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如果不是这场书博会,都不知道济南人原来这么爱读书!

千百年来,无数人喜书、爱书。在古人的生活里,读书很愉快、读书很辛苦、读书也很讲究!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论什么时候,书籍是最好的朋友,读书都是人间乐事。



赏心乐事——古人读书有多愉快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这是一幅著名的对联,因为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为南浔张静江故居所题写,而广为人知。

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嘉庆年间礼部尚书、曾高中状元的姚文田自题书房的对联

出处之争暂且不去考证,只说读书是“天下第一件好事”这个判断,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传统里,通常没有什么异议。

前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记录下他们各式各样的读书乐趣,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四时读书乐》。

赵孟頫 《四时读书乐》

这组诗是宋末元初翁森所写的劝学诗,非常优美,蕴含着无限雅意。此诗曾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当时的教育部部长叶楚伧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必读书目,所以在民间一时传诵甚广。

与其它劝学诗不同,它没有以科举为目的或激励,而是单纯从读书本身的意趣出发,情致高尚、自然生动,展示了四时不同的读书画卷。

天读书: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夏天读书: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秋天读书: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天读书: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这里写的只是每首诗的后半段。在四时读书乐事之前,每一首还分别描写呈现了一种时令之美,如山光拂槛水绕廊、昼长吟罢蝉鸣树、昨夜前庭叶有声、木落水尽千岩枯等等,称得上情景兼具、诗画并茂,是童蒙养正的最佳读本。

韩愈著诗说:

箧中有馀衣盎中有馀粮。

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

王贞白写有: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陆九渊则写道:

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有很多写读书之好的联句为人们耳熟能详,比如

养性莫若修身,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强调修身读书)。

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刘墉题苏州耦园还砚斋)。

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乾隆进士顾光旭所作)。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朱熹为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题)。

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清代画家、诗人方薰的自题联)。

在他们眼中,读书是一件悠闲自得、意趣盎然、随性散淡的事,是人间之雅事、乐事,也是自在之事。

明 仇英 《桐阴图》局部



囊萤映雪——古人读书有多辛苦



  

但读书从来都并非单纯的享受。所谓“勤学苦读”,“读”,历来都和“苦”密不可分。

中学时代不少人都学过一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可以代表古代大多数士子读书人的拼!

作者宋濂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认真读书。

文中细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等等,从中可见“家贫嗜学”之人读书的艰辛!

    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每个人都应该听过不少。各式各样的史书记载,也向来推崇这种“五经勤向窗前读”的精神。

通常这样的榜样都是生活贫困拮据者,比如明末清初有个叫唐铸万的人,辞官成为一介布衣。他生活拮据,常常断炊,以废圃中枸杞叶为饭,“衣服典尽,败絮蓝缕”。在这种境遇下,他仍然能够安贫乐道,以读书写书为乐,“陶陶焉振笔著书不辍”。

但好读书不分贫富,有钱人家也有勤奋好学的好孩子。南北朝时的祖莹,出身富贵,堪称官二代,父亲是中书侍郎。他非常喜欢读书,“以昼继夜”,其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他“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看来孩子都是跟父母斗智斗勇的,只是现在很多孩子趁爸妈睡后偷偷玩手机,别人家孩子是待父母寝睡后悄悄读书学习。

西汉的路温舒编蒲抄书,黄霸狱中向夏侯胜学《尚书》,隋末李密牛角挂书,顾炎武为了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凡阅书一千余部”……

前辈们为了读书,可谓付出了巨大心血与辛劳。所以正如宋濂所言:如果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有好的老师可以请教,想读的书就能读到,怎么能够不珍惜机会、认真努力啊!

不可否认,很多苦读是有功利性的。杜甫说: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读五车书,目的是为了得富贵,似乎过于现实。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正是这些“得富贵”的文人士大夫,延续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笔船水注——古人读书有多讲究



   

现在很多人做事都讲究个仪式感,过去的读书人,但凡能有条件,配套仪式那也是不能缺少的。

所以就有了文房清玩的概念。大量的文玩,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无比讲究的读书人小世界。高濂的《遵生八笺》将文人清居的物件统计了49种之多。

仅以笔用来说,就有笔架、笔挂、笔筒、笔插、笔床、笔船、笔屏、笔帘、笔卷、笔匣、笔海、笔掭等十数种。材质有紫檀、乌木、文竹、琉璃、象牙等等,造型制作往往精美巧致、令人喜爱。

墨用类有墨床、墨缸、墨盒、墨屏、墨匣;纸用类有镇纸、压尺、界尺、裁刀;

砚用类有砚屏、砚匣、砚盒、研山;

水用类有水注、水盂、笔洗、水丞;

另外还有盛放手卷画轴的画缸、垫放手臂的臂搁、装存糨糊的糊斗……

再另外还有印章、印池、蜡斗、书灯、花尊、诗筒、葵笺……

这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小物件们,以其丰富的功能和独特的造型,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独特世界,映衬出读书人的风雅生活,如李渔所言:“见物物皆非苟设,事事具有深情”。

读书人都希望能有“一间自己的屋子”,一间书斋是他们的终极梦想。哪怕只是一间陋室,泥墙麻帐,仅可容一几,还可能漏雨,但必须要有。

王国维的书房

他们通常会给这间屋子取个名字,往往是各种斋、堂、屋、居、室、庵、馆、庐、轩、园、亭、洞等。很多书房伴随着主人名留史册,像蒲松龄的“聊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陆游的“老学庵”、归有光的“项脊轩”。民间没有条件的都如此讲究,那些有条件的就更不用说了。乾隆给自己的上书房命名为“三希堂”,取“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之意。“三希堂”不仅是乾隆读书的地方,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皇家博物馆的与图书馆。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古代字画珍品皆为三希堂所藏,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也有人认为“三希堂”的“三希”指的就是这三件稀世珍宝。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曾国藩说:唯读书则可以变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用网红语言翻译,就是“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读书充满无限乐趣,读书也可能会非常辛苦,但无论什么时候,书籍是最好的朋友。乘着全国书博会在济南举办的东风,不如从今天开始、现在开始,读完你一直想读的那本书!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古今名人读书对联
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这是天下第一等好事
随笔篇:家有书房,可抵岁月悠长
读书人的仪式感 每日必读书,...
秋日好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