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莲 | 一个人的波澜壮阔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一个人的波澜壮阔
——对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物孙少平的认识
作者:青莲
编辑:强哥
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用了一周的零碎时间,在各种工作和家务之外。毫不隐瞒的说,初读农村,农民,土地,觉得那些小字就像高粱黑馍一样没有任何吸引力,不忍释卷是后来的事。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在主要人物介绍中,按孙少安,田润叶,孙少平,田晓霞的顺序做了简单勾勒。我不否认孙少安的对家庭、对村人的担当和真诚,更深爱他永远在跌倒之后敢于打起精神挺起脊梁再次把自己置于驾辕的位置,迎着生活和磨难。我更想捋捋孙少平,看他从少年到青年,从读书到劳动,在自己的梦想与现实的光景里,交替挣扎,从一个烂包光景的家庭里用读书打开了看世界看生活的眼睛,在这平凡的世界里熠熠生辉。冥冥中,他契合了我的精神追求,又高于我目前的精神尺寸,所以,对他的爱,更多的出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更高要求和期待。

窘迫中读书
在那个集体贫穷的年代里,大多数黄土高原的农民背着一个烂包的家庭大多没有供子女上学读书的魄力,孙少安在父亲的眼泪下用优异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高小生涯,13岁的肩膀与父亲一道抗起了老少三代的生活。正因为这个亲爱的大哥,少平才幸运的从石圪节上到了原西县,从初中上到了高中。尽管他破衣烂衫买不起半份丙菜,熬煎他的却不是吃苦,而是刚刚成长起来的青年的自尊,总使他最后一个才去食堂拿自己那两个黑面馍,然后偷偷跑到安静的地方把他们塞进自己永远也吃不饱的肚子里。
生活的熬煎没有让他退缩,读书一直是他高中生活的精神支柱。开始,他去县文化馆借书看,后来他和田晓霞一起看报,看《参考消息》,读《天安门诗抄》,讨论时事,他的精神世界也许就在这一天天的阅读中足够强大,帮他度过了初恋的低潮,帮他昂起了自卑的头,在“非洲”的队伍后面排着他的那两个黑面馍,不时的有“亚洲”队伍的同学为他定份黄面馍和一份乙菜,生活的窘迫已慢慢地在少平的心里失去了威胁,他获得了友谊,也获得了尊重。他利用休息时间给老师带孩子掏烟囱挣个零用钱,是老师给他鼓励和尊重,让他用劳动端庄自己的精神品质;班里集体劳动,他冒着生命危险在瓢泼大雨里跳进恣意疯长的洪水,救下那个常常与自己对立的同学侯玉英;他在毕业时用一个男子汉的善良和担当维护了一个给他的青春带来耻辱与伤害的郝红梅的名誉……一个在窘迫中读书的少年,渐渐在不堪的背景下活出了自己的独立个性,活出了一个男人将要顶天立地的前奏。
劳动中成长
在那个集体麻木的年代里,在一场场喧嚣的运动风潮里,纵使人人癫狂自失,他依然能够安之若素,持一种淡退与冷静,安静而清醒的生活着。
高中毕业,留城无门的农村娃,总免不了回村劳动的结局。幸运的是,少平可以在村小学做老师,除了可以挣工分,领公社每月六块钱的补助,为养家糊口做些贡献,为家里顶些账债,让少平满意的不是逃避了劳动,而是教书可以有时间读书看报。然而历史的车轮在不断的向前,刚教书的少平赶上了生产责任制,农村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政策解放了农民的手脚,农民热情高涨的在自家的责任田里没日没夜的操磨还嫌人手不够,很多娃娃已经被大人带到了山里劳动不在读书上学,村里的初中班几乎没了学生,他也就失去了教书这份既能挣工分又能看书的工作,不得不重新考虑以后的生活。
在父亲的支持下,他走黄原,开始了自己揽工汉的日子。由于做小工,白天背的石头扎烂脊背,晚上一身泥汗钻进那麦草上的破烂铺盖,领着最低级的小工费,行走在每一个日出日落……
他干活实诚。在每一处劳动的地方,都受到了雇主的尊重。他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劳动,才能让人获得尊重。
他待人真诚。一个揽工汉的工资挣得多么不易,他却为了正义和心头的善良用自己挣得所有积蓄在一个包工头的手里救下一个十三岁的少女,生活啊,永远那么无情,少平为此失去了这份不错的工作,重新颠簸在揽工汉为揽活而屈蹲的桥头,让他更意外和痛苦的是,自己千辛万苦救下的姑娘却在一个月后无知又无力的回到了那个工地,重新苟活在包工头的蹂躏之下……孙少平痛心疾首,又不得不在生活的风浪里继续熬煎着,他也懂得了生活和现实的残酷,人们心灵的麻痹,只有善良是挽救不了的。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静静的流过他青春奋斗的日子。
他上高中时有一套简单的牙具,但不能用,揽工汉是不刷牙的;他不洗脸,不换衣服,揽工汉是不讲究这些的;他拉屎不能擦屁股,揽工汉只用瓦片随便一抹;他更不能拿出自己包里借来的那本《牛虻》,揽工汉更不能识字……所有这些,都因为他要做揽工汉,就必须遵守,否则没人相信他会劳动,更没人雇他。可想,孙少平在揽工汉的日子里,没活的时候里多么心慌自己的一日三餐;而在有活的日子里,又将肩扛身受多大的屈辱与艰苦,活得是多么的蜷胳膊曲腿。他在不懈的追求生活,有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现实。可是,如愿的走出心爱的双水村,走到它以外的世界,看着自己用全力的拼搏回应着这个世界,听着自己内心的声音活着,又是多么惬意……
少平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昂扬的人格和精神世界让他的雇主对他念念不忘。终于,在这个好心人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一个采煤工人的资格。正式成为采煤工人其实也经历了他做揽工汉时没经历过的操磨,只不过,这一切很快过去了。
下井的日子里,饱尝了了煤炭工人井下作业的苦难与熬磨,他怀揣一颗负重的心,在那里默默历练,强大,最终茁壮为自己的太阳。他获得了他需要的钱,给父亲箍窑,供妹妹上学……在那个黑色的世界里,在那个一年也看不到几天太阳的矿区,无声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赤诚的劳动,在双水村那个他始终遥望的故乡建起了孙家的新生活的丰碑,他也学会了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赴清欢。
人处在默默奋斗的状态,精神就会从琐碎中升华。
爱情里成熟
孙少平的爱情归根结底是他自己的爱情,没有屈服于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的世俗观,但也不乏跌跌撞撞的曲折和多难。
高中时,郝红梅是一个和他同病相怜的女同学,他们因为贫穷而互相怜惜,有着在那个时期互相安慰和彼此鼓励的情义。无疑,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有个女同学,郝红梅,曾给孙少平带来生活的活力。郝红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有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观,她向往的丰衣足食孙少平这个穷小子是无法给予的,当然,她另选别人恋爱也受着那个年代和生活所迫,却给少平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他痛苦了很久。走出那段痛苦,无异于告别了一段人生,他别无选择的奔向最孤独的精神荒漠,以前他借书两个人读,现在一个人读,不消磨光阴,也不浪费青春。
田晓霞走进他的生活原本是个偶然,尽管他们有共同的爱好,他们喜欢读书,都那么善良,又在多次的活动中合作愉快,这些都是纯洁的友情。随着高中毕业的到来,还是会让他们有了各自的圈子。尤其小霞考上大学后,少平就不在与她通信,他确定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了。而她,也觉得少平失去教师的工作,精神境界会被小农意识的汪洋大海淹没……
而生活有时也厚爱这个多难的后生,黄原揽工期间,他遇上了她,一身揽工汉的行头让他难堪又不胜欣喜……
他们通过借书建立联系,小霞和他的感情在父亲的办公窑里渐渐的清晰,在古塔山,杜梨树见证着他们一天天成长起来的爱情。他们都是那个时代追求真理,追求公平和正义的热血青年,他们又都是面对实事有担当和同情心的善良青年,他们的灵魂是那么相似,他们的精神追求又是那么一致。她不嫌他是揽工汉,不惧成为一个掏炭男人的妻子,一颗高贵幽洁的心依然超尘拔俗,亭亭于祸患的考验与岁月的砥砺中,热情的爱着孙少平,给他勇气和力量,和他并肩而行。少平也为自己和田晓霞的社会背景和地位的悬殊而苦恼和不安,一个农民的儿子和一个地委书记的女儿,一个煤炭工人和一个省报记者,这两者的悬殊要怎样高洁的爱情才能跨过?这又叫人如何不自卑呢?田晓霞面对高干子弟的追求,始终忠于自己的心,而少平也因为爱,而找回了自信。煤炭工人有煤炭工人的骄傲。他在劳动里成长起来的人生一样丰实,在苦难中磨砺出的灵魂高昂着,藐视一切。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就像少安与润叶的爱情,便被那个时代给淹没了,因为社会背景的悬殊,孙少安在无语又无解的困境中按照自己的状态选择了婚姻。小霞在一次洪水中为救落水少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路遥先生在作品里借着外星人的口说:“某些生命达到了高度完美,精神就不在需要物质肉体,就好像是生活在纯粹的精神世界。”孙少平失去爱人的坚冰渐渐消融,在他的精神格局中沉默成另一种启示:
世界最高格的美,莫过于没有任何依附于指靠的美。它是海,兀自为自己蓝,是花,兀自为自己开,是光阴兀自为自己奔流,是生命,为生之本身的真义与尊严,兀自摇扬与葳蕤…….

作者简介
青莲:教书人,喜欢写字。安静生活,隐秘生长。

   我们的团队

主编:湛蓝
                            
排版编辑:绿腰   强哥  ETA
审稿编辑:童话  铜豌豆  一池萍安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配乐:罗晚词
稿费:湛蓝
总策划:深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与《平凡的世界》征文】祁亚平 |《平凡的世界》—— 普通劳动者之歌
荐书|《平凡的世界》
读书会︱18天读懂《平凡的世界》(上)
看了5遍《平凡的世界》后发现:人生的真相,是苦乐参半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集锦15篇)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