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分回导读】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读:刘莉莉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参考版本】

前八十回:《红楼梦脂评汇校本》,曹雪芹著,脂砚斋评,吴铭恩汇校,万卷出版公司2013年版

后四十回:《红楼梦》,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 高鹗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

【回目梗概】

本回游园是上回的延续,以品茶为契机凸显妙玉性格中的“孤僻”,以醉酒为引子反映刘姥姥的“粗鄙”,是作者对贵族与平民两种不同人生的细致描摹。其中“品茶”与“醉酒”,一雅一俗,对比鲜明。尤其是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情节,手法生动滑稽而又充满生活意趣。但无论至雅的妙玉,还是至俗的刘姥姥,在宝玉眼中都是一样值得尊重的生命个体,因为在他认为万事万物均应“世法平等”。

【涉及人物】

刘姥姥、王熙凤、丰儿、鸳鸯

贾母、薛姨妈、王夫人、宝玉

湘云、宝钗、黛玉、巧姐、板儿

妙玉、迎春、李纨、袭人

【主要事件】

妙玉奉茶

刘姥姥醉酒

【情节分析】

一、此回刘姥姥品尝之“茄鲞”,是《红楼梦》中写得最为详实的一道菜。做工精细,配料繁多,口味却失去了茄子的本味。“鲞”,即是剖开晾干的鱼干,如“牛肉鲞”、“笋鲞”等,都是腌醋成干的片状物。“茄鲞”,当是切成片状腌醋的茄子干。刘姥姥吃过之后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样的味儿来了!”足以说明这道菜非寻常人家见过吃过,详细的描写这道菜则体现了贾府日常菜品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确是侯门公府的势派。

二、关于妙玉奉茶一节内容,对于茶、茶器、饮茶之水,都有着极为精细的描写。此处以茶器为例,简析一二。

(原文)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

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qiao】”。妙玉斟了一【qiao】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们家里未必的找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hai】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

1、

三字每一个都不常见,不常用。

(分瓜bān)字现在网络字库没有,《康熙字典》有收录。此字意义明确,就是字面意思:分瓜、瓜分、占便宜、攀附。

瓟(bó)字不常见,容易读成(páo),都对。但用在“(分瓜)瓟斝”三字中要读成(bó),指小瓜之意。为呼应(分瓜)字,代指“小葫芦”,形象指出“(分瓜)瓟斝”是葫芦型茶器。

斝(jiǎ),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pàn](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用一斝形模子套在小葫芦上,使之按模子的形状成长,成型后去子风干做饮器。清·沈初《西清笔记》:“葫芦器,康熙间始为之。瓶、盘、杯、碗之属,无所不有;阳文、花鸟、山水、题字,俱极清朗,不假人力。其法于葫生后,造器模包其外,渐长渐满,遂成器形。然数千百中仅成一二,完好者最难得。”乾隆有一首《咏壶芦器》诗,其诗序日:“壶芦器者出于康熙年间,圣祖命奉宸取架匏而规模之,及熟遂成器焉;盤、盂、盆盒惟所命,盖其朴可尚,而巧亦非人力之能为也。”《清稗类钞·工艺类》:“禁城园篽旷地遍植葫芦,当结实之初,斫木成范,其形或为瓶,或为盘,或为盂,镌以文字及各种花痕,纳葫芦于其中。及成熟时,各随其范之方圆大小,自为一器。奇丽精巧,能夺天工,款识隆起,宛若砖文。乾隆朝所制者尤朴雅。”整体理解这个茶具,是形似葫芦,有三足,一耳,两柱的精致茶器。

2、

“䀉qiáo”字上乔下皿,网络字库完全找不到,与(分瓜bān)字一样。好在有古体字“䀉”还能找到。《康熙字典》云:䀉,盂也。与“形似钵而小”对照,钵盂为同。

䀉(qiao桥):碗类器皿。《岭表录异》:“堕罗犀,犀中最大,其角有重七斤者,……斑散而浅者即治为杯盆器皿之类。”据《格古要论》,犀角有粟纹者为上,所谓“点犀”即指粟纹而言。一说“点犀”正文应校作“杏犀",一般犀角制成的器皿,在日光或灯光下,都呈不透明的灰褐色,只有上好的犀角制成的器皿,对着光看,呈半透明的杏黄色,但极罕见。

关于“杏犀䀉”还是“点犀䀉”,因为版本不同,争议更大。说“点”者,是认为出自李商隐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形容黛玉聪明灵慧,可与第三回“心较比干多一窍”相呼应。说“杏”者,指犀牛角制作的茶器呈现“杏”黄色。从色彩和质地形容器物,也很合适。到底是“点犀䀉”还是“杏犀䀉”,还有一段历史公案很有意思。两位文学大家还曾在上世纪60年代的《光明日报》上发文讨论过。沈从文先生支持“点犀䀉”,犀角中心有白线直透到底,名“通天犀”。李商隐诗句已有灵犀一点通",即引此喻心在暗里相通意。至于明清大作酒器,则中心必须挖空,由于应用要求不同,再不会过问有无白透了。(见1961年8月6日北京《光明日报》)周汝昌先生认为,犀角,颜色红黄,指酒具的颜色,且“杏犀䀉”且谐音“性蹊跷”,隐喻林黛玉性格敏感,“多疑、小性”,所以“杏犀䀉”更符合意境美。现行版本多以“点犀”为主。“人民文学出版社”支持“点”字。但在庚辰本、戚序本中,又均作“杏犀”。

3、绿玉斗。从名字看是造型上大下小的方形碧玉饮器。也就是说这个茶具外形类似于古代量器“斗”。

说到“斗”,书中还有另一种。第一回中秋节甄士隐宴请贾雨村,雨村酒后对月寓怀,吟了一首绝句: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甄士隐听后赞不绝口:“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乃亲斟一斗为贺。这里有条脂批:这个“斗”字莫作升斗之斗看。

如果按照古代的计算工具“斗”来计量算,在清代,一斗在10060-11530毫升之间。如果是这个数,贾雨村就是撑破肚皮喝不了这么多酒的。

溯源“斗”之本义:《说文解字》中“斗”有两种意思:十升也;象形,有柄。《康熙大字典》云:“(斗)又酒器……(孔颖达)《疏》大斗长三尺,谓其柄也。盖从大器挹之于樽,用此勺耳。”此处注疏点明了此“斗”是一种勺。1991年第三期《文物》发表的杜廼[nǎi]松《青铜匕、勺、斗考辨》一文也认为,斗由勺衍化而来,根据其材质,又称为“枓”或者“钭”。“钭”字根据《汉语大字典》的解释,现在仍然有酒器的意义。“枓”字《说文解字注》云:“勺下曰。所以挹[yì]取也。”枓和钭只是材质的不同,钭很少见了,枓和斗逐渐地通用了。《诗经·小雅·大东》和《诗经·大雅·行苇》里面也有提到,此处不赘。

4、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hai】指用整块竹根雕刻的有蟠虬纹的大杯子。(hai海),大杯。虬(qiu求),传说中的无角龙。《楚辞.离骚》注:“有角日龙,无角日虬。”《太平寰宇记》引《蜀记》日:“巴州以竹根为酒注子,为时珍贵。”庾信诗:“野炉烧树叶,山杯捧竹根。”清·徐釚(qiú)《南州草堂集·渔村和工部曹子清韵三首》:“烂醉歌铜斗,还来倒竹根。”宋·陶穀《清异录》卷下:“九曲杯,以螺为杯,亦无甚奇,唯薮穴极弯曲,则可藏酒,有一螺能贮三盏许者,号九曲螺杯。”九曲,形容蟠虬纹的曲折盘旋。竹根器以盘曲多节者为贵,故云“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海。海,容量大的器皿。今犹称大碗为海碗。《闽杂记》:“闽俗盛宴,各馔必用大碗为敬,称为海碗。

【任务清单】

1、请通过“茶品梅花雪”一节中妙玉的言行举止,分析其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2、通过李纨和平儿的对话,来分析李纨的人生处境。

范文示例:【群芳吟】妙玉:一窗苦寒,吞噬了芳华

对上述题目各自形成不少于800字的短文,可投稿至本公众号邮箱(459480278@qq.com)。

附:红楼心语征稿启事


欢 迎 来 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刘上生:人格意志和仁爱情怀——《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回目研读札记
妙玉两次请林黛玉喝茶,陪客先薛宝钗,后史湘云,背后大有深意
黛玉与妙玉为什么都嫌弃刘姥姥?
【原创】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读后
《红楼梦》中,妙玉用自己的杯子给宝玉斟茶,宝玉却为何不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