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玄宗与张九龄

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最著名的贤臣有张九龄,最亮丽的诗星有李太白。每每有人向推荐朝廷人才,玄宗都会垂问道:“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但这不等于说君臣之间从无分歧。

 

当张九龄上奏:“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李隆基断然驳回:“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绝非毫无来由。这要放在李世民,安禄山必死无疑。但李隆基不是李世民。打天下的李世民有铁石心肠,治天下的李隆基乃性情中人,一颗悲悯之心柔软得几近后来的南唐后主李重光。更何况张九龄又很不明智地例举孙武斩宫嫔的典故。就算李隆基不联想到杨贵妃头上,也会伤到他那颗面对女人时的柔软之心。好在张九龄毕竟是玄宗爱卿,不会惹出龙颜大怒。

 

在中国历史上,贤臣通常是幸逢了明主才得以成立。诸葛亮再能干,也得碰上刘备才能施展。故而张九龄言:“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不知就里。王朝国家,得碰上明君才撞上好运,与信义无关。倘若唐明皇与刘阿斗一样,能有开元盛世么?就算李世民在李隆基的位置上,也未必能够治国昌盛如彼。张九龄的政治成就,与其说是识破安禄山,不如说是开凿大庾岭,修通梅关古道,从而使他的另一句名言“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有了点实际的意味。中国历史上的文官政治是颇有文明内涵的,只是中国文人为政都习惯于言义不言利,张九龄也未能免俗。但又因为如此重义轻利,才能得到后世儒生仰慕,也为同时代的杜甫盛赞如斯:“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倘若张九龄言利不言义,杜甫会说“仙鹤下人间”么?

 

如此的言义习惯,构成了张九龄的诗歌特色,下意识地表白如何洁身自好。哪怕再是“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才要“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所以就有了《在郡怀秋》中的“臣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最后的结句,道破真谛:“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一言以蔽之,操守比成就更为重要。可见,哪怕有本事出仕入相如张九龄者,在诗歌里也得优先强调道德操守。因此,张九龄的诗歌之美,美在高洁,以《望月怀远》最为经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美得一尘不染,美得十分矜持。但就诗歌而言,总觉得缺了什么。这样的缺失,得比较一下李白的狂野,方知缘由。先看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好,现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来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者是“奔流下杂树”,一者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者是“洒落出重云”,一者是“疑是银河落九天”。交趾少年虽然也向往宫阙楼台,但毕竟了无儒生的为官心态,所以能够在诗歌里心无旁鹜,飞流直下。诗歌的审美境界,就是这么区分出来的。

 

0一六年二月初写于纽约

首发于二0一六年七月十三日《深圳特区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毁誉参半的大唐皇帝,早年励精图治,为了宠妃杀死三个儿子
三论“以史为鉴”
李隆基一日连杀三子,霸占儿媳,他到底受了啥刺激,为何如此疯狂
艳美武惠妃搅乱了唐玄宗的后宫
羸弱身子里的翩翩傲骨 ——读张九龄的《感遇(其一)》
民间一直流传“脏唐乱宋”,那么唐朝究竟脏在哪里,真是名不虚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