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知识」得了糖尿病会有生命危险么? 刘沛敏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作者:刘沛敏

    得了糖尿病会有生命危险么?

    但也有些人似乎每天都提心吊胆地生活,怀疑自己是不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那么,得了糖尿病真的很可怕吗?

    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吗?

    今天就让沛敏带着大家了解其中的真相!



    其实真正可怕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遍及全身,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下面这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真的很可怕!


    糖尿病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


    糖尿病可导致糖尿病肾病,是终未期肾病的首要原因。


    糖尿病可导致外周血管病变,是非创伤性下肢截肢手术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可使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增加2-4倍。


    糖尿病可到自己糖尿病可导致心血管病变。

    67岁的老张患糖尿病快10年了,平时血糖控制地马马虎虎,偶尔高一点也不当回事。

    上周六,老张和几个朋友聚会,酒过三巡后,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大汗淋漓的症状,

    朋友拨打“120”送到医院,一查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凶险。

    经过医生全力抢救,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

    老张的朋友们都纳闷,说除了血糖高,没听说老张心脏有什么毛病啊,怎么还突然心梗了呢?

    其实,有很多像老张这样的糖尿病患者,起初以为仅仅是其他部位的病变,到医院就诊后才知道,其实“病根”在糖尿病上。

    像老张这样的心血管疾病就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而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远远不止这一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高血糖对心脏的损害就相当于患者得过一次心梗,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跟心梗患者再次复发的风险差不多。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猝死的风险远远高于普通患者。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心血管风险,容易发生猝死。

    固然有疾病自身的内在原因,但也与某些诱因有关。

    如果临床上能够注意并避免这些诱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少猝死的发生。这些诱因:

    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

    1

    低血糖发生时,患者一般会出现心悸、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手足颤抖、神志改变等症状,

    但是老年人低血糖症状往往不典型甚至没有自觉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识别起来相对困难,而如果低血糖发生在夜间,就更难被察觉。

    低血糖发作可诱发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甚至心脏骤停,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夜间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凶险,可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因此,对这类患者的血糖控制要相对宽松,尽量避免岀现低血糖。

    最好在睡前适当加餐,并加强夜间的血糖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夜间低血糖。

    无痛性心梗:

    2

    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神经病变,对疼痛常不敏感,故无痛性心梗发生率较高。

    患者发生心梗时常无心前区疼痛,仅有恶心、呕吐、胸闷、心律不齐,由于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错失最佳抢救时机,致使病情急转直下,导致猝死。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管是否有胸闷、胸痛等症状,都要定期进行心电图、24小时Holter等心脏相关检查,必要时可能还需要通过冠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

    当血糖高于13.9mmo/L的时候,更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大多数血糖在13.9-33.3mmoL,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腹痛,极度口渴、尿量明显增多并常伴有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大且伴有烂苹果味,面颊潮红,口唇樱红。

    后期病人严重缺水、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差、眼球松软下陷、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并发休克或心肾功能不全。

    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最终昏迷死亡。如果血糖更高,那么这些危险情况发生的更快,更严重。

    所以,针对这些急性并致命的并发症,糖尿病防控需要我们多手并抓。



    1.初诊患者可以使用胰岛素。

    什么症状也没有,但查血糖很高的人叫初诊患者,与口服药相比,早期用胰岛素,降糖效果更眀显。

    胰岛素是降糖最明确、最快的办法。

    2.糖尿病可引起心肌炎症和冠心病,患者须定期查心电图。

    当心电图无异常时,可每半年检查一次;

    当心电图有异常或伴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情况,应严密观察。

    3.如果患者大于40岁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蛋白尿等高危因素时,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防血栓。

    4.除了血糖要达标,血压和血脂也要达标。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达标值应是130/80mmhg。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更容易导致失明。

    糖友应减少高脂饮食,加强运动,根据病情选择锻炼方式,快走是最佳方式,此外,也可选择慢跑、骑脚踏车、游泳等。

    建议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

    5.早期糖尿病为了防止视网膜病变,每年都应检查眼底。

    眼底病变发展到Ⅲ期时,应每3至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

    6.预防肾脏并发症,糖友应该严格遵循低盐饮食,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

    一旦出现蛋白尿,就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还要保证充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须经常查尿常规或微量白蛋白尿,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复查。

    7.同时,糖尿病患者要爱护双脚,穿舒适透气性好的袜子和宽松的鞋,要用流动的水洗脚,防止霉菌进入裂口造成感染。

    总而言之,得了糖尿病,越早控制越好。

    只要糖尿病病人接受正规、持续的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重视定期监测和并发症筛查,就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享受和健康人一样的工作、生活。

    温馨提示

    在留言中输入:

    【在线问诊】
    【预约挂号】

    点击打开科室医生问诊与挂号链接

    或直接扫码咨询文章作者

    扫码咨询作者

    链接点击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二科 刘沛敏 

    配图: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种表现”说明糖尿病病情已恶化,看看你有吗?
警惕!具备这5种情况之一,属于重症糖尿病
糖尿病最怕血糖高?低了也不行,尤其不能低于这个血糖值!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血糖值多少代表糖尿病严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