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笑对青山曲未终

【成都专栏】

文:张中信

版式设计:湛蓝

图源:堆糖

成都书系列

   笑对青山曲未终   

——历代文人与成都之李调元

清代天府成都,继明代大学者杨慎之后,又出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爱好广泛,著述丰厚,堪称蜀中一代名儒。他就是名扬天下的巴蜀才子李调元。

李调元,生于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又号童山、蠢翁等,四川罗江(今德阳市)人。李调元自幼聪颖好学,五岁开始读书,从《四书》《五经》《尔雅》开始,很早便通晓经史百家。

他记忆力特好,读过的书大都能背诵。7岁即能属对、吟诗,所作《疏雨滴梧桐》,极受当时文人称赞。

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

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

19岁时,李调元参加罗江童子试,获第一名,成为黉门秀士。其父李化楠为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进士,他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聘请名师施瞻山等人为李调元兄弟授课;遍购古今书籍数万卷,任其翻检。长大后李调元又遍访名师,曾向诗人查梧冈学诗,向画家陆宙冲学画,他的领悟力极强,很快便掌握了绘画的技法神韵,精于水墨丹青,博得谐号“小李将军”。这样,李调元在慈父陶冶、名师教导下,发奋攻读,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文史知识。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李调元26岁,参加成都乡试,获第五名,为举人。30岁时,他参加会试,中进士第二名、御试第五名,选入一等,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李调元为人刚正,不畏权势,做官清廉,不愿攀结豪门权贵,因此在官场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坎坷。李调元从政伊始,在吏部任考功司主事兼文选司掌进的小官。职责是每日选百官履历升降循环簿签送至宫门,交给值日太监转呈皇帝御览。这个职位由于官职卑微,常常受太监欺辱。新任此职者,为求办事顺利,常行贿于太监。唯独李调元不理睬太监的索贿,太监因此怀恨在心,“每交簿,故迟不出”。还借故斥骂李调元迟误时刻。李调元愤而怒斥太监:“吾官虽小,乃朝廷委任,尔怎敢随意辱骂?”由此,闹得宫廷沸沸扬扬,幸有好心人出面斡旋,此事才不了了之。自此,太监们的行为虽有所收敛,李调元也由此与太监们结下了冤仇。

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李调元升迁文选司员外郎。两年后,因湖南巡抚公文措辞失当,他按规定不予画押,谁知却惹得权臣阿桂、舒赫德大发雷霆。在考察京官时,他们武断地为李调元批签“浮躁”的操行评语。乾隆帝在查询官吏表册时,见所列均为老迈之辈,独李调元年富力强。便询问吏部,李调元为何“浮躁”,答曰:“太过逞能。”乾隆闻听大笑,着即钦点李调元为吏部员外郎。是年八月,再升广东学政。李调元行前,乾隆特意召见,见其应对中肯,思路清晰,遂龙颜大悦,对其诫免有加。

到广东上任,李调元十分重视并发展各州县的教育事业,凡州府乡试,他都要亲临考场巡视,力图为国家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赢得了江南才俊们的一致颂扬。他们对李调元的才华也十分景仰,有一则故事可见一斑:调元与当地文人郊游时见一崖上刻有“半边崖”三字,崖下立碑,碑上字曰:“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同行解释说,这是宋代苏轼、黄庭坚和佛印三人同游此地,佛印为苏轼出的上联,苏轼对不上,只好请黄山谷刻碑于此。李调元笑着说,这联苏轼早已对好,于是信口吟诵:“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众人听罢,皆称赞不已。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李调元在广东任满回京,乾隆再次单独召见,一一询问广东总督、巡抚以下官事。李调元据实对答,不倚不偏,乾隆对此十分满意。次日,乾隆下诏李调元擢任直隶通永兵备道驻节通州。李调元积极发展河务、海防和屯田事业,还坚决进行肃匪、济贫与平反昭雪工作。他的一系列造福百姓、秉公执法、礼贤下士的举措,深受直隶民众的拥戴。

第二年,李调元奉旨护送一部《四库全书》去盛京(今沈阳市),由于途中遇雨,沾湿黄箱而获罪,旋被流放新疆伊犁。幸有纪晓岚等一干朝廷忠臣上书力保,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袁守侗出面为其喊冤,乾隆方才下令彻查此事。最终将其从流放途中召回,发回原籍,削职为民。经此变故,李调元深感仕途坎坷,凶吉莫测,决意退隐江湖,了此余生。

时人劝李调元设法复职,他以苏东坡诗作答“便从洛舍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来表明自己对官场无所留恋的心迹。在他的《小西湖看荷》诗作中,更可见他下决心与官场决裂,洁身自好,纵情山水的归隐志趣:

谁开玉镜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长羡鸳鸯清到底,一生受用藕花香。

当时,四川正值长期战乱之后,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书院少,学人少。江南地方的一些读书人甚至视四川为“边鄙”之地,连最崇敬苏轼的浙江人冯应榴来四川作主考时,也认为当时蜀中无人,故出了一道考题叫《井蛙赋》,讽刺四川考生都是井底之蛙。

李调元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有振兴四川文化的雄心壮志,因而他十分留意收集乡邦文献。《函海》就是他积平生心力,经过艰苦努力才编刻成的一部巨著。所以在他削职回乡时,仍然艰辛筹款把《函海》的刻版运回四川,竭尽千方修补,完成这部巨大丛书的编纂刊刻工作。

经过李调元精卫填海式的数十年艰辛努力,终于完成了包括一百六十三种著述在内的清代学术总构《函海》,并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得以公开印行问世。《函海》的收录规模在整个清代四川书籍中是最大的。更重要的,它所收入的书籍内容之全面,品味之高雅,也堪称全川收藏刻书之冠。

《函海》收录著述,内容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李调元自己的著述;二是明代大学者杨慎的著作;三是蜀人著作或有关巴蜀的文史著作;四是当时读书人应读又较为罕见的著作。这部著述是最早将杨慎的著作集中刊刻成书的成果之一,为后世研究杨慎提供了重要范本。至于巴蜀人著述或有关巴蜀的著述集中刊刻,不仅在四川古代文化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它与袁说友的《成都文类》和杨慎的《全蜀艺文志》可谓鼎足而三的重要文史读本。

李调元这一凝聚着毕生心血的旷世壮举,和他对发展四川文化的巨大贡献,赢得当世文坛以及后世学者的景仰。这部巨著的刊刻,使李调元成为学贯古今、博大精深的一代大学者。时人评论他的文章有苏东坡的神韵;其诗作师法王维、孟郊;而学术著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直追一代文学大家杨慎。

著名诗人袁枚晚年读到李调元寄赠的《函海》后,曾寄诗说:“正想其人如白玉,高吟大作似黄钟。童山集著山中业,《函海》书写海内宗。”曾任四川学政、对巴蜀文化极为熟悉的吴廷寿,在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赠李调元的七古长句中写道:“我来看遍蜀山春,蜀山尽入先生手。以楼函海胲函胸,开辟天地共长久。”他们的评点和赞美,代表了一代文人学士的心声。

李调元青年时代,其父李化楠在浙江任上为其遍购古今图书数万卷,均运回罗江老家,营造“万卷楼”以藏之,以备自己的子侄和邻近生员阅读。到李调元中进士为官后,更加扩大其规模,从外地购回许多珍贵古本、稀见图书,以充实馆藏。这样,“万卷楼”就成了西蜀藏书最丰富的所在。当时“万卷楼”实际藏书十万卷,堪与浙江“天一阁”媲美,人称“川西藏书第一家。”李调元有诗:“我家有楼东山北,万卷与山齐嵯峨。”这也是李调元振兴巴蜀文化又一历史贡献,他也因此而被称为“万卷楼主”。

李调元所造“万卷楼”珍藏典籍,是巴蜀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岂料,这一巨大文化宝库,竟毁于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四月的白莲教大起义中。当时,避难成都的李调元闻讯,悲痛欲绝。他为此写诗哭诉:

不使坟埋骨,偏教冢藏书。

焚如秦政虐,庄似陆浑居。

人火同宣谢,藜燃异石渠。

不如竟烧我,留我待何如?

“万卷楼”被焚后,李调元的精神受到了极大地打击。他从此变得郁郁寡欢,感觉人生生趣顿失。经此打击,李调元一病不起。病中,他自我吟咏:“我愿人到老,求天变作草。但留宿根在,严霜打不倒。”

官场蒙冤,人生失意。对一般人来说,要么颓废沉沦,要么隐居林泉。李调元回乡后,亲朋好友劝他买田置地,以图生财。他婉言谢绝:“方思披髪峨山顶,肯复羁身纹水滨。恁君寄语诸亲串,我岂求田问舍人。”与此同时,李调元却报国之心不减,毅然选择了著书立说,传播中华文化的通衢大道。

李调元晚年置身于“万卷楼”书海中专心读书和著述,除陆续撰写了《雨村诗话》《淡墨录》《新搜神记》等书外,还整理编辑了自己的诗集《童山诗集》和文集《童山文集》。李调元一生著述达五十多种,涉及经、史、音韵、文字、方言、地理、风俗、博物以及诗、词、曲、剧等各个方面。1995年,他的绝大部分著作,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赢得了全国学术界的充分肯定。

李调元对乡邦文化特别关注,一生喜欢旅游,尤其是在宦海沉浮之后,更寄意于山水遨游,因而在他的诗文中有大量记录巴蜀山水奇美的作品。如新都桂湖、杨升庵墓、诸葛亮八阵图等。他曾遍游成都名胜,并写有组章《成都杂诗》,记叙成都百花潭、万里桥、相如宅、扬雄墨池、支矶石、筹边楼、望江楼、碧鸡坊等风物史迹。他在《青羊宫》诗中,记叙了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开科取士的咄咄怪事:“文人怪事竟至此,二万秀才同日死。宫中笔砚堆如山,门外浣溪血成水。”他写当时成都的城市风貌,文笔清新:

春到城头花木饶,雨余始觉鸟声嚣。

旅人饭罢浑无事,闲上东门万里桥。

当世文坛对李调元诗作评价甚高。如朝鲜国使臣徐浩修言:

“乃执事之诗,则即以《皇华》篇观之,超脱沿袭之陋,一任淳雅之真,非唐非宋,独成执事之言,而若其格致之苍键,音韵之高洁,无心于山谷放翁,而自合于山谷放翁,亦可谓欧阳子之善学太史公。”

李调元对当时和后来川剧发展的贡献尤为重大,他戏曲论著《雨村曲话》《雨村剧话》中说:川剧兴于雍正,盛于乾隆。他提出“戏剧应该合乎人情,应该各自成体”。“剧者何?戏也。戏也,非戏也;非戏也,戏也”。此观点颇有辩证法,也可谓至理名言。他还亲自动手,将元人杂剧,明清的一批传奇剧本移植、改编成川剧,并搬上舞台。

回乡后,李调元聘请了江苏的昆曲教师,挑选了一批有艺术才能的少年,组织了一个“李家班”,由他亲自授课,对“伶童”进行严格的训练。这个“李家班”排练出了《比目鱼》《红梅记》《十五贯》等大型戏剧。这对于昆曲在四川的流传和四川戏剧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这正是:“天地古今一戏场,角色三百六十行。而今登台就变脸,为谁辛苦为谁忙?”

“著作留天壤,功名付太虚”。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代文豪李调元在成都罗纹江畔与世长辞,享年69岁。著名文学家姚鼐,史学家赵翼分别寄挽:“生前忠节似松凌傲霜雪,死后高风如日月照云天。”“遗世文章多史观,平生业绩旦千秋!”而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亦正如四川学政吴寿庭赠诗所言:“江山风月作主人。”

李调元的文艺创作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后世学者争论颇多,众说不一。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相同的:“乾嘉时代,考据学盛行,调元独树旗帜,探幽发微,与诗家袁枚、史学家赵翼,鼎立文坛,堪称大家。”

李调元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犹如一座丰厚的人文富矿,亟待有志之士发掘开采,以弘扬中华文明,建设和谐文化。掩卷此文,言犹未尽,权录李调元诗作结束语:

笑对青山曲未终,依栏闲看打鱼翁。

门前一住车如水,看破繁华总是空。

生涯酷似李空洞,投老闲居雩社中。

习气未除身尚健,自敲云板课歌童。

2014年9月于成都

成都书系列完整链接:

【成都专栏】张中信 | 成都书——安得广厦千万间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凤兮凤兮求其凰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长安不见使人愁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细雨骑驴入剑门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十四万人齐解甲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前不见古人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月高还上望夫楼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大江东去浪淘尽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滚滚长江东逝水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报国真愁将不儒

作者简介

张中信,字峰源,四川通江人,经济学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会长、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琴台文艺》执行主编。曾荣获“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出版《风流板板桥》《匪妻》《失语的村庄》《哦,野茶灞那些事儿》《成都书》等著作25。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四川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励。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 \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花黎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铜豌豆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叶儿   西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调元:清代四川的百科全书式学者
清代蜀中三才子与成都的不解之缘
【方志四川•历史名人】刘文传 ‖ 清代绵州李氏:一门四进士 兄弟三翰林(中)
巴蜀文化概述
最早的巴蜀舆地图:宋绘《蜀川胜概图》
四川苏氏举人名录(清代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