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晓红 | 广西游记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广西游记

作者:韩晓红 | 版式设计:强哥

2006年秋,我的孩子到广西桂林上大学,送他到学校后,在短暂停留中,游览了桂林和北海。带着对孩子的思念和对桂林、北海的美好印象,回到草原,写下了这些游记。2013年7月,孩子已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岁月如梭!

广西游记目录
 
1、绮丽的桂林
2、孤独的鱼
3、晨曦中的老人
4、摊煎饼的杨大姐
5、银滩,柔柔的
6、徒步丈量北海市
7、新疆的女孩儿
8、少女妈妈

 

绮丽的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能够说出这样话的人,一定是遍游了世界各地,不然怎么会用“天下”一词来凸显桂林的甲?我到过的地方不多,不知道天下都有什么样的美景,但是面对桂林的美还是觉得大自然对桂林是厚爱的。

奇峰异石是桂林给游客的普遍印象,而“重峦叠嶂”是桂林的山留给我的印象。那重重叠叠的山,让人有了眩目的感觉,近处的山拔地而起,远处的山挺拔俊秀、朦朦胧胧。

险峻的山上,是郁郁葱葱的绿,很多的植物都是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形态各异的山,让人有了充分展示想象力的机会,把不同部位的山观赏出了无数的故事来。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除了它的奇巧和险峻,还令人去遐想,地壳是怎么变动的,让后人能够来欣赏到这样的奇峰?如果地球上没有人类的存在,那再美的景物也是寂静的,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人来赞美它的奇异,来感叹它的巧。

因为山的高耸,整个桂林有了立体感。想极目远眺也不可能,山像画屏,矗立在我的眼前,看不到更远的地方。小时候读古诗,不明白古人们为什么要“登高”,站在地上看不就可以了吗?我们大草原,不用登高就可以看到很远很远,视力有多好就可以看多远。林立的山,让我明白了古人为什么要登高了,我也有了登高的欲望。不过,即便是登高一览众山小,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是没有穷尽的。

山,就在眼前。我询问当地的居民:你们都攀登过哪座山峰?他们笑我的好奇,说这样多的山,怎么能够攀登得过来?我又问,那你们最喜欢这里的哪座山峰?他们说,居住得久了,真的还不知道自己都喜欢哪座山了。哦,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了。我把周围目力所及的山仔细地看了看,真的也是不知道该喜欢哪座山峰了。也许,这就是这里的山的独特之处了吧。

顺着漓江乘船而行,感叹漓江的力量。是漓江见山穿山、见岭穿岭,还是漓江本身就是顺应山势而行?船在曲曲折折的漓江上缓缓而行,把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九马画山”使人生出几多奇思妙想,就想探知发现它的人。我问导游,是谁最早发现的这个大画屏?导游说,还没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呢,并说回去后要“研究研究”。我感谢他的诚实。想象力是很重要的,那一座座闪过眼前的山,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游客们都把自己的想象说了出来,而这些山在我的眼里,更像是把我们草原上的蒙古包、蘑菇放大了若干倍。

听导游说,过去漓江的水清澈见底。他的话让我对水有了注意。水的能见度不是很高,仅可隐约见到水中的水草。假如水仍然清澈见底,是不是就可以欣赏到水中的鱼儿了?不免生出几许遗憾来。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的责任啊。

有人说“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的山水的确是美,但是让她独占鳌头还真的不忍心呢。桂林的每一处山水都奇妙得很,它们都是我的梦中美景。阳朔的山水也美,和桂林的山水各有千秋,好比是左手和右手的关系。倒是那棵大榕树与众不同,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她的妩媚无与伦比。是她的生命力旺盛,还是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她?很想知道她在千年中都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怎样的坎坷。如果她也会说话,那她讲述给我们的一定是不为人知的千年故事,以及她的爱。默默地看着她,很想知道她的很多很多。或许,这是阳朔不同于桂林的地方吧。

《印象·刘三姐》把人带进了光与影的幻境中。是山水的秀美成就了姑娘和小伙子们载歌载舞的本领吗?梦幻般的画面,梦幻般的歌舞,在记忆中把那瞬间变成了永恒。这,让阳朔在人们的心里更多了几分眷恋。如果说自然的美使人赞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那姑娘和小伙子们的梦幻般的歌舞,则令人感叹天人合一的神奇了。

沿途拍摄了很多美景。整理这些图片,仿佛又重游桂林,重新和千年的大榕树来对话。不论是桂林,还是阳朔,都成为我记忆中的宝贵资源,不虚此行。可惜我的笔力不济,否则也会有传世之作问世的。现在,仅仅是一些杂感。

 

孤独的鱼

海底世界因为生命的多彩而精彩。

曾经,特别向往也能够像鱼类一样,在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畅游,去亲身感受海洋的浩瀚与博大。即便不能够实现,亲自看一看也是享受啊。

在桂林的那几日,“海底世界博物馆”旅游景点引起我的兴趣。于是,和孩子一同前往观赏。

我们去的时候,游客寥寥。一处清洁的开放式院落,石板铺就的甬道把我们引到了“海底世界”的展厅。幽暗的展厅,清凉而寂静,一条通道的两边,是镶嵌在像电视屏幕一样的玻璃墙里鱼缸中的鱼类。 

生活在草原上的我们,仅仅见过商场里小规模经营的鱼类,鱼的种类很少、很单调。眼前的鱼类,几乎涵盖了海洋里所有的生命。有的鱼缸里有比较多的鱼,有的只有一条鱼或是一只龟。顺着通道漫游,我和孩子不时地交谈着,谈论着感受,如同置身于海底。只是没有浪花的亲吻,也没有身体接触海水的柔情,任思绪畅游而已。这,已足够令人舒畅。

“海底世界”里种类繁多的鱼类,使我和孩子感到新奇。在静谧的氛围中,我们走到了展厅的尽头,返身向回转。在这时,突然有了孤独的感觉,那是一条独自在鱼缸里一动不动的大约一米长的鱼传递给我们的。它静静地潜在不足一米长的鱼缸里,身体弯曲着,没有动人的游动身姿,让人看不出有活生生的生命迹象。我和孩子把手贴在鱼缸上,它不像别的鱼缸里那些机灵的小鱼那么活跃,像睡着了似的,只有肚子在轻微地动,不仔细看是发现不了。我们看它很久也没有别的反应,它用“孤独”来向我们表示它的存在。孩子问我:“没有伙伴的它是不是感到很孤独?”我握紧他的手,怅然地走出了展馆。

我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报道,是对人的耐孤独的试验。有个身心都特别健康的志愿者,自愿深入地下室,通过一条电话线与外界沟通。地下室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不同的是不能与外界接触。这个心理医生开始时感到由衷的快乐,因为可以安心休息,没有人来打扰,可以随意看各类报刊,可以自由看精彩的电视节目 ,可以随心所欲地和他人通电话,总之,是那么地自由。当实验进行到中途时,尽管他一向认为自己的心理是健康的,不会像前几个实验者那样很快地回到地面上,去和阳光拥抱,去和家人团聚。但他出现了怀疑:“这样的实验是不是人为地设计了陷阱要来抛弃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孤独感空前地强烈,甚至出现了幻觉,以为这就是陷阱。当他坚持到第76天时,再也忍受不住了,拨打了请求结束试验的电话,离开了曾经让他感觉舒适、自由的地下室。那一刻,他说:“即使见到一个和我素不相识的人,也感觉是见到了我的亲人一样。若再不回到你们中间来,我会疯掉的。”可见,孤独是多么疯狂的杀手。

那么,那条独自在鱼缸中的鱼呢?它也一定是倍感孤独的吧?尽管它没有人类的语言,它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那么的无助,它用几乎静止的生存状态使我们感受到了它孤独的存在着。只是不知道它会不会疯掉。

“海底世界博物馆”设计得很精彩,各种深海鱼把它们在海洋深处的世界浓缩到了那些小小的鱼缸里。那里,安静,没有汹涌澎湃的海浪,没有竞争,可以享受展馆定时配送的食物,它们与世无争地活着,仅仅是活着,用自己的孤独向世人展示海底的精彩,让世人通过幻想,去联想海洋的博大与浩瀚。那么,它们的孤独呢?有什么人来关注过吗?独自生活在鱼缸里的鱼,在那个“海底世界”还有很多。

整个“海底世界博物馆”,在宏观上看它,精彩纷呈,各种鱼类尽收眼底;从微观的角度来审视,每个个体是那么地孤独,没有精彩可言。这个“海底世界”令我产生特别复杂的情感,我经常想,假如那个大展厅把海洋的各种生命拍摄成电影,然后进行滚动播放,让游客以这样的方式来了解海洋生命的神奇,感受生命的精彩,去思考海洋的博大与浩瀚,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晨曦中的老人

下榻的饭店附近,不知道是谁家养的鸡,天还刚蒙蒙亮,它就“喔喔喔”地啼鸣了,把沉睡中的我唤醒。

出了饭店,沿街行走,发现我是早起的人,桂林市还在沉睡中。清新的空气让人记住了这座城市的气味,都说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气味,我有了体会。

马路上有很少的人,我慢慢地走着,无目的地看着朦胧的建筑物,它们都很模糊。天空的蓝色还很深,像数滴蓝墨水洒在了水中。行走到一座桥上,看着桥下的漓江水默默地流淌着,我问它:“漓江的水,你是从不休息的吧?”江水不理会我的话,依旧潺潺地向着它的目的地奔去。

朦胧中,看到桥的那端有个人影,像挑着一副担子,缓缓地从远处向我的方向走来。小巧的影子似剪影,引起了我的注意。是谁这样早就挑担而行?影子停在了离我不到两米处,在休息。可以看得出,是一位女性。她用手锤打着腰,伴有轻微的咳嗽声。

我向她走去。

我的出现让她停止捶打,并准备走。这是一位老人。

我问她:“这样早,您要到哪里?”老人用手一指前面,喘息着说:“就到附近去给人送菜去。”我说:“我也会挑担,正好也到那里去,可以允许我来挑担吗?”不知道是老人真的累了,还是看我很温和,或者是根本就不设防,她同意由我来挑担。

老人的担子是用两块木版做成的,上面有一些蔬菜。我弯腰挑了起来,感觉重量有三十多斤。老人在我的身边默默地走着,没有一句话。我问老人:“从什么地方来?走了几里路了?”老人平静地说:“已经走了20多里的山路了。”老人的话让我吃惊不小:“20里的山路,得走多久?”老人说:“已经习惯了,天天都是这样走的。”

老人的个子不高,仅及我的肩膀。花白的头发让人不知道她的年龄。于是我问老人:“高寿?”老人笑了,说:“68岁了。”啊呀,这样的年龄,还要起大早奔波几十里的山路!老人似乎知道了我想问她什么,就说:“家里的孩子们都大了,不用我再操心,就是老两口了,种植一些稻子和蔬菜。蔬菜多了,自己吃不了,就拿到市里来买,换点零花钱。”我说:“怎么不让孩子们来送?”老人轻轻地叹了口气,没有回答。片刻,她说:“人老了,就没有人喜欢了,自己的事自己做还是好。”我听出了老人的无奈。老人说:“五个儿女不和我要钱就是孝敬我了。老伴儿身体不好,天天得吃药,他在家看家,我每天来送菜。”我问:“每天这一担菜可以有多少钱的收入?”老人很高兴地说:“15元。”我的心跳有了停顿的感觉。

天色渐渐地明亮起来,我看到老人满脸的皱纹。谁说岁月无痕? 

我们没有再叙谈,老人几次要自己来挑担,被我拒绝了。我们走了大约30多分钟,到了她说的那家小饭店。老板对老人开玩笑地说:“今天怎么舍得雇人了?”老人笑呵呵地说:“是我家的亲戚。”老板没有检查菜,直接称量了重量,付了钱。他对我说:“这个老太太的菜很干净,质量也好,是不用检查的。”

老人小心翼翼地把钱揣在兜里,我们离开了老板。我对老人说:“让我和您一起吃早点好吗?”老人不好意思地说:“这怎么可以?”我说:“您比我母亲的年龄只小2岁,我请您不是应该的吗?”老人露出豁牙,笑着同意了。

老人不肯多吃,一个糖包子,一碗豆浆,让她显得很满足。看着老人慢慢地吃着,想着她还要走二十多里的山路,就包了一些糖包子和袋装的豆浆,放到了老人的担子里。老人突然擦开了眼泪。她说:“人老了,就爱流泪。”我理解老人的心,什么也没有说。

就要离开老人了,我递给她二百元钱,对老人说:“给大叔买药用吧。”老人楞了,随即抱住我的腰,失声而哭。 

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轻轻地拍打着老人的后背,用这种方式安抚着老人。老人停止了哭,说什么也不要。我说:“我不是您的亲戚吗?就像您的孩子一样呀。”老人抬头看了我良久,用袖头擦了擦眼泪,接过了钱,再次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到兜里,转身走了。

她几步一回头,我的泪随她渐渐远去的脚步声无声地流了下来。

络绎不绝的人们出现在大街小巷,有年轻人,有老人,也有挑担的人。他们或悠闲地漫步,或步履匆匆地挑担而行。那个晨曦中剪影一般的老人,就定格在了我的心里……

 

摊煎饼的杨大姐

桂林市火车站前,有很多的食品加工摊点。有卖烤肉串儿的,有卖花卷馒头的,也有卖稀粥豆浆的,还有摊煎饼的。他们都不吆喝,只是各自忙碌着,同时微笑着为顾客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清洁的环境,清洁的食品摊点,使游客放心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

在一个煎饼摊前,我看到摊煎饼的是一位五十开外的女士。她用勺子把面糊摊在煎饼锅上,用一个小筢子把面糊快速地摊成一张圆圆的薄饼,然后飞快地把一个鸡蛋磕碎后摊在圆圆的薄饼上,又刷上一层酱,再撒上食盐、葱花、香菜末,然后把一根油条放在中间,之后用小铲子把饼卷在一起,一份煎饼就成功了,全过程不超过两分钟。她如此熟练的动作让我有了购买的欲望。1.5元一份,经济实惠。当热乎乎的煎饼入口后,满口弥漫着浓香。我说:“您的手艺真不错啊。”她头都顾不得抬一下地继续摊着煎饼,随口说:“干了十多年了,熟练也是自然的了。”

顾客很多,我没有再打扰她,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当她忙碌完,暂时没有顾客时,擦了擦手,和我聊起来。她说:“你是来旅游的?什么地方的人?”我说:“内蒙古的,送孩子来读书。”她笑了,说:“太遥远了。”随即她又问:“是住在亲戚家还是住在饭店?”当我告诉她我住在饭店时,她发出了一连串儿的“啧啧”声,说:“怎么不去租房子住?桂林市的民房很便宜就可以租到,而且房子的条件都很好的。你每天住饭店的钱如果租房子可以租一个月呢。”

当她知道我只是做短暂停留时,说:“以后你若到桂林来看孩子,你就直接租房子,有临时的,特别实惠。”她热心地把她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我,说以后如果需要可以提前打电话给她,她会给我租一处很便宜的民房。

她说:“我女儿独自在北京打工,我知道出门在外的人的消费太大,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人人都能够相互帮助一下,那作用可就大了。”听到这里,我对她的热情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忘记是在什么刊物上读到过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帮助了别人,当被帮助的人表示感谢时,老人说不用感谢我,你只要把对我的感谢提供给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爱心传递下去,就是对我的最好的感谢。这个摊煎饼的大姐的一番话和举动,使我在那一刻想起了所读过的故事。她有独自在外谋生的女儿,她对她的牵挂是自然的;而她同时能够关心身处异乡的陌生人,令我对她产生了敬意。一个普通的女性,靠着自己的勤劳来生活着,还把爱心传递给他人,多么可贵啊!

她对我的感谢摆了摆手,笑着说:“谢什么呀,谁都会这么做的。”

我离开了继续忙碌起来的这个热心的大姐,在心里,我把她和桂林联系在一起,感觉桂林的风景美好,人也美好。

 

银滩,柔柔的

看海,我不是第一次;看广西的北海则是第一次。是“天下第一滩——银滩”,让我出现在了北海的大海面前。

银滩,顾名思义是银色的海滩,大约是因为海边的沙子洁白如银而得名吧。

“天下第一滩”这几个红色大字醒目地印刻在一块发黄的大石头上,吸引着游客的注意。印象中,海南的沙滩也很美,但是没有“第一滩”的称谓,可见北海人的“广告”意识很强。

沙滩与陆地的边缘处,是人工种植的热带树木,在微风中送来沙沙的响声,与海水拍岸的声音和谐奏鸣。银滩的滩涂不宽,像一条洁白的丝绸带沿海岸线飘向远方。细细的白沙,被海水冲出了很多波纹,游人在波纹上印出了或深或浅的足迹,让海滩多了几分情趣。各种小虫子在沙滩上钻出了许许多多的小洞,它们出出进进地忙碌着,让沙滩多了几分热闹。

赤足行走在沙滩上,仿佛踩在了丝绸上,脚底的感觉是柔柔的,心里的感觉也是柔柔的。海水是温暖的,给皮肤的感觉还是柔柔的。我的视力很好,但是望不到很远,因为天、海在不远处巧妙地衔接在了一起,我看到的是一条弧形的线。在我目力所及处的海域里,有几叶扁舟随波荡漾,那是供游客乘坐的小船。

天空的色彩和大海的色彩很接近,都是朦胧的蓝,因为天空布满了网状的薄云,蔚蓝的天空和湛蓝的大海没有出现在我的眼前。即便是这样,给我的感觉还是柔柔的。

坐在沙滩上,听涛声、赏美景、看游客,乐也。我所坐的地方,几千年前可曾有人坐过?那数千年后,是否也会有游客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来听涛声、赏美景、看游客?如果海洋可以让人像在草原上一样徒步行走,走向海洋的深处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大海也许会因为人们不能够徒步行走其间而多了很多的神秘吧。像草原,也很神秘,但是草原的神秘你可以一步步地通过双足的亲自丈量来发现,而大海的神秘则无法徒步用双足丈量来发现,多的是遐想了。

一位老人问我,是否愿意乘坐他的小船儿到海上一游?我说,更喜欢坐在这里来听涛声,来赏美景。老人不再坚持他的邀请。我和老人攀谈了起来,老人说,祖辈都是渔民,只有到了我这辈儿的后半辈子,日子才逐渐好了起来,到我儿子、孙子这辈就更好了。现在孩子们用自己家的油轮到公海上去捕鱼,都不让我再出海了,我就用这个小船挣点外快。听老人用愉悦的声音来讲述他的故事,我的心也为老人感到了愉悦。老人说,家里现在有10口人,都很勤劳,没有吃闲饭的。我笑问老人,您的收入可是自己支配?老人呵呵地笑着说,孩子们都不要我的钱,到了年底,他们还都给我和老伴儿“压岁钱”呢。哦,幸福的老人!老人说,我现在已经是70岁了,很知足了。有游客要乘坐老人的小船儿,老人停止了讲述挥手和我再见。

看到他脚步轻快地走向海边的小船,我的心像鼓满风的帆,随小船儿一起出海了。

我抓拍了一些美景,进入我镜头的有大海,有小船,有那个开心的老人,有踏浪的游客,也有奔腾的浪花,惟独没有我自己。我更喜欢把自己置身于镜头的外面,做一个欣赏者,让思绪永远是面对大海的,去遐想,去遨游……

银滩,柔柔的,像梦。

 

徒步丈量北海市

离开银滩,我要徒步走回市里。银滩的居民热心地告诉我,乘公共汽车,只要2元钱就可以到市里的。我告诉他们,我要沿途看风景的。谢过朴实的人们,我便沿着红砖铺就的人行道徒步而行了。

公路很宽阔,没有多少车辆。公路两边是婆娑作响的热带树木,我不知道树木的名字。有一种树的树干很有意思,像极了水泥电线杆,如果不是顶端处那摇曳的枝叶,还真的想看看是不是水泥做的呢。我问一位清洁工,怎么这树不像别的树木那么旺盛?她说,这树是从海南运过来的,有点水土不服。尽管如此,这种树还是很诱人的人。

很多没有看见过的树木在开花,有的是我们北方在家里盆栽的,现在才知道,原来它可以长得很高、很茂盛的。蜻蜓、蝴蝶也和我们草原上的有区别,个体特别的大,色彩特别的艳丽,及时把它们抢拍了下来,心里不免得意起来。

云彩很有趣儿,一小团儿、一小团儿的,有的云里有雨,有的则没有雨。那雨也不大,只有几滴的样子,落地片刻就干了。有风,不过植被把地表都覆盖了,所以没有起尘土。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情舒畅。

不同街区的树木是不同的,路灯也是不一样的。但是蝴蝶和蜻蜓可是没有变,依旧是大大的个体,鲜艳的色彩。空气是湿润的,所有的树木都是碧绿碧绿的,上面没有灰尘。

阳光下的小鸟都躲在了树丛中,享受着阴凉。顺着公路向远处望去,有很少的车辆往来其间。北海市给我的感觉是很安静的,这样的静是我所喜欢的。

北海市的建筑没有特别高耸的,临街的建筑都很新。街上也没有很多的人,商店里显得很安静。售货员说,以前来北海的游人特别的多,每天忙得很,现在只有在节假日里人会多一些。我问是什么原因游人减少了?她用了一句专业的话说,是大环境造成的。没有细究她所说的“大环境”是什么,看着稀疏的游客,感受到了售货员的清闲。

在闹市区,吸引我的是几部装饰独特的脚踏车“亮足车”,整齐划一的车里,有擦皮鞋的工具,擦鞋工们整齐地坐在式样一致的板凳上,等待生意的到来。我问其中一个孩子妈妈模样的人,这样一天可以挣多少钱?她说,好的时候可以有二十几元钱的收入。看着她熟练的擦鞋动作,很遗憾自己没有穿皮鞋来。

北海市里的街道不是很宽阔,但是都十分的清洁。炽热的阳光下面,清洁工不停地在打扫。我询问他们的收入状况,他们说,不高,也就是补贴家用。人力车的主人很有眼力,看见外地来的游客,立刻询问要去哪里,他们可以很快地送到,而且收费不高。我说,我要步行看看北海市里主要街道的风景。他们说,坐在人力车上也可以看的。我谢过他们的好意,继续去游览。

一位卖冷饮的阿姨问我,是不是从银滩来?我很惊讶,她笑着说,看你腿上还粘着白沙呢。哦,原来如此。我低头看挽起裤腿的小腿上粘满了白沙,不由得也随她笑了起来。喝了一碗她特制的冷饮,顿时凉爽起来。

她很喜欢交谈,她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来做点事给自己挣点零花钱。和她聊天感觉很愉快,当知道我是从内蒙古来的,就发出了惊讶的声音,随即就说,那可太遥远了,得花多少钱啊!热心的她,迅速递给我一碗冷饮,说是免费给我的,并说“能节约一点是一点”。看着满脸是汗水的她,我的心里更是热热的。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我记住了这个淳朴的阿姨。

很多豪华的轿车穿行在马路上,车主们享受着现代的豪华生活,风吹不着,日晒不着,雨淋不着;很多的人力车也穿梭在马路上,车夫们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奔波,他们汗流浃背,兜揽一单又一单的生意;天南地北的旅游者不惜重金地饱览山河的壮丽,那个卖冷饮的阿姨却为我“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步行了七个小时,也没有把北海市的大街小巷都看遍。走马观花了一番,有收获,有感慨,有无奈,有快乐。记住了很多的美景,也记住了很多的人,还记住了北海的恬静和整洁。

对了,北海的天空很蓝,云也很白。这点,很像我们锡林郭勒大草原……

 

新疆的女孩儿

她是我在步行看北海的途中偶然结识的。“北海土特产经销部”的招牌把我吸引了进去,除了售货员,就是我了。商店不太大,但是打理得很不错,只是顾客少而显得过于清静了。

一个戴着白边眼镜的姑娘很热情地问我准备买一些什么东西。我说,就是欣赏而已。她说,听您的普通话特别标准,是从外地来的吧?我说来自内蒙古。

她说她来自新疆。问她怎么来到了这里的,她叹口气说,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就想自己来谋生,以为这里赚钱很容易,就来了。谁知道,自己没有专长,工作不好找,找到的这份工作,工资每月只有几百元。想回家,得攒路费。我问她,那得攒多久?她说不知道,每月的工资除了吃、住、用,就剩不多了。她说,我很后悔不好好读书,也后悔没有听父母的话,我想家。她的泪从眼镜后面流了下来。她又说,我来到这里有半年了,第一次有机会和别人说说我的苦闷,说完了心里就舒服很多。我用话语安抚着这个年龄不大的孩子,她很快就又笑开了。

临别时,我把她的青春模样留到了我的相机里,并把我的邮箱地址告诉了她。对她说,回到家里以后给我写信来,然后我把相片传给她。她流着泪不停地点头。

离开了她,我的心很难受。那个攒钱准备路费要回家的女孩子,也成了北海游时留在我记忆中的人了(至今,她都没有和我取得联系。不知道她是否回到了让她思念的家。惦念了……)

 

少女妈妈

看到一个幼儿的上半个身体都悬在了外面,我不由得对抱小孩儿的人格外注意起来。

一个个子不高、满脸稚气的女孩子,面无表情地站在一堆西瓜旁边,那个幼儿就那样把半截身体悬在外面也没有让她有什么反应。

我停下脚步,走到她的面前,关切地对她说:“你怎么不好好抱孩子?小心把孩子的腰给闪了。”她仍然是没有多少表情地把孩子往怀里拢了拢。

我小心翼翼地问:“这是谁的小孩子?”

她懒懒地说:“是我的。”

啊?我很惊异。我问她:“你多大了?孩子多大?”

她有了一点笑容,说:“我已经是19岁了,孩子1岁了。”我的头晕了一下,回过神儿来又对她说:“这样的年龄正是读书的年龄啊。”

谁知道她突然气愤了起来,说:“我只上到小学3年级,我的爸妈就不让我读书,要供我的哥哥和弟弟读书。哥哥把书读得一塌糊涂,弟弟读书也是吊儿郎当。哥哥年龄大了,家里没有钱给他娶媳妇,父母就把我嫁了出去,给哥哥换媳妇、给弟弟交学费。”她的眼泪流了出来,我递给她面巾纸,她说:“不用。”随即熟练地抓起了孩子的衣服擦着泪。

看着这个少女妈妈,我的心是酸楚的。

我小心地问她:“丈夫是做什么的?”

她没精打采地说:“骑着三轮车收破烂废品。”哦,我无语。

片刻,我又问她:“是你家的西瓜吗?”

她的情绪好了起来,说:“是替别人看的摊儿,每月给我100元,还可以免费吃西瓜。”我的心扑腾、扑腾地乱跳了几下。

我岔开话题,说:“北海多美啊。”

她没有多少情趣地说:“弄个孩子,哪有心思去看什么美不美的。”她没有了同龄孩子的活泼。

我问她:“对今后有什么打算没有?”

她摇头说:“我没有文化,不知道该怎么打算。”

我的心再次酸酸的。

没有给她们母子照相,那个少女妈妈说:“我妈妈说了,照相多了,人的魂儿就丢得很快了。”(据她说,她的母亲年龄只有40岁。)

作者简介

韩晓红,女,供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工商行政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42万字的散文集《流动的记忆》。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子寒

顾问:蒋新民  清风明月  崔加荣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从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过往云烟

稿费:湛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海到南宁
岳阳到桂林、阳朔、北海、银滩、双高双动六日游
广西就是个坑,却让人甘愿沦陷!
从南宁出发,100块钱竟然能去这么多有吃有玩的地方!
龙江哥们儿的幸福时光
北海银滩乐趣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