不是散漫无收,柔弱无力,萎靡不振,而是极致灵敏的状态。另外,松软只是太极拳的前提条件,并非本质特点。比如,在用心致柔的要求上,太极拳远不及瑜伽严格苛刻,在肢体筋骨的柔韧上,也不及舞蹈杂技。因此,松软只是太极拳修炼的方法和结果,决不能成为追求的目的。须知,太极拳的技术目的是“灵敏”:

“太极拳之妙处,是要灵,遇力必走,灵感至极。1970-4-13”

而如何实现灵敏,必然有另外的体察感悟。我个人以为,李雅轩晚年的独特心得不仅仅是“大松大软”,他对太极拳奥秘的重大发现,是对“静”的觉察:

“真的太极拳练法,在静虚这方面来说,是如静坐功夫相同的,要静到深处,稳到深处,使之静极虚笃之后,然后缓缓而动的。若是满脑子的事务缠绕,格除不掉,静不下来,虽练功夫也不进步也。所以说练太极拳一定要在稳静上下功夫才行。以上是真太极拳的练法,独我教的人才有这种味道。其它省份的太极拳则不然也。1971-6-21悟”

李雅轩最初提出的静是“稳静”连用的,大概指“身稳”和“心静”两个方面。在理论上还是“身虽动,心贵静”即摒除杂念的传统解释上:

“稳静大脑中枢神经,养出它的清醒灵感”。

“功夫是筋骨肌肉上锻炼出来的,灵机是脑筋神经中修养出来的,人的筋骨肌肉上的锻炼比较易,脑筋灵机修养比较难。神经的灵动,是技术上的最主要的东西也。太极每出势练时,先静心,稳静一回大脑中枢神经,然后开始出势。就出势时也是要稳着以养大脑中枢,其目的就在养其神经的灵机也。”

后来他在练功实践中已经有了新的体验:

“太极拳是静功,在练时别忘了稳静。稳静者何?即合适自然,不多动,不妄动者是也。当动者不多动,不当动者不妄动,舒适自然稳静,把自己的身体在宇宙开放合适之谓也”。

“稳静下心来,松开了身体,一点也不动,如此稍待。然后以心意将两臂挑起来,然后慢慢的一手一势的将一路太极拳形容出来。最主要的是四肢不要自动,凡动都是意气的牵引,意气的吸送。1974-5-14”

“最主要的是四肢不要自动”,但比手划脚伸拳蹬腿是太极拳的基本形态,功架的变化,姿势的转换,四肢肯定要变动,否则做不出规定的姿势。但动又“不要自动”,说明李雅轩已经体验到了腰脊牵动四肢这种身体由内到外的运动方式,并且由“心静”的感悟转向了对“体静”的觉察,久而久之,细细体会这种练法以后,发现了一种神妙的灵机:

“以气意之动领率腰脊牵动四肢,缓缓而动。就这样如功夫久了,身上手上会出现一种神妙的灵机,要靠我们自己细细的体会。体会到了,就充实它,久而久之,会达到玄妙境界。以这种玄妙的东西,用之于健身,延年益寿,用之于推手或打斗,则所向无敌”。

“故练太极拳主要在稳静清醒上狠下功夫,否则一切的一切,感悟不出来”。

这个意义上的静,实际上已经符合武禹襄所说的“神舒体静”的静了。所以到1974年,他更强调静了:

“练太极拳功夫无他,最要紧的是一个‘静’字,务要作到,否则功夫不进步。1974-8-12”。

李雅轩对静“由心到体”的理解,揭示了太极拳的运动原理,彻底打开了太极拳的大门。

经典拳论对太极拳的动静论述很多,略举几例:“身虽动,心贵静”,“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静中触动动犹静”、“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引文均出自武禹襄《打手要言》)可见,弄懂“静”字,是理解太极拳奥秘的钥匙。

但这个静不是“动”的反义词不动或停止的意思,也不是聚精会神心不旁鹜的专心致志。

武禹襄早就指出太极拳“动静一体”的特性:“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因而,这个静是“静中触动动犹静”,必须在动中才能体现;这个静“因敌变化显神奇”,蕴藏着动的无限可能性;这个静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有序的动,不是无序的乱动。

“静”在现代汉语里是“安静”、“停止”,或“聚精会神”的意思,这种解释与古人所崇尚的“静”的丰富内涵差之悬远。动与静在中国传统概念中,与现代通常理解的动与静不同。所谓“动”,即万物皆处于运动之中,指的是物体之间相互关系发生了变化。而所谓“静”,指的是指物体与物体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在连续变化中仍保持着原有的内稳定状态,即原有的关系未被破坏,这就是太极拳“静”的独特意义,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不同运动原理。

生命是一种内稳定状态,如何保持和延续生命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生命在于运动,一是生命在于静养。我认为,这两个观念都有其合理性。因而,保持生命体健康的最佳方式是动静相兼的“静态运动”。但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动与静没有融为一体,只具备运动的功能,而所谓“静”只是停歇或休息。能实现在运动中静养和在静养中运动,唯有坚持至柔方向的杨式太极拳,它完美和谐了“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养”两个观念,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贡献的第五大发明。

这种“静态”的练功,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灵机”。灵机的作用是什么呢?李雅轩在晚年作了非常翔实的记载:

“以全身重量向其撞去,向其鼓去,向其碰冲去。以柔劲向其挫去、粘去,向对方纵去、向其抖去、向其弹去,向其劈,向其碰,向其捋,向其抽,向其例,向其采,向其撮,向其格,向其抢,向其拉,向其挑,向其挑、格、拨、拉。以上种种情形,配合得好则百发百中,否则,劳而无功。……有的劲去顶他、挨他、帮他,须随他以及推拉攘送,视用之不同,有的劲须往其来劲去处顺势引之。以上这些劲全在乎平素练功养成了灵机,临时听劲而用,如同名医下药,要摸准了病而后开方下药也。1975-10-20”

他得出结论,平素用松软养成的灵机,“用之于健身,延年益寿,用之于推手或打斗,则所向无敌”。

由此可知,太极拳的动与静,与宏观的宇宙天体系统运动或微观物质世界的粒子运动一样,都有完全相同的结构模式。他们都在永不停歇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固有的和谐关系,即保持着本来即自然的状态。这种与天、地运动相合一致的“静态运动”或“运而不动”的形态,才是太极拳的真正运动方式!才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要求。所以完全不用怀疑,坚持太极拳这种独特的运动方式,久而久之,必将抵达玄妙境界。

李雅轩是永不满足的武术大家,他的拳学思想是不断深入发展的,不惜否定自己的体验成果。他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领悟,新的领悟往往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

“在民国四、五年时,我曾想了些手法,当时还以为这些手法用法不错。但至民国十五年到了杭州武术馆时,就以民国四、五年那些想法太幼稚了。民国十八年,经过中央国术馆,我又想了些用法,当时以为不错,但到了民国二十三、四年,又以为我那些想法用法,完全不行。我民国二下三、四年,又想了些用法打法以为很好,但到民国三十一、二年时,又感我之民国二十八、九年的想法是不太好的,那时连个含胸都弄不好。到了民国三下五、六、七年,我又想了些用法以为很好,但到一九六一、二、三、四、五、六年的那些想法实在不太好。到了现在,我又以为一九六一、二、三、四、五、六年的那些想法也不太好。这说明功夫是一个时段、一个时段的上进,如停一步在一个阶段是不成的。(1968-9-8)”

晚年他更是不断的否定自己:

“功夫在练,练着练着,它就会有体会,就算想起了道理,等有功夫之后,就感觉这个道理不行而全盘推翻也。(1972-3-24)”

敢于全盘推翻自己是很不容易的,过去练的功夫是有道理有根据,并且有效果,所以一般人往往坚持自己的经验体会而停止不前了。李雅轩则不然,他经常回忆老师杨澄甫教授他的情形,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就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杨式太极拳功架,到了晚年,他的感悟更有质的变化,一反他过去强调的大步低架:

“不要使大力,不要开大架式,以免费力,以使有恒持久,如此天长日久了,就自然养出手上的灵感功夫来。……所以不必费力练功夫,只是找味道就行了”。

“每出势慢慢的摸索,细细的体会手上的感觉,这种练法,又省力,又能耐久,是最好的长功夫的办法。如果每练必下大架式,使大气力,又累人,又不能持久。不持久就长不了功夫的,这是很值得注意的,切记之。1971-5-14悟”。

重庆太极拳大家喻铭心先生就反对大步低架的练法,也不赞成抻腿屈腰的所谓基本功。根据我的实践体会,步子大小与太极拳的练功成效真的差别不大,适合自己的、轻松自然的开步最为恰当。

李雅轩年青时曾经练过外功拳,并具有传统的弹子功夫,运用力量的观念还是很难消除:

“功夫不只是有轻快,有灵动神奇的变化,还要有气力、臂力、膀力、腰力。不只是有气力、腰力、膀力、手力、臂力,还需要有灵快神奇的变化。两者缺一不可,要紧要紧。1970-9-19记”

“要想发劲充足,就要天天抖枪。切记切记。(1972-11-23晚)”

抖枪是锻炼力量的重要方式,是杨式太极拳必备的专门功夫。据说,杨家练拳,每天必用大杆刷树左右各200次。所谓太极枪,并无枪头,是一根杯口粗细,长四米开外的白腊杆,若每天能抖动数百下,没有一定的力气或内功,是很困难的。

对卓有成效的传统练功方法,李雅轩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也反省了:

“这几天来在教枪上用心,以致拳的意思就不上来了,不沉了。要赶快把精神移在练拳上来,否则丢了拳意。如拳意丢了,日子久了,就不好找回来也,要紧要紧。1974-2-15下午十时悟”。

这是李雅轩对太极拳的革命性的体悟,彻底纠正了他过去认为太极拳必须练一定力量的观点:

“练功夫要巧妙,也要有劲,缺一不可。如只找巧妙,不练力量绝不行。又有巧妙,又有充实的力量,又有沉劲,又松净才行。切记。如此练一天有一天的进步,否则白费功夫。推手散手亦是如此,切记。1972-11-23晚”

因为他已经透彻的明白,大松大软、稳静安舒、轻虚无为的练功方向和方法:

“不是一味的苦练筋骨肌肉”。

“已经过千千万万的反复试验,还是不用力才对,……今后不可再改,要紧要紧。”

就是他特别强调的“沉劲”,晚年也有反思:

“我这一向对练功夫(包括练拳推手)在思想上又想错了。有点往沉劲上、开展架子上注意,殊不知这些练法在老年有病的人不相宜也。1974-6-13”

我不认为李雅轩的感悟是因为老年有病的原因,恰恰证明了李雅轩对太极拳练功方式有着更深入的体会,达到了太极拳修炼的最高境界——平常。

人到老年,气虚力衰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许多苦练出来的功夫也在一步步退化,因此,所有的体育活动几乎都不能避免运动生命的限制。太极拳则不然,经典拳论就有记载: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此乃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名,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明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李雅轩记述了他不同阶段推手的故事,用事实证明了此言之不虚也:

“五九年春节后,我与黄星桥推手,那时我是用捉拿固逮的方法,费劲大而且很吃力。六六年春节后,与黄星桥推手,我用冒失冷打的方法,但是发十个劲,被其化掉了四五。到七三年春节我与黄星桥推手,是十分轻妙摸准的变化虚实的打法,打十个,十个准,黄一手也走不脱。黄星桥云:想不到老师在病这几年里的推手方法反而更神妙了。”

李雅轩当年已经八十一岁,不禁感叹到:

“由此可见功夫无止境,只要肯钻研,人虽老了,还可进步。1973/5/30”

“幸而动二次手术后,因天天回想杨师在时练拳推手的情形,这才长了些功夫。1975-8-7悟”

动了第二次手术,并且在临终前不到一年,身体应该虚弱不堪,但李雅轩自觉还在长功夫。这种老而弥坚的奇特现象,老友伍承德先生亲口给我讲过。他当年拜访李雅轩,提出了感受一下推手的要求,李雅轩颤颤崴崴的起身应酬,其虚弱状态伍承德当时有上去搀扶一把的冲动。没想到与李雅轩一搭手,反而是自己站立不稳了。我在成都,就亲眼看见八十八岁高龄的林墨根先生,双眼失明,腿脚挪动困难,但与任何人摸手,功夫不减当年,多少青壮小伙,无不应声跌出丈外。另外,网络上汪永泉轮椅推手录像与100岁老人马岳梁先生的推手录像,无不证明了太极拳这一神奇现象。

这并不神奇,因为太极拳是平常的修炼,不是超常或反常的功夫。

一是太极拳之平常,体现在它不探玄弄奇,不炫技显能,不是特异功能,故没有体育场上的高难动作,没有杂技团的惊险表演,没有油锤贯顶刀枪不入的江湖异术,更不追求超越身体极限以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所以它不会积累运动伤痛。

二是太极拳之平常,体现在太极拳的动作要求及技术标准,没有特别的苛求,它只要求“知规矩而守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而规矩就是保持常态,即真正的、简单的、最自然的日常的生活行为或劳作状态。所以它没有折磨扭曲自己的身体。

三是太极拳之平常,体现在它的学习路径上。不必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练,也不受抻劲拔骨屈腿弯腰的折磨,它的成功不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而是舒适愉悦颐养出来的,是“得来不觉费功夫”。这种与苦练不同的颐养,与毅力不同的兴味,与忍受不同的舒适,是太极拳至老不衰的科学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正本清源——李雅轩《太极拳精义》摘录
李雅轩宗师太极拳之练法精论
李雅轩先生太极打手回忆录 作者:李雅轩
太极杂说51-52-53-54-55-56-57-58-59-60
[转载]练习太极拳的体悟感觉
關於暗劲的传说(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