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天地 | 积健为雄 | 剃头匠

🍁剃头匠

文:积健为雄 / 图源:堆糖

理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事,人人都需要理发,而且少则个把月一次,多则二三周一次,如有重大活动可能随时都需要修理。

理发的最大特点就是很难自己料理,即使勉强自己修剪,也是不标准,不标致,还得有人重新修整,才得以见人示人。

头发受之于父母,修理得整洁、舒适、好看,如同穿衣打扮一样,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父母的感恩。因此,理发的手艺不用担心失传,只是在不断地改进而已。但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修剪、梳理、清洁、美发等工序。老话说“有力长发,无力长甲”,头发长得快,说明身体好,理发也就要勤一些。习惯留短发,头发稍微长一点就会觉得很不自在,就会想到去理发。

过去在部队,穿衣戴帽都有条令规定,头发指甲也有修剪标准,还要经常检查军容风纪,理发也是比较勤的,有几次为了省事,干脆理光头。部队有专门的理发室,新战士入营,都要理发,一式平头短发,既省事又精神。理发室忙不过来,基层连队买了工具,工作人员学着给战士理发。时间长了,练习的机会多了,也就普遍会理发,十分钟一个,而且手艺都不赖。相互理发也是常事,从来不用为理发而操心、犯愁。

儿子从小到大,也都由我给他理发,至今还保留着他第一次剃下的胎发,黑亮柔软,装在一个玻璃瓶里收藏。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单位也有理发室,便宜又快捷。

三年前参加儿子婚礼,定制了一套西服。自从十多年前脱了制服,单位没有特别规定,穿衣着鞋便随意,也很少着正装。人靠衣装马靠鞍,穿衣随意马虎就少了精气神,难怪老岳母总是在背后说我像个打工的,可我从不搭理,依然如故。其实细想,每天早出晚归不就是不停地干活吗,也没时间讲究。

穿上合身的新衣,打上领带,又恢复了精神的模样。家里人前后左右地端详,都说不错,就是觉得头发得去修剪一下,于是便急吼吼地去找理发店。

可是,找了半天,附近没有理发店,只有一个台湾人开设的美容美发厅。时间紧,由不得多想,就请店长抓紧安排一位理发师。来自台湾的年轻女理发师来到跟前,安顿好座位,先让洗头,后开始修剪。从镜子里看到,理发师很敬业,动作麻利,专业又认真,只是不用传统的推子理,而是一层层地用小剪子剪,这样的理发我还真是头一回,美其名曰美发。修剪完,再洗头,吹干做造型,上油,喷定型水,一个时尚的发型很是耐看,但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一结账,打八折收取60块钱,一次就花掉在单位理发室一年的消费。女人说:“这还是很便宜的,我们做一次头发还不得好几百嘛,讲究一点要千余元。”难得一次“高消费”,又是儿子的终身大事,很快就平心静气,不再嘀咕。

儿子长大以后,开始爱美了,不再需要我理发。但他还是买了一套电动的理发工具,应急备用。偶尔,儿媳也会学着帮儿子修剪打理。

在晴朗的双休日,到菜市场购物,途径老小区的巷子,五六个人一边闲聊,一边依次请一位老师傅理发。我会驻足观赏,有时看他闲着,也会凑上去理一次。他是传统理发师傅,旧时称剃头匠。

过去的剃头匠拿着一个小木盒,挨家挨户串门式的给每个家庭男人剃头,女人剪发。

木盒子盖板内侧镶嵌着一面镜子。里面装着几把推子、剪子、梳子、鬃毛刷子、剃刀,叠放整齐的白色围布和毛巾,还有一块尺把长的磨刀帆布。最稀罕的,老剃头匠都有一个光滑油亮的棕色竹筒子,里面是专门用于掏耳朵的精细工具。

小孩子头很好剃,也不费时。剃头匠给坐好的孩子围上白色围布,左手五指轻轻按着小孩子的头,右手拿着推子,“嚓—嚓—嚓”不一会儿就剃完。然后拿着鬃毛刷顺着头颈边用嘴吹气边刷去细短的落发,清理干净,洗头、擦干,再用小剪子修剪几下,梳理整齐,一个头就剃好了。剃头匠抖一抖围布,继续下一个。

大人剃头就讲究很多,除了推子剃发,还要剃刀修面、专用器具清理耳孔。剃头匠会让剃头的大人侧靠在一张躺椅上,朝着门外的阳光,先把耳朵里长出的毛发剪去,然后从竹筒里拿出细长的毛刷在耳孔里轻轻地旋转,用一细长的器具把耳屎慢慢地抠出来,还不时念念有词:“耳屎不少咧,是不是别人讲话听起来不是很清楚啊?”躺椅上的人闭着眼睛,很是享受,“嗯嗯”地回应。有时小孩子也会让剃头匠抠抠耳朵,痒痒的。

修面也是一个细活。剃头匠让顾客平躺在躺椅上,先用开水把毛巾泡热,拧去一部分水,把毛巾盖在顾客的脸上,然后用一个圆圆的柔柔的毛刷湿透蘸取肥皂,揭开顾客脸上的毛巾,涂在顾客脸上,脸上就有了些许泡沫。剃头匠就用剃刀顺着脸部表面轮廓自上而下地刮,特别专心,特别轻柔,刮到胡子拉碴处,就要把剃刀在那块已挂起来的帆布上下“噌噌”磨几下,来回反复,直到刮完。清洗后,顾客拍拍身,摸摸光滑的脸颊,一下子精神了许多,满脸充满喜色。

后来,剃头匠都开起了理发店,不再游走乡间。如今,传统的理发店也越来越少,剃头的工具也都是电动的,很少再见到手推子。

上个月,单位理发室的老师傅第二次退休了(退休后又反聘),他一一打招呼作别,打电话告诉老熟人。

以此同时,又来了几个年轻人。只是老师傅在的时候,不用说也不用问,坐下一刻钟就理完。年轻的理发师要让选择发型,留长还是修短,鬓角如何处理,时间就要更长一些。当然,不会有修面刮胡子等。耳朵里一撮毛始终弯弯曲曲守在耳门口,也挡住了外界的干扰。

♫. ♪~♬..♩

作者简介

积健为雄,又名雲石翁。赏彩练飞虹,游湛蓝大海,作诗文会友,写人生故事。出版《穿越时空的呓语》散文集。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剃头匠与鐾刀布
【盘点老行业之三】剃头匠
理发杂记
剃刀未老人已 ——古稀剃头匠一生的情怀
童年记忆——剃头
剃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