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蜀之地 | 武斌:为大渡河正名
 

【巴蜀之地】

文: 武斌

图源:堆糖


从地图上来看,岷江是长江的支流,大渡河是岷江的支流,大渡河理所当然属于长江的二级支流。其实大家端详一下地图,就会看出一些端倪:川西高原因为有了邛崃山,从而形成了西侧的大渡河和东边的岷江。而大渡河在乐山汇入岷江之前,又多了夹金山和大相岭,于是又多了一条青衣江。在乐山它们匍匐在乐山大佛前,从而成为一条河岷江,当然乐山大佛是唐朝中期才产生的序幕。从河源长度、流域面积统治力和流量来说,大渡河应该取代岷江成为主源,可事实并非如此。

大渡河,古时有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泸水、泸河、阳山江、 羊山江、中镇河、鱼通河、金川、铜河等称谓。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州久治县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经阿坝县于马尔康县境接纳梭磨河、绰斯甲河后称大金川,向南流经金川县、丹巴县,于丹巴县城东接纳小金川后始称大渡河,再经泸定县、石棉县转向东流,经汉源县、峨边县,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长1062公里。而岷江以出自高程3727米弓杠岭的东源为正源,东西两源汇合于虹桥关上游川主寺后,自北向南流经茂汶、汶川、都江堰市。穿过成都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再经青神、乐山、犍为,于宜宾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711公里。但岷江在到达乐山与大渡河、青衣江汇合时,全长595公里。从河源或河长来说,大渡河才是岷江的正源。

从流域面积统治力来说,大渡河亦可替代岷江成为主源。大渡河流域面积7.77万平方公里,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28条,1万平方公里的2条。而岷江(包括大渡河)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现在整个被称为岷江流域面积中大渡河就占了一半以上,其中还有一部分大渡河汇入岷江下游公共段,岷江几乎不可与大渡河同日而语。

从流量上来看,岷江在乐山与大渡河汇合之前的河口流量485立方米/秒,而大渡河在流入四川盆地之前的福禄镇,测得的多年平均流量1490立方米/秒,在乐山汇入岷江时那就更大了,因为它还继续接纳了临江河、峨眉河和青衣江等几条支流。可以想象,大渡河流量远远大于岷江。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大渡河着实很委屈!

委屈也只能咽下了,因为在明朝徐霞客以前,岷江还被称为长江的源头呢!长期以来,中国古人一直认为长江发源于川西高原的岷江,即《尚书·禹贡》记载的“岷山导江”之说,岷江南流入川滇交界地带后,与“支流”金沙江合流,再向东奔流入海。这种观念一直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旅游传记《徐霞客游记》中纠正后,才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不过,最早提出金沙江为长江正源的人并非徐霞客,而是《万里长江图》的作者章潢。章潢(1527年—1608年),字本清,号斗津,江西南昌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易学家、教育家。后世称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也是中国最早引入“外教”(利玛窦)的“校长”。《万里长江图》的图说部分还明确指出,长江的正源为金沙江,而非岷江。1641年,徐霞客溯金沙江而上,到川、青等地进行考察,发现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源,并写了《江源考》一书,推翻了过去“岷山导江”的错误说法,把长江的发源地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他未能找到长江的真正发源地。

这样,把大渡河看成岷江的支流就更加可以理解了。还是值得说明的是岷江主要流经四川盆地,滋养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人们认知它相对比大渡河多得多,所以一直被视为蜀地的母亲河。大渡河主要流经的是川西高原,人们对它的认知度极少,而且对天府粮仓的贡献很少,所以大渡河以岷江从属位置支流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今年我出差到丹巴县,看到县城宣传“大渡河畔第一城”,才知道大金川和小金川在我入驻的宾馆下汇合后,这条河才有大渡河之名。大金川和小金川因为沿河盛产金子,所以有“金川”之名。大渡河“铜河”之名也是沿河盛产铜的缘故,我在丹巴县一个铜矿考察时就得到印证。大渡河之名我确实不知如何而来,估计是“水流湍急、难以渡过”之意。可能也是因为这条河到丹巴才有大渡河之名,才使人们忽略它存在的实际意义,也是人们长期以来把它看成岷江支流的缘由吧。

这诸多的原因,让大渡河受尽委屈,只能充当岷江的支流。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大渡河自身,低调做事,让人们一再忽略其存在实际意义。大渡河与岷江隔着邛崃山,一部分都来自于邛崃山,不过一个是西坡一个是东坡,说不定它们在山中还来自同一个雪山,只是在流动过程中开始分道扬镳。最后它们又来到乐山又虔诚握手,一路欢声笑语牵手奔向长江。分开的时间久了点,相聚的时间短了点,问候的是分离之情,宗派的宿怨却无法消弭。恩恩怨怨,说不清的情仇。

我们只为大渡河喊声冤就可以了,科学家已经给它洗清冤尘,这得益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然我们从科学、客观的角度来讲,大渡河应为岷江正源,而岷江应为大渡河的支流。那么大渡河的长度1217公里,完全颠覆了人们心里认识。“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最终归于欢欢喜喜。大渡河留给我们深刻记忆的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兵败安顺场、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和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大渡河大峡谷雄奇险峻,堪称绝美。还有它的众多支流如康定河,气势一点也不输给大渡河。还有岷江,科学地说大渡河的支流,风情万种流过四川盆地。

2020年10月12日家中偶书

往期链接:

武斌 | 蒙山顶上茶

人物篇 | 武斌 | 秦代“一姐”巴清

武斌 | 诗歌

中秋征文 | 武斌 | 思念姑姑

【散文天地】 武斌 | 柳子湖畔

作者简介

武  斌

武  斌,1971年9月出生,男,汉族,山西省临猗县人,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固体地球物理理学博士,副总工程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首席物探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城市物探专家创新团队负责人。论文28篇,出版专著3本,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2项。担任十多个国家地勘基金物探项目负责人。2007年开始业余写作,2008年陆续在《地质勘查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大地文学》《运城日报》《中国矿业报》《华西都市报》《山西日报》《中国煤炭新闻网》《四川工人日报》等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近两百篇。有诗歌散文收入《中国短诗精选》《暮色中的城步》《微刊优秀作家作品》《黄浦江诗潮》《晋南有个孙吉村》《尘外那一池月光》《百城诗韵》《河之东文集》《当代精美诗歌选》《走向荒凉》《2019年中国微信诗歌年鉴》《逐梦前行》集子。2013年出版了散文集《地质人在旅途》,2014年出版散文集《乡土乡音》,2016年出版了散文集《成都拾遗》,2020年《回不去的故乡》。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有《地质视角看成都》《解密成都平原》《沧海桑田话四川盆地》《运城有盐池》等多篇科普作品在《中国自然资源报》等发表。2013年有作品在“书香国土·智慧人生——山东煤田地质杯首届国土资源系统读书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并入选《书香·人生》。2018年10月《地学微诗》获第二届“保护地球精彩地质”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并被中国地质图书馆收藏。现就职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柳依依  暖在北方 胡迎春 尾子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朱晓燕

美编:无兮    ETA   张婷儿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  自在花开   眉如远山   西西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渡河
2014-09-18-江河万里行- 第102集 -岷江-- 行走大渡河
茶马古道(109)藏彝走廊的节点
大渡河,对四川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四川山水如画的源头……
四川水系—龙门山以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