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人物短评】李纹、李绮


评者:刘莉莉

【红楼人物之二十七、二十八】李纹、李绮:

李纹、李绮,是太虚幻境“薄命司”正册十二钗之一李纨的两个堂妹。观其名,可知姐妹三人系李府“纟”字辈。李纨为长,下面的妹妹都从“纟”字序齿而排。“纨”,指细的丝织品,如纨素;“纹”,指丝织品上的花纹,如绫纹;“绮”,指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如绮罗。三人的名字皆与衣物有关,都是古代女子取名常用的字。与贾府有着姻亲关系的李府,是《红楼梦》中重点描写的四大家族之外的另一家族。李家在《红楼梦》中正式出场的人物共四位,除了这两位姑娘,就是李纨和李婶娘两代寡妇,可见李家也已处于人丁凋零的末世阶段。

李纨年轻守寡,命运黯淡,虽有一子贾蘭,但通过判词和《晚韶华》曲,以及书中相关的情节可以看出,贾蘭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之时,却“昏惨惨黄泉路近”,这对于寄一切希望于贾蘭一身的李纨来说,简直就是打破了所有的梦想。而她的叔父,也就是李纹、李绮两姐妹的父亲也是英年早逝,她的婶母和李纨也有着同样的命运。李纨有贾府这样可依托的公府之家,命运尚且岌岌,更何况无依无靠李纨的寡婶?作为李纨寡婶的一生寄托的李纹、李绮两姐妹究竟有着怎样的命运,我们只能通过书中寥若晨星的描写以及相关的脂批批语来简单的推测一下。

庚辰本第十八回妙玉出场时有一条双行夹批:

妙卿出现。至此细数十二钗,以贾家四艳再加薛林二冠有六,添秦可卿有七,再凤有八,李纨有九,今又加妙玉,仅得十人矣。后有史湘云与熙凤之女巧姐儿者,共十二人,雪芹题曰“金陵十二钗”,盖本宗《红楼梦》十二曲之义。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又有又副册三段词,乃晴雯、袭人、香菱三人而已,馀未多及,想为金钏、玉钏、鸳鸯、茜雪、平儿等人无疑矣。观者不待言可知,故不必多费笔墨。 

这条批语中明确指出“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虽然脂批作者是谁目前尚无定论,但从诸多脂批内容可以看出其与《红楼梦》作者的特殊关系,因而他(或她)认为李纹、李绮姐妹二人应该归在“副十二钗”中,还是比较可信的。所以,李纹、李绮两姐妹“水葱儿”一样的人物,虽然已经达到宝玉“形容不出”的好,但也应都属于薄命女儿之列。

李绮

李绮是李氏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位。书中写到李氏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但据李纨所言,她李绮“也不大会作”诗,所以李绮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应当与李纨是相似的。因而书中涉及李绮的描写,只有《芦雪广即景联诗》中的一句诗和一个灯谜。

诗句是:

“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

此句是“瑞雪兆丰年”之意,很直白,也很切题,确实说明她不善作诗。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李绮这个人物,只能依据她所出的灯谜来分析。 

灯谜的谜面是一个“萤”字(打一个字),谜底是宝琴所说的“花”字。众人不解,黛玉却给出了独到的解释。

《礼记·月令·季夏》中有“腐草为萤”的说法,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草木腐败之后演化而来的。萤、花、草,皆寓意草木。由黛玉这个“草木之人”说出,更是别有深意。萤火虫,这短暂而又弱小的生命,虽然只有5天至2星期的生命期限,但却能散发出点燃整个生命历程的莹莹之光,哪怕耗尽自我也义无反顾。这似乎说明李绮这个人物在书中是一个一闪而过的人物。

纵观整部书,李绮只说过两句话:一句是联诗时所说“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另一句是宝琴猜到谜底之后的回应“恰是了”。因而,她在贾府姹紫嫣红的众姐妹中,更像是萤火虫一般短暂而又默默的存在,几乎从未有令人瞩目的时刻。这萤火之光,虽是暗夜里的一丝希望之光,但也会因其微弱而在一瞬间被熄灭。或者作者正是用“萤火虫”来暗示李绮也是黛玉一样的“草木之人”,她的命运也必将会像早逝的黛玉一样,正值青春年华就早早的化为了枯木衰草。

李纹

《红楼梦》中描写李纹最精彩的内容是《咏红梅花得“梅”字》一诗: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俗话说“文如其人,诗如其人”,所以书中只有李纹这一首诗,但也足以作为理解这个人物的重要依据。这首诗中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虽是赞颂红梅之艳,但却充满了悲苦之意。而“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句,似有从仙界堕入尘世的寓意。尾联之“寄言蜂蝶漫疑猜”,除了凸显红梅孤傲之风骨,也可理解为李纹高洁的性情。

除了上述这首诗,与李纹有关的还有《芦雪广即景联诗》里的一句诗:“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翠”。这句诗是斗转星移,阴极阳生,四季变换,百草凋零,冬日来临的意思。看诗句可谓咏冬之佳句,但也有一种春光一去不复返的凄凉之感。“寒山已失翠”,更是得了唐·元稹《南秦雪》“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之妙,白雪覆盖于远山之上所呈现出的一片白茫茫景象,似与《飞鸟各投林》末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有遥相呼应之意。

最后与李纹有关的还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谜底是探春所答:“山涛”。

“水向石边流出冷”句,出自宋·释师观·《颂古三十三首其一》(《颂古联珠通集》卷12)之中,全诗为:

未审魂灵往寻方,无栖泊处露堂堂。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应是李纹性格如梅的隐喻,而“未审魂灵往寻方,无栖泊处露堂堂”句,更是可以视为她在经历了一些变故之后,对人生,对命运,有了一种超然世外的追寻。这首诗中包含着一个开悟的典故。

据《五灯会元》记载:

有一天,宝积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刚走出寺门,就碰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送葬队伍的前头,有一位歌郎正摇着铃铛,拖着长腔唱道:“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而跟在棺材后面的帐幕下死者的儿子悲伤地哭道:“哀啊哀啊!”宝积禅师一听,豁然大悟,身心踊跃,当即跑回寺院,把自己的证悟告诉了马祖。马祖印可了他。

诗句、典故、谜底“山涛”,三者结合,其中寓意颇为深邃,令人费解。不过这种送葬的场面,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嵇康之死,以及嵇康最终的托孤山涛。嵇康与山涛同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无论是入世的山涛,还是出世的嵇康,二人的向往都是远离尘世,过一种无拘无束,寄情山水的隐士生活,或许这也是李纹向往的生活。但事与愿违,恐怕贾府之败将对一系列亲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李纹的最终结局也不难猜测。值得深思的是,嵇康虽死,尚有山涛可托,贾府败落之后,这些无家可归的薄命女儿,又该栖泊何处?那痛失亲人的魂灵,又该归于何方?

后:关于李纹、李绮两姐妹,本人的理解非常粗浅,目前只能想到这些。加之八十回后文字的遗失,更加难以揣测着姐妹二人未知的结局。虽然这一期的关注点是这对姐妹,但这对姐妹所引出来的另一个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又重新成为我的困扰。这个问题就是,曹雪芹在不断的修订过程中,对于正册十二钗的人选是否有过调整,究竟是哪几位。众所周知,现有的文本中,第五回的正册十二钗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而有学者称,原本的正册十二钗应该是在第四十九回中提到的十二位女子,她们分别是:李纨、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凤姐。那么究竟这种猜测对不对呢,希望研究深入的红学家们,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能够给广大读者去疑解惑。同时,也欢迎广大的睿智的红迷朋友们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完整详细的《红楼梦》诗词曲赋对联(呕心沥血整理,我太难了)
红楼梦:水葱般的才情姐妹,探寻李纹李绮命运归宿的真相
《红楼梦》预示人物命运的手法
《红楼梦》之薛宝琴
红楼梦 诗词曲赋
【名家诗词】清·曹雪芹的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