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中国山水画的“鉴赏”标准及探讨好的山水画的欣赏与创作

中国山水画是有“鉴赏”标准的,但也是不定论的,专家与百姓都有各自的观点,但如果雅者与俗者、专家与百姓都说好,那么这个作品一定是好作品,无可非议。

如何鉴赏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不但是观者应该具备的常识,也是画家值得研究的课题,百姓具备了此常识,就有能力去欣赏作品;画家懂得了鉴赏标准,他的创作就具备了明确的追求目标;藏家掌握了鉴赏标准,才能收藏真正有价值的书画作品。

普遍认为,鉴赏一幅山水画作品,远看气势、近看笔墨、深看意境和气韵,还要看诗情画意和提词落款。下面,焦墨大师秦国健,以他自身的创新作品为论据,论述中国山水画的“鉴赏”标准,探讨如何去欣赏和创作一幅好的山水画,与同行们研究探讨。

一,布局巧妙合理。

只掌握笔墨技巧,没有成功的构图是不可能得到优美的画面的。构图,就是对入画的內容进行布局。中国画是很重视构图布局的。王维曾说过“凡画山水先分主宾,决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中国的构图法则,一般是“三角形”、“Z”和“s”形,三角形是依据“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科学原理,“Z”和“s”形是属于螺旋上升的趋势,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也可以认为是多个三角形的的构图,但相邻的两个三角形必须有同一边,同边才能相邻一起,这是大美,如“斜角取势法”可以认为对角的两个三角形拼图,但同边为虚景。

其实平常构图中常用的斜角取势法、折带取势法、呼应取势法、“之”字、“v”字型等取势法都可以理解为由“三角形”取势法的延生和组合,关键是入景的内容的科学的排列组合。为此,巧妙、合理的布局是判断一幅好山水画的基本标准。

二,气势雄伟磅礴。

山水画给人第一感观,是此山水画是否有气势。山水画的气势表现在高大雄伟之势、宽广磅礴之势、陡峭险陖之势、茂密纵深之势等。

一般情况,通过高低、大小对比或虚化背景灵空主体的方法來营造高雄之势如《溪山舟渡》与《古塔晓韵》;画瀑布,可增加水流的落差扩大谷底溪流场境或泉瀑底部虚化巧妙留白等技法来营造瀑布的高雄之势,《九寨飞瀑》、《春到黄果树》、《江南春早》、《观瀑图》;也可以多层山岩叠加、虚化底部、拨高山体来营造高雄之势,《溪山楼阁图》。′

可用“阔远”理念來营造宽广磅礴之势,如《江天渔家》、《江湾一曲》。

可用陡崖峭壁,拉长山崖石面,加深谷底水面,中间用云雾截崖虚化、分层拔高的方式來营造峻险之势,如《峡江凡影》。

可用以实景描写标志性的大型建筑物,突出主体营造庞大宏伟之势,如《九龙腾飞图》、《浙江西湖月亮酒店全景图》。

可用“深远”理念指导画面,以密林为主体,纵深发展來营造茂密纵深之势。如《黄山桃花园》丶《胡杨魂》。

三,笔墨精炼、变化丰富。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是笔和墨。笔墨是指画家用笔和用墨的形态和位置,画家通过笔墨形态來表达自己独立的情感和理念,古有“画如其人”之说。因此,笔墨形态是中国画的第一要素,因笔墨本身具有独立的生命性,承载社会形态和审美理念。

古有“画以载道”之说,“道”即是事物发展之规律,又是社会的认知和智慧,画中之道,多为笔墨之道,指笔墨的变化规律,如中国画中的一根线条,要求“一波三折”,曲直、浓淡、粗细、长短、枯湿、虚实等有诸多变化,行笔要有轻重快慢之气,一根平直不变的线条叫做“死线”,两根相连的线最好不要直接连上,而稍微离开一点,这叫做“笔断意连”,用笔先立意再下笔,便能传神。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轻,用墨要有变化,用墨好的话,一看便令人觉得神趣盎然、烟云若荡,如浮纸上峰峦苍润或深浸纸背,画中笔墨除有笔迹,还要有笔意、墨意。笔墨关系的处理十分重要,如以黑挤白、以白挤黑;以浓呈淡、以淡呈浓;以虚呈实、以实呈虚;以长呈短、以短呈长等,通过相互泱衬的笔墨关系来描绘物象的关系,这就是大千世界万物相克相生的自然法则,也是对立说的哲学原理。一幅好的作品中的笔墨不但要苍劲有力而且要变化无穷,既见到画家的笔墨功法,又能见到画家的情感和理念。′

四,意境深邃。

西方画是形象艺术,中国画是意象艺术。中国画是用不是写实、也不是抽象的“似与不似,不似则似”的高度内含和丰富的笔墨结构塑造出來的。

艺术境界,有真境和情境之分,真境是自然界的物象、场境即自然界的具象,通过画家的提炼,所表现出来的物象的神形,形成画家的“画境”;情境是画家在创作中运用笔墨和自己的情感认知触景生情,而产生的艺术情感和思想境界,这种情与境的融合,就是山水画的“意境”。其中,“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这两种统一就是情理与形神的互相融合、互相渗透,最终表现为“意境”。这也是创作者各种情感认知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只有二者的合理科学的结合,才是佳作。

通常,利用巧妙的“留白”,营造空灵的境界,如“黄山仙人指路”。

用“移貌传神”的手法设置“藏境”和外延联想來营造意境,如“群山隐居图”。

用“深远”、“迷远”、“幽远”理念來营造深奥、幽灵之场境,如《结伴同行》、《胡杨魂》。

用大小、高低的对比來菅造意境,如《观瀑图》。

用飘逸洒脱的画面来营造意境,如《潦望》。

五,气韵生动。

众所周知,只有气韵生动的画作才是上承之作。那么,何为“气韵”?“气”乃是指气流、气场、气势、气质和生命之气。“韵”是指韵味和韵律。如音乐靠的是美妙的音质和有节奏的韵律形成的。“气韵”有发于笔者,有发于墨者,有发于意者,由意者而引发,由笔墨而生成。

到底如何理解“气韵”,譬如,有两幅竹子画,一幅是写生的,枝叶色泽都十分真切;而另幅只是寥寥几笔,并不十分像眼前真物,可是只要你看下去,你会觉得竹的秀挺飘逸气息如在目前。气韵生动,如倪云林这样一位天资卓绝又能摆脱世俗的人,他的画的意境也常具有萧然物外情的,他的画常是一处山不嵩高,水无激流的平常野外,竹子掩映一间房子或亭子,没有一个人一只鸟,静得似呼一片落叶都可听见,在这样平淡萧飒的情调里,使人自然悠然意远,气韵全凭自然而生,欣赏下面几幅画。

六,诗书画印同具。

从中国画的元素组成來看,中国画诗、书、画、印等几方面组成,“诗”并非一定在画面上题诗句,“书”并非一定在画面上写书法,而是指画面造景要有诗意、要崇高、美妙动人。而物景造型要求有书法的笔法,要求变化无穷,而又恰到好处、浑然天成;画面形体要求似与不是之间,恰又不失自然的真神;“印”也不独立于落款,而是补白添彩而用,更重要的“落款”字体,“印”的大小、形状、刀刻风范同画家的气质、画面风格要吻配天成,这些说明中国画要求有很高的综合能力。单一的绘画造型能力,只是最基本的功力,而更多的是绘画造型以外的东西,也有许多精致造型的绘画,但都被称为“匠”,真正的中国画必须有书法、文学、哲字、论理学以及自然社会学等综合功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水画鉴赏,领略自然山水之美
知识大普及!这才是中国画!
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 —— 易山水 王延军
中国著名山水画家曾刚作品欣赏
国画艺术介绍——写意画
书画|怎样欣赏水墨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