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大山人的生命气象与绘画意象


进入月雅书城

毫无疑问,八大山人是著名画僧,清初四大画僧之首,八大山人20多岁出家,50多岁还俗,具有30多年的“僧龄”,是高僧大德老和尚,是学养深厚大禅师,他的画,禅思悠悠,禅义深深,禅味浓浓,可是,他的画依然不是禅画。

1694年,八大山人69岁,他画了《安晚册》,共二十二开,其中第十七开就是这幅《水仙》(图1)。

图 1.《安晚册》之十七《水仙》 二十二开 纸本墨笔 

纵31.8厘米 横27.9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八大山人全集》第2册第334页

像禅画一样,八大山人的这幅《水仙》,也重意境、求本真、脱世俗、性洒脱,有一种博大的悲悯情怀,但是,禅画画景画物、画花鸟,不动心,不动气,如如不动,没情绪,没烦恼,重在表现智慧,重在将这种智慧表现为笔墨书画中的禅意禅趣禅思。八大山人的字和画,也超凡脱俗,物我两忘。八大山人出身皇亲国戚,却没有富贵气;他卖画谋生,却没有市井气。他的字与画,简洁淡雅,清新飘逸,从容不迫,不装腔作势。这幅《水仙》在色彩上,重水墨弃艳丽,在线条上洒脱不羁,既质朴,又脱俗。左上角题款“拾得”,并钤有朱文方形的“何园”印章。

这个题款和印章就反映了八大的这个心态与情思。

可是,八大山人的笔墨书画,并不是心如枯井,死水一潭。八大山人的字也好,画也好,有情绪,有烦恼,有人间烟火,有人文情怀,八大山人眼里的万事万物,都有人性的光辉;八大山人笔下的花鸟鱼草,都有情感的宣泄,八大山人画出来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石一水,都有着人生的痛感,有生命的傲气,也有对人世间苦难的怜悯。

毫无疑问,八大山人的画是文人画,不求工整与形似,也是随兴所至,多取材于山水花鸟,也以笔情墨趣抒发心中之逸气,凸显神韵和意境,讲究诗情、文心和画意,画中有书卷气,画外有文人味,陈衡恪认为文人画要具备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八大山人都具备。

这幅《野凫图轴》(图2)作于1691年,八大山人时年66岁。

图 2.《野凫图轴》 纸本墨色 纵68厘米 横27.3厘米

武汉市文物商店藏《八大山人全集》第1册第217页

幽深冷寂,是八大山人的明显特点。中国许多文人,比如倪瓒、董其昌的画也有冷寂旷远、荒寒空寂、萧散超逸的格调,但那更多是一种富人、官人、贵人、闲人的“把玩”心态,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文人画,都是在很优雅、很优越、很富足、很悠闲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感受和感情,他们画人画景和画物,也强调传神,但主要是很传神地描绘那些异己的人物或景象,都与他们自身的生命激情不见得有密切的血缘关联,艺术家本人的人生感悟、心路历程与文人画的情感格调并不是那么息息相关、血脉相融。

八大山人一生坎坷,他的幽冷与董其昌、倪云林等的优渥、优雅完全不同。八大的幽冷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画的传统,也受到禅宗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更有他自身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感受。他的山水、花鸟画虽然是曲折地,却更有震撼力、更有艺术性地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八大山人以自己的人生遭际感受而苍凉入画,他的一枝一叶,都是自己生命的骨血,他的鸟啼涧鸣,都是自己内心的无声歌哭;他的奇石怪禽,都是自己性格的傲岸写真;他的绘画形象都是自己心态的真实写照。

在八大山人那里,千百年来的中国画又有了一种生命意识、生命尊严、生命自信的深刻觉醒。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八大山人向往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图 1.《荷花屏》 四条 绢本设色 

纵 364.4 厘米 横 70.3 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八大山人全集》第 2 册第 266页

八大山人对他所处的那个社会和时代是不适应、不满意、不合作也是极无奈的,他在作品中流露和表现出来的情绪与性格,反映了明清交替之际的时代情绪和文化性格。那么,八大山人向往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这在他的人生态度中可以看出来。这就来看看八大山人是怎样通过他的绘画作品来展现他向往的世界。

八大山人特别喜欢画荷花,他一生画了大量的荷花,画得特别好,特别美,特别感动人。清代的龙科宝在《八大山人画记》中评价说: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最佳者为松、莲、石三种,莲尤胜,胜不在花而在叶,叶叶生动,有特出侧见如擎盖者,有委折如蕉者,有含风一叶而正见侧出各半者,有反正各全露者,在其用笔深浅皆活处辨之,又有崖畔秀削若天成者。”

比如这幅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八大山人《荷花四条屏》(图 1),此画是一幅宏篇巨作,高达整整 3.65 米。3.65 米呀,相当于两个 1.8 米的大高个人一样高,这哪里是莲花呀,简直是荷叶树,是荷叶林,是一片“莲”与“荷”的世界。

欣赏此画,真像龙科宝所说,八大山人虽然擅长于画松树、石头,但画得最好的还是莲花。八大山人的莲花画得好,并不是好在荷花,而是好在荷叶。虽然此画的中心也画了一朵荷花,十分亮眼,但尤其让人惊叹的是那满画面的荷叶,荷叶田田,遮天盖地。仔细欣赏此画的各种荷叶,真是“叶叶生动”,片片传神,右下方侧出的荷叶就像擎盖一般,上方的荷叶曲折垂下,就像巨大的芭蕉叶一样,而荷叶有的是正面、有的是反面,却无不生意氤氲,处处妙笔天成。

看着八大山人的这些荷叶,如巨伞、如华盖、如蕉叶、如树荫,我们不禁想起张大千先生的荷花。张大千也是画荷花的高手。1949 年 2 月,何香凝先生专门登门拜访张大千先生,张大千先生应何香凝先生之请,为毛主席画了一张《荷花图》(图 2)。

 图 2. 张大千《荷花图》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张大千先生在画上落有题款:“润之先生法家雅正。己丑二月大千张爰。”

张大千先生画了两片卓然飘逸的巨型荷叶,仿佛在傲然地随风舒展,荷叶中间还有一朵洁白的荷花正灿然开放。比较一下八大山人的这幅荷花图,就可发现,两位大师之间似乎有某种相通之处,都是荷叶巨大如擎盖,只不过,八大山人蕴含凝聚,风格内敛一些,而张大千先生尽情挥洒,用墨更加淋漓酣畅。张大千先生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不过,比较张大千先生的荷花,品读龙科宝评析的妙处,八大山人的荷叶还有一点是张大千先生所不及、也是龙科宝未说透的,那就是八大山人的荷茎也画得特别好。(图 3)范曾先生的评价尤为精到:八大山人画荷花梗,其境界刚柔并济,充溢饱满水分,又摇曳多姿。

图 3.《荷花屏》(局部) 

《八大山人全集》第 2 册 266 页

你看,这《荷花屏》中那荷茎的“笔”的勾勒游走,那荷叶的“墨”的泼洒渲染,形成有意有趣有味的对比。那满画面的细细的荷茎,竟然是一个个有根有灵魂的活泼生动的精灵:把这些荷梗荷茎单独拿出一根来看,不管哪一根,它都是自下而上,悠悠然,曲曲然,节节升高,气韵沛然。把这些荷梗荷茎放在一起来看,这些荷梗荷茎相互穿插,东游西走,随意枝蔓,自由活泼,整个画面的物象似乎有些凌乱随意,虽然有些躁动不安,却把画面分隔成无数个艺术空间,让人们感受到意境一是空灵,二是风韵,三是清新。

首先,八大的荷花图有一种清新活泼感。《华严经》上说:“无上清凉。”李叔同(弘一)皈依佛门后在 30 年代就写过一幅“无上清凉”的作品。(图 4)

图 4. 弘一法师《无上清凉》

弘一的这幅作品上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句,江州匡山寺沙门偏照”的款识,还有“佛(肖形)、弘一”的印鉴。他的这四个字,笔墨含蓄稳重,心无挂碍,“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八大山人的《荷花屏》画就是一个无上清凉世界。这是他向往的世界,在宁静空灵之处,升腾起生命的气韵,有一种无处不在的活泼。

其次,八大的荷花图有一种禅意。丁家桐在《八大山人画传》构拟了八大在耕香书院里的一段对话:

老和尚问:“何处来?”

朱耷答:“苦海来。”

“哪里去?”

“去清净地。”

老和尚微微睁开眼,看了看年轻人:“清净地也是极苦地。”

朱耷沉吟半晌:“心地光明,无苦无甜,苦也是甜。”

八大的荷花图正是表现了这种光明灵动、无苦无甜、苦也是甜的人生思考和美学意境。

最后,八大的荷花图中喷发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与思考、人的尊严,有一种生命的意象和生活的理想。朱良志先生认为:八大山人的画就像《金刚经》一样,荡尽人间的烟尘,刊落世界的浮华,直接切入到人生命的真实世界。朱良志先生说他在研究八大山人的时候,有一个抹不去的影像,那就是一个生活在污泥中的人做着清洁的梦。这话概括得十分准确、十分传神。

八大山人的一生,经历了长期的追捕、追杀、躲藏、逃禅,走过了无数沟沟坎坎,看够了人世间的冷漠隔膜,但一直在呼唤着心灵间的温情关爱,向往纯洁清净的世界。到了晚年,八大山人还把自己的住所取名为“在芙山房”“何园”。“芙”者,“芙蓉”“荷花”也。“何”者,“荷”也。“何园”就是“荷园”。八大山人就是想“在芙蓉国”,“在荷花园”,成为一位“荷园主人”。当然,“何”者,也有“何处”的意思。八大山人用“何园”发出了他向往的那个无上清凉世界究竟在何处的呼喊,表达了他对荷花那种清静世界的向往。

八大山人一生都在寻找“荷园”这样一个摇曳多姿的“自在的场头”,这样一个气韵生动的“清凉的世界”。他要装点出满满一个世界的荷花清香。

那是他的旷世梦幻。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荷花翠鸟图轴》的平和与清新

《荷花翠鸟图轴》 纸本墨笔 

纵32.5厘米 横26厘米 

中国美术学院藏《八大山人全集》第1册第190页

这幅《荷花翠鸟图轴》的底部,不是那漂在水面的田田浮萍,也不是尖角才露的清新小荷,而是一片厚厚的、大大的荷叶,浓墨重笔、铺天盖水,从这一片荷叶中,可以想象出那满园、满塘、满世界的无边无尽的荷叶,从这一片荷叶中,可以想象出那虫鸣蛙叫的盛夏。

然后,从这一片密密厚厚的荷叶中,或直或斜地穿插出几根长长的芦苇秆。厚重宽大的底部荷叶,靠这几根细细的芦苇荷梗,托起的竟是一片朗朗天空,这种块与线的组合,浓墨与湿笔的变化,荷叶与苇秆的搭配,竟然构建出一个宁静而空阔的水面空间,营造出一个寂静而清新的生存环境。八大山人的表现力真让人惊叹和赞叹。

尤为亮眼的是,那根芦苇斜斜地、悠悠地一路上来,伸到画面中间,竟然顶出一只可爱的翠鸟。虽然,在这个空阔无边、寂静无声的世界里,这样一只小鸟就这么孤零零地立在细细的芦苇秆顶端,但它也不管这空阔的世界是不是有好的景致,它也不看这宁静的水面是不是有潜在的危机,它低着头,闭着眼,伸着长长的嘴巴,怡然自得,旁若无人,好像在养神,似乎在冥想。

这幅作品的题款和印章也很有讲究,它不盖在右上角,也不钤在左下部,你看,在画面正中间,在几根线条分割的空间里,有一题款“八大山人画”,还钤有一枚“八还”的朱文长方形印。

这幅《荷花翠鸟图轴》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是物象不多,但组合与构图精妙绝伦,配物绘景出神入化,用极少的笔墨表现出极生动的事物与极复杂的意象。他把倪云林的简约疏宕、王蒙的清明华滋推向了一个更加纯正、更加酣畅的高度。

其次是手笔宏大,意境空阔。虽然摄取的是一个小角度,绘画的是一个小场景,一只小翠鸟,一种细微的神态,却给人一种大场面,大情怀,大视野,用笔用墨,放任恣纵,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画外有画,画外有情,让人从小小的画面联想到无限的空间。

三是整个画面有一种节奏和韵味。细微细节的刻画上,欲扬先抑,含而不露。意境的构思上,能大开大合,纵横捭阖,于豪放中有温雅,于单纯中有含蓄,张弛起伏,妙趣天成。你看,这只小鸟孤零零地立于高高的危芦之上,处于空空的世界之中,却那么悠闲、自在、自如,特别有趣的是,八大山人还似乎不经意地从她的身后升起一根长长的苇秆,又枯笔拖扫,在她的头上撑起一片宽宽的叶子,就像是为她举起一面旗帜,又像是为她撑起一个华盖,这是礼赞,这是颂歌。

四是笔墨清新,洒脱自如。八大山人的画作中,看不到那种咬牙切齿、青筋毕露、精心营造、刻意为之的痕迹,苍劲圆秀,清逸横生,情感自然流露,天机自然呈现。

BUYUCHAN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鱼乐图轴》里的小生命与大空间

图 1.《鱼乐图轴》 纸本墨笔 

纵 134.5 厘米 横 60.6 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八大山人全集》第4册第780页

这幅《鱼乐图轴》(图1),作于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八大山人时年71岁。此画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如何欣赏此画呢?

一是看他构图布局。《鱼乐图轴》的构图,整体成对角构置,上下有两座石崖,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一远一近,上边那块从左边凌空斜出,雄浑朴茂,下边那块奇险幽涩,嶙怪古拙。 

在画面右上方的空白处,有题款“柔兆”“八大山人”,还钤有“可得神仙”的白文方形印和“八大山人”的白文方形印。

二是看他描绘物象。先看他画山。用笔用墨无不精到传神。此画之中,下部的怪石用笔沉稳多变,且墨气淋漓,秀润内含,具有深长的金石意味。画中上部的怪石则相反,乃一笔勾画而成,中锋取势,一气呵成,行笔矫如游龙,苍劲有力,展现了八大山人极其浓厚的书法功力。

再看他画水,虽然石崖占据了大部分画面,但石崖之间留出的空白,却展示出一片更大的水面,水天一色,云雾浩瀚,空空如也似无形,可高山深谷无底,水天空荡无边,天山云雾都隐现在空白之中,简洁凝练,意蕴丰富,达到了“画留一分空,生气随之发”的空灵境界。

最为精彩的,还在于八大山人画鱼。这幅画上,两石之间,水面之中,有七条灵动活泼的小鱼游荡其间。虽然山崖极其大,游鱼极其小,而那两块大面的石崖却使得小鱼尤为突出抢眼,人们第一眼就被小鱼吸引过去。鱼儿虽小,却占据了画面的中心,耐人寻味。石崖之间的大片水面远接天边,小鱼翔游其间,生机活泼,情趣无限。(图 2)

图 2.《鱼乐图轴》局部 1

三是看他调动观画者的想象力。八大山人善于调动观画者的潜能,在观画者的积极参与下,拓展出极其广阔的想象空间。比如,这幅画,画了山,画了鱼,并没有画水,但我们却一眼就能看到水;两座石崖矗立对峙,狭窄仄逼,我们感觉到了水的深度,感觉到了水的开阔,真是不着一笔而气象万千。

四是他善于运用对比手法。这幅画的石之大与鱼之小、山之高与水之低、物之近而天之远、山之静与鱼之动,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对照,在对比对照下,大山尤显其大,小鱼却不显其小,反而特别抢眼,灵动,传神。特别是山和水,鱼和水的并列对比,更让人瞭望到空间的广阔无限,享受到时间的亘古久远,感觉到意境的雄浑高古。(图 3)

图 3.《鱼乐图轴》局部 2

五是他长于大胆剪裁。善于以最少的笔墨绘出内容最丰富的画面,笔墨处理清脱洗练,弃杂取精,以神取形,以意舍形,言简意赅。八大山人的笔墨无多,削尽冗繁,以一当十,而气势磅礴,姿态非凡。

六是他观察事物精细入微。用笔细腻如发丝,那小鱼尤为精细传神。有些论者只是粗粗一看,还以为只有二三尾小鱼,其实是七条。你看,图 2 处两条,图 3 处四条,图 4 处还有一条,一共 7 条。

图 4.《鱼乐图轴》局部 3

而如此精粹极工的笔墨,却是无意为之,涉事而为,极其洒脱。你看那鱼儿虽小,放大来看,一笔带过,一挥而就,却是神龙活现,气韵生动。

BUYUCHAN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八大山人这只不合作的鸟

这只鸟是八大山人《杂画卷》的局部(图1)。《杂画卷》的全貌以及这只鸟在全图中的位置,请见图2:

图1 《杂画卷》局部

《杂画卷》作于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八大山人68岁。是他晚年成熟期的精品。想想看,这幅画长近5米。那么,八大山人在这么长的一幅长卷上画了些什么呢?

图2 《杂画卷》 纸本墨笔 纵26厘米 横471厘米

这幅长卷的卷首,钤有“蒍艾”一印。(图 4)

再看这幅长卷的末尾,八大山人有落款(图 3):

“昭阳大梁之重九日画八大山人”。

图4 “蔿艾”印

图3 《杂画卷》末尾

“昭阳大梁之重九日画”是什么意思呢?“昭阳”为十干中“癸”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大梁”为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酉”,是为癸酉年。“重九日”就是农历九月初九,因含两个九,俗称重阳。因此,这个落款是说此画画于1693年(癸酉)九月初九,但八大山人绝不会用清皇帝的年号(康熙三十二年),也不愿用天干地支,就用了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这幅长卷的末尾还钤有“可得神仙”(图5)、“八大山人”(图6)二印。八大的艺术总是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这幅作品十分传神而含蓄地表现了八大山人孤独幽愤的心境:一只孤鸟孤零零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就像在闹别扭,在和整个世界不合作,过不去。

图5 “可得神仙”印

图6 “八大山人”印

这只鸟的形象很怪,扭着一个不屈的头,缩着一个倔强的颈,弓着一个紧绷的背,郁结着一口永远也喘不了的深长之气;动态也怪,紧藏着一条收缩之腿,另一细细的足负荷着全部沉重的身躯,像紧压的弹簧;神情也怪,半颗眼珠几乎挤近脑门,大片眼白,眼前的世界一片漠然。它翻着白眼,像是告诉人说:我虽然有翅不能飞,有嘴不能鸣,怨气塞满腔,梗着脖子不投降。

这只鸟的笔墨非常美,凡嘴、眼、足勾勒极尽凝重、紧劲笔致,头、胸、翅羽水墨处尽氤氲灵变韵致;墨色淡处如冰,浓处如烟,浓淡交融里逼出的眼白,浑如夜空乌云间的漏月。

这只鸟在构图上,与此意境相应,鸟禽被安排在一块没有花草的傲然顽石上,独与“空”来往。但是,纵观全幅作品,可看出另外一番意思。这幅《杂画卷》上一共有三只鸟,别看卷中的这只孤鸟,气鼓鼓、憋憋屈屈的,可这幅长卷一开卷,就是两只温馨、亲密的小鸟:

八大山人的画有一个特点,如果画的是一只鸟,那么,这只鸟的眼神、体态、站姿,都是怒目金刚式的,或愤世嫉俗式的,表现的是对环境的不满、不屑,可一旦是两只鸟,那这两只鸟之间多半是温情脉脉,相见语依依,它们在严酷的环境下展现的是抱团取暖,相濡以沫。(图 7)

图7 《杂画卷》里的两只鸟

但是,不管是这一只孤独愤懑的鸟,还是那两只相语依依的鸟,八大山人对这个环境都是不搭理、不合作的,是格格不入的。面对清王朝野蛮的军事行动、血腥的残暴杀戮、严酷的政治迫害、高压的文化政策,八大山人手无杀鸡之力,更无武力抗清之行,是弱小无力、微不足道的,但他为自己构筑起了一个价值世界和精神家园,他的内心是强大的,他的操守是坚定的,他的价值追求是向上向善的。在明清交替的这个历史转折当口,八大山人在不能改变历史、左右世界的时候,坚守了自己的人格、操守和价值,这既是中国文人的文化传统,也是八大山人受人尊重的精神所在。

总之,八大山人的这只鸟,表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了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姿态、情绪和立场,更表现出中国文人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和内在精神。

不  语  禅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八大山人绘画欣赏

《渴笔山水册》之一


《猫》


《杂画册》之猫1684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耄耋图》


《猫石图》

《猫石图》


《猫石花卉图》局部



 八大山人 蜷猫图


八大山人《猫石图》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八大山人《耄耋图》

八大山人《猫》

八大山人 卧猫

八大山人 猫石图


朱耷,牛石慧 猫雀树石

八大山人《蕉荫猫石图》

八大山人《耄耋图》

八大山人 猫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引首【释文】安晚。少文反所游履,图之于室,此志也。甲戌夏至退翁先生属书 八大山人 【钤】黄竹园(白文方形印)八大山人(白文方形印)

瓶花 【花押】个相如吃【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玉兰 【款】 八大山人 【钤】禊堂(白文长方形印)

山水 【题识】向者约南登,往复宗公子。荆巫水一斛,已涉图画里。八大山人画并题【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竹石 【款】 八大山人【钤】个相如吃(白文方形印)

 鳜鱼 【题识】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河。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八大山人画并题 【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禊堂(白文长方形印)

鸟石 【款】黄竹园画 八大山人【钤】黄竹园(白文方形印)

荷花 【花押】个相如吃【钤】在芙山房(白文方形印)

猫 【题识】林公不二门,出入王与许。如公《法华》疏,象喻者笼虎。八大山人题【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荷花小鸟 【花押】个相如吃【钤】在芙(白文长方形印)

 葡萄 【花押】个相如吃 【钤】艾(朱文长方形印

小鱼 【题识】到此偏怜憔悴人,缘何花下两三旬。定昆明在鱼儿放,木芍药开金马春。八大山人画并题【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巨石 【题识】闻君善吹笛,已是无踪迹。乘舟上车去,一听主与客。八大山人题【钤】可得神仙(白文方形印)

瓜鼠 【款】黄竹园画 八大山人【钤】可得神仙(白文方形印)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花 【花押】 三月十九日 【款】 八大山人【钤】个相如吃(白文方形印)

芙蓉 【花押】个相如吃【钤】忝鸥兹(朱文长方形印)

水仙 【款】拾得【钤】何园(朱文方形印)

双禽 【花押】个相如吃 【钤】艾(朱文长方形印)

水仙 【花押】个相如吃【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书法【钤】在芙山房(白文方形印) 八大山人(白文方形印)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鉴藏印】 武林袁氏春圃珍藏印泥门宝秘

鹌鹑 【题识】竟作一日谈,胸怀若雄雌。黄金并白日,都负五坊儿。甲戌重阳八大山人画并题【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山水 【题识】蓬莱水清浅。为退翁先生写 壬午一阳之日拾得 【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拾得(白文长方形印)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行楷臨《興福寺半截碑》 (冊 ・廿頁)

 行草書白居易《北窗三友詩》 (三頁)


行草書臨黃道周尺牘 (兩冊頁)

一函两册

超大8开

高清彩印

天津人美正版图书

原价880,优惠价558




草書耿湋《題清源寺詩》 (軸)


 行楷書《臨河集序》 (冊頁)


 行楷節錄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 (冊頁)


 行楷書孫逖《奉和李右相中書壁畫山水詩》 (冊頁)


行楷書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詩》 (冊頁)


 行楷書張九齡《題畫山水障詩》 (冊頁)


行楷臨王寵書閻防《夕次鹿門山作詩》 (冊頁)


 行楷書曾鞏《山水屏詩》 (冊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苦禅 | 我一生最佩服八大山人的章法
八大山人:癫狂中燃烧的辉煌(附八大山人绘画全集160幅)
恽寿平的命是苦的,画却是美的(附没骨花鸟画高清百幅)
潘天寿写意花鸟100副
写意花鸟如何入门?(附高清写意花鸟300幅合集)
萧朗谈艺:怎样才能使你的画有意境?(附萧朗作品全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