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X技术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来说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城市居民的发病率超过1%,心血管病变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约占70~90%),这些并发症均与血瘀有关。目前国内使用的口服化学合成降糖药主要有黄脲类和双胍类两类,如优降糖、达美康、美比达、降糖灵等,中药成方类亦含有以上两类化学合成降糖药成份,其降糖作用肯定,但副作用较多,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均无多大防治作用,且并发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传统疗法是益气养阴清热与活血化瘀法同用,缺少左方、成方。
申请人研究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中国专利CN1110176公开了此研究结果。虽然该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但是申请人在此基础上通过处方含量优化,找出了一种疗效更好的中药组合物,有其显著进步和实质性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制成的地黄10.5%~20%,赤芍8%~18%,黄连2.5~12%,麦冬7%~17%,桑叶7%~17%,葛根7%~17%,黄精7%~17%,丹参12%~17%,淮牛膝7%~17%,黄芪12%~20%,淫羊藿10%~20%。
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制成的地黄10.5%~15%,赤芍8%~15%,黄连2.5~7%,麦冬7%~10%,桑叶7%~10%,葛根7%~10%,黄精7%~10%,丹参12%~15%,淮牛膝7%~10%,黄芪12%~15%,淫羊藿10%~15%。
更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制成的地黄13%,赤芍13%,黄连2.5%,麦冬7.5%,桑叶7.5%,葛根7.5%,黄精7.5%,丹参12%,淮牛膝7.5%,黄芪12%,淫羊藿10%。
本发明提供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原料用65%~95%的低级醇回流提取,得到上述原料的醇提物;其中低级醇优选为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或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原料一起水煎,过滤,得到上述原料的水提液。优选为将原料切成粗粒,加8~12倍量水,60~100℃加热,搅拌1~2小时,过滤,滤液高速离心后,聚砜酰胺滤膜过滤,滤液在温度60~110℃、真空度0.08~0.09M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0.8~1.5(60℃)的清膏,加辅料适量,物料干燥温度75~100℃,雾化压力0.06~0.09MPa,喷雾频率速度30~40kg/h,喷雾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崩解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通过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或丸剂等口服给药的方式服用。服用方式为每日4次,每日剂量相当于药物组合总原药材20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滋阴清热,益气活血,用于阴虚热盛兼血瘀症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可改善口渴、多钦、多食、多尿、消瘦易怒、肢体麻木等症状,尤其对阴虚热盛兼血瘀症糖尿病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60g,赤芍260g,黄连50g,麦冬150g,桑叶150g,葛根150g,黄精150g,丹参240g,淮牛膝15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10倍量,9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20(60℃)的清膏,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取地黄400g,赤芍17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8倍量,8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05(60℃)的清膏,一次完成喷雾干燥,装胶囊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片剂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16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400g,切成粗粒加水12倍量,6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30(60℃)的清膏,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压片即得。
实施例4本发明口服液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20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40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9倍量,7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滤液减压浓缩至2000ml,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5本发明水丸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170g,黄连24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粉碎成细粉,加水11倍量,95℃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用煎出液泛丸,干燥,即得。
实施例6本发明滴丸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160g,黄连50g,麦冬3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10倍量,9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60℃)清膏。将与清膏等量的聚乙二醇6000置铝锅中,与油浴加热至90-100℃,待全部熔融后加入上述清膏搅拌均匀,密闭并保温在80-90℃,滴入10-15℃的液状石蜡中,将成型的滴丸吸去表面的液状石蜡,干燥,即得。
实施例7本发明用可溶性淀粉为辅料制备颗粒剂取地黄210g,赤芍16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3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10倍量,95℃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清膏。以可溶性淀粉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8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16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3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流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回收酒精,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清膏,以糊精为辅料,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9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16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3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8倍量,8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05(60℃)的清膏,一次完成喷雾干燥,装胶囊即得。
实施例10本发明片剂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16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3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12倍量,6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30(60℃)的清膏,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压片即得。
实施例11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36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10倍量,9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20(60℃)的清膏,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12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26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3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10倍量,9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20(60℃)的清膏,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13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300g,赤芍180g,黄连14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10倍量,9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20(60℃)的清膏,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14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240g,黄连50g,麦冬200g,桑叶20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10倍量,9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20(60℃)的清膏,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15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24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200g,黄精20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10倍量,9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20(60℃)的清膏,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16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24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300g,淮牛膝20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加水10倍量,9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20(60℃)的清膏,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17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10g,赤芍200g,黄连50g,麦冬140g,桑叶140g,葛根140g,黄精140g,丹参240g,淮牛膝140g,黄芪300g,淫羊藿300g,切成粗粒,加水10倍量,90℃加热,不断搅拌提取2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浓液至相对密度约1.20(60℃)的清膏,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18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60g,赤芍260g,黄连50g,麦冬150g,桑叶150g,葛根150g,黄精150g,丹参240g,淮牛膝15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用65%的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回收乙醇,得到上述原料的醇提物。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19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60g,赤芍260g,黄连50g,麦冬150g,桑叶150g,葛根150g,黄精150g,丹参240g,淮牛膝15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用80%的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回收正丁醇,得到上述原料的醇提物。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20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取地黄260g,赤芍260g,黄连50g,麦冬150g,桑叶150g,葛根150g,黄精150g,丹参240g,淮牛膝150g,黄芪240g,淫羊藿200g,切成粗粒,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5小时,粗滤分离药渣,药液回收正丙醇,得到上述原料的醇提物。以淀粉和糊精为辅料,按清膏与辅料之重量比为2∶1,经沸腾式流化床,一次完成喷雾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验例1通过临床试验考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1.治疗方法1.1疗效判断标准参见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
(1)、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2小时血糖<8.3mmol/L(150mg/dl),24小时尿糖定量<10.0g,或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
(2)、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150mg/d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180mg/dl),24小时尿糖定量<25.0g,或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上。
(3)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尿糖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
1.2患者情况101例,阴虚热盛兼血瘀症糖尿病患者,证明见口渴多饮97例,多食易饥92例,多尿91例,消瘦80例,烦躁易怒38例,肢体麻木70例,怕热心烦99例,胸中闷痛78例,舌象异常100例,脉象异常100例。
1.3治疗方案口服本发明颗粒剂1包,每日四次,疗程为三个月,治疗开始后每周填写观察表一次,诊断的确立和治疗效评定,至少由一名主治医师和一名住院医师共同作出,观察表填写者具住院医师以上职称。
治疗组实施例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对照组1病人口服如中国专利CN1110176公开的颗粒剂,具体为取地黄400g,赤芍40g,黄连10g,麦冬300g,桑叶30g,葛根30g,黄精300g,丹参600g,淮牛膝30g,黄芪600g,淫羊藿40g。将药用原料预处理后用药料粗粒动态提取方式得到水提取药汁,固液分离后,以喷雾干燥制粒一步成型得到口服无糖颗粒,每克药物颗粒相当于生药原料2克。
对照组2病人口服降糖舒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购自吉林省辉南天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治疗结果2.1治疗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总疗效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1、2总疗效

2.2临床指标疗效糖尿病的主要临床指标是血糖及24小时尿糖定量。治疗组和对照组1病例血糖、尿糖值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疗效比较见表2。(

)
表2治疗组和对照组2临床指标疗效比较

*P<0.05**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1病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治疗前后分别自身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1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1空腹血糖前后差值比较,u=2.26,P<0.05,差异有显著性,餐后2小时血糖前后差异比较,t’=4.03,t’>t’0.05,P<0.05,差异有显著性;24小时尿糖定量前后差值比较,t=3.51,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1。
2.7不良反应治疗组101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肝功能、肾功能、三大常规检测。四例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轻度异常,其中一例治疗后恢复正常,其余三例改善不明显,但亦未加重。另外97例患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无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不仅药效效果强于降糖舒胶囊,也强于中国专利CN1110176公开的颗粒剂的药效效果。
2、糖尿病尚与血瘀关系之密。阴虚燥热,津灼液耗致阴亏不能载血运行,血行为之瘀阻,是形成血瘀的主要原因,其诸多并发症,如胸痹、肢体麻木等,多由血瘀所致。糖尿病迁延日久,热盛耗气,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之候。亦有初起即兼气虚者或阳虚者,多为素体阳虚气馁有关。而气虚不能推动血行,阳虚寒凝不能温煦血脉,又可导致血瘀。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制成的地黄10.5%~20%,赤芍8%~18%,黄连2.5~12%,麦冬7%~17%,桑叶7%~17%,葛根7%~17%,黄精7%~17%,丹参12%~17%,淮牛膝7%~17%,黄芪12%~20%,淫羊藿10%~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制成的地黄10.5%~15%,赤芍8%~15%,黄连2.5~7%,麦冬7%~10%,桑叶7%~10%,葛根7%~10%,黄精7%~10%,丹参12%~15%,淮牛膝7%~10%,黄芪12%~15%,淫羊藿10%~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制成的地黄13%,赤芍13%,黄连2.5%,麦冬7.5%,桑叶7.5%,葛根7.5%,黄精7.5%,丹参12%,淮牛膝7.5%,黄芪12%,淫羊藿1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或丸剂。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原料用65~95%的低级醇回流提取,得到上述原料的醇提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级醇为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或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切成粗粒,加8~12倍量水,60~100℃加热,搅拌1~2小时,过滤,滤液高速离心后,聚砜酰胺滤膜过滤,滤液在温度60~110℃、真空度0.08~0.09M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0.8~1.5(60℃)的清膏,加辅料适量,物料干燥温度75~100℃,雾化压力0.06~0.09MPa,喷雾频率速度30~40kg/h,喷雾干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所含的有效成分是选用地黄、赤芍、黄连、麦冬、桑叶、葛根、黄精、丹参、淮牛膝、黄芪、淫羊藿。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或丸剂。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滋阴清热,益气活血,用于阴虚热盛兼血瘀症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可改善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易怒、肢体麻木等症状,尤其对阴虚热盛兼血瘀症糖尿病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9/08GK101091774SQ20061008294
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1日
发明者周亚仙 申请人:广西梧州三箭制药有限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笔记)绍奇谈医2:我治糖尿病
糖尿病性肾病
《益气保元汤》黄芪、西洋参、麦冬、五味子、黄精、赤芍、川芎、丹参
十六个糖尿病常用中成药【转载】
病症药方总结[1]
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