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中最能安慰孤独者的句子

《论语》中最能安慰孤独者的句子

丁启阵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左传》记载,宋国贵族桓魋兄弟叛乱失败,桓魋逃往卫国,被连累的兄弟司马耕也只能抛弃领地与玉器逃到了齐国。桓魋后来转到齐国,司马耕则离开齐国到了吴国。吴国人待他不友好,只得返回齐国。这时,赵简之招他去,陈成之也招他去。路过鲁国时,死于鲁国国都(今曲阜)城门之外。司马耕的诸位兄弟,全都满身戾气,只有司马耕凄然孤立,流离无归,他的忧愁不难想见。

司马耕有点像祥林嫂,逢人便倾诉自己的不幸,喋喋不休。这一回,向同门卜商(字子夏)倾诉,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是独自一人”。卜商只好想词儿安慰他。这一想词儿,不得了,说出一番逻辑混乱却富有哲理的格言;其中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堪称家喻户晓。朱熹认为,卜商的这一番话,“闻之夫子”。我认为这说法不太可信。此时,卜商、司马耕同为孔门弟子,如果是孔子说过的话,更合乎情理的说法是,“商闻诸夫子”或“夫子有言”。因此,这一番话,有可能是来自文献或民间;从词语使用和语言风格看,来自民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我说它逻辑混乱,理由是:司马耕感慨自己没有一个好兄弟,卜商却扯到命运、富贵、君子、恭敬这些不相干的话,答非所问;只有后半截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才是真正的应答话语。当然,有可能,前半截话语是错简所致。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一句极有效果的安慰话语,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人在引用这样的话安慰他人,实际上它也相当符合人生遭际的概率。但是,毕竟有些消极色彩,不宜过多宣扬。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一句,却是值得大大地宣扬一番。《大戴礼记》记载曾子的话,有“千里之外,皆为兄弟”。曾子跟卜商同为孔门弟子,有相似的认识,但是,“千里之外,皆为兄弟”比起“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逊色得多。千里之外,线性开放式空间,有距离感;四海之内,圆形封闭式空间,无距离感。前者两点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后者却仿佛处于同一屋顶下的家。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语言艺术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唐朝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是因为巧妙地改写了“四海之内皆兄弟”。“海内”是“四海之内”的缩略,“知己”是“兄弟”的替换。假如,王勃写的是“千里存知己……”,况味就要差得远。

安慰无相亲兄弟之人,我们有“四海之内皆兄弟”;安慰远行朋友,我们有“海内存知己”;安慰失恋者,我们有“天涯何处无芳草”。中文就是这么有情,这么温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连载(298)《颜渊篇》第5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司马牛忧曰(12-5)
司马牛忧曰|《论语》没有那么难
【第257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5章》怎样理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命运如抽牌,好牌变烂牌,怎么把死局变活,实现反转?
一起学《论语》12.5颜渊篇——司马牛忧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