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赣鄱专栏 | 汪填金:说“饧糖”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汪填金*图:堆糖

鄱阳方言中的米糖,按读音叫“秦糖”,但按照书面语,究竟是个什么字,今天不少人关注了这件事。

友人说:秦糖,就是饴糖。

说得非常对!

《国语辞典》:“饴糖,一种软糖食品。为麦芽糖和糊精混合所制成的甜柔爽口的软糖。”

在中国,万物皆入药。所以,医籍对饴糖记载较多。

《中药大辞典》:饴糖,别名:饧(《方言》),胶饴(陶弘景),饧糖(孟诜),软糖(《蜀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饴糖,别名麦芽糖。

《本草纲目》:按刘熙《释名》云,餹之清者曰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饧。

《中华本草》:饴糖。别名饧糖。

字义找准了,出处也可靠,但读音相差太远。倒是“饧糖”,与“秦糖”韵相近,声有别。

扬雄《方言》称:“凡饴谓之饧,自关而东,陈、楚、宋、卫之通语也。”

这就对了,“饧糖”正是我们要找的本字。

鄱阳将正在熬制的流质麦芽糖叫“饧糖”(读音作秦糖),起锅做成圆饼,还叫“饧糖”,掺入芝麻凝合切片的叫“芝麻片”,掺入炒米的叫“冻米糖”,掺入爆米花的叫“爆花糖”,掺入少量芝麻切块的叫“窜糖”(未找到本字),掺入较多芝麻的叫“灌芯糖”。

小时候常常用鸡毛、鸡胗皮、牙膏皮等换糖,换糖担的男子,“零打碎敲”地“磕”一鼻屎大的糖屑子,也会高兴得不得了。

南方的糖担子,吸引人的是“丁丁磕”的金属板和小锤,北方卖饧人吹的却是箫。《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郑玄笺:“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也。”孔颖达疏:“其时卖饧之人吹箫以自表也。”宋人宋祁《寒食》诗:“草色引开盘马地,箫声催暖卖饧天。”可见北方人更加浪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建中汤中饴糖品种考释
中式点心VS西式甜品的用糖技巧
【盘点老行业之九十九】制作麦芽糖
【纯手工麦芽糖的做法步骤图,怎么做好吃】桃小妖之一朝风月
童年的记忆——调琼糖
此糖最补虚损,仲景用它做了一个千古名方,专治体虚之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