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冰城哈尔滨-消失在时间中的老道外胡同
消失在时间中的老道外胡同
这是网友小白写于网易自己博客中的一篇关于老道外印象的博文,尽管笔者没有用探究历史的笔触向我们讲述老道外的历史变迁,但其透过自己的摄像机镜头,还原给我们一个原汁原味的老道外胡同风貌。读后曾一度让我认为笔者就是一个生活在哈尔滨老道外多年的人,实际上,作者小白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把这篇博文推荐给大家,希望我们不只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城市文化、历史变迁,更能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去品读历史。在此也特别感谢网友小白对我们的支持,小白的博客——不会飞的小白
渐渐离去的道外胡同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的开埠区,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危房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启动,破烂不堪的楼房被拆除,一些街道和胡同也相继消失。2007年春天,来自有关部门的的统计,道外区仅剩下20条小胡同,胡同文化正在渐渐消失。据老一辈人讲,胡同的名字多是住在胡同里的居民根据生活习惯起的,慢慢地叫上了口,约定俗成延续下来。在哈尔滨解放初期,市政府曾集中对哈尔滨的街路进行过一次命名,有很多胡同的名字都是那时侯明确下来的。哈尔滨胡同多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起初是个小杂院儿,前后都空落落的。后来,在这块空地上,棚厦、作坊一个挨一个地建起来了,中间挤出了一个小小的过道。天长日久,走的人多了,小水泡被被踩平了,胡同里的居民一齐动手,泥水路,变成了平展的煤碴路。再过几年,两旁又不知不觉地多了几幢二楼三楼,家里也装上了自来水,住在这里的人多了,也热闹了,胡同也就形成了。胡同长短不一,长的近千米,短的不过一百多米。不过胡同都不是很宽,最窄的胡同一个人走正好,两个人走就有点儿挤,必须侧一侧身,但胡同里住的人家却都不少。因为没有统一规划,完全是自发形成的。
张包铺胡同香飘百年
与道外区北二道街垂直交叉的有一条不足50米的小胡同,门牌最大号码也只到21号,因为胡同上的张包铺故而得名,张包铺胡同。百年间几经转手,此“张”已非当年创业之“张”,但张包铺的排骨馅包子味道依旧,生意依然十分的红火。据附近的老人讲,张包铺始于1902年,为天津人张仁所建。张包铺开始在哈市经营时为平房,草盖、砖地,1941年张仁在原地重建。
现在的张包铺胡同两侧,临街的一些房屋破损不堪,已经没多少市民居住,一楼的房屋大部分变成了餐馆和仓库。靠胡同西侧的一些老建筑已经被拆除,留下了大块的空地,成了废品回收站。地面上由于还是土路,在雪水中满是泥泞。胡同内聚集了大量特色饭店,但是最有名的还是张包铺,虽然没有牌匾,不挂幌,只有门玻璃上贴着已经褪色的三个字“张包铺”,但是食客依然是络绎不决。在胡同中非常显眼的是一块,写有“国营迎新旅社”的牌匾,依匾而寻,从旅社门上的大锁与出兑的白纸上,不难看出此时的旅社已经是人去楼空。附近的居民说,这个国营旅社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是最近才停业的。
在胡同内,有四个通往居民院的入口,每个院落内都显的很拥挤,到处是居民摆放的东西,房子大都破旧、简陋。多数的楼房只有二楼还有居民居住。几乎每个院子里都会悬挂一两个红灯笼,为老街的生活增添了许多颜色。
鱼市胡同时代的印记
鱼市胡同形成于上世纪的1900年,东北起北三道街,西南至北二道街,与张包胡同连接,通向北头道街。该胡同全长53米,宽4米。
据了解,开埠之初,哈尔滨地区水产资源相当丰富,鱼、虾、蚌、螺等有90多个品种。当年哈埠及附近各地的渔民都将捕捞到的江鱼直接经由松花江水运至道外销售。此间,新城(今吉林省扶余一带)到哈尔滨市一般有捕鱼船只十一二条,每条船乘坐渔夫三四人,往来从事渔业活动。
1909年,渔船增至30只上下,主要捕捞鲤鱼、黄鱼和鲈鱼等。哈尔滨市至三姓(今伊兰县)之间有渔夫七八十人,有的地方如沈子窝棚、新甸、依兰府等地以捕鱼为业的均达到十几户,将捕来的鱼类运往哈尔滨市等地销售。
1916年,在道外北大街南侧形成第一个专业鱼市场———南鱼市场(今鱼市胡同),设有固定摊点28个,从业人员36人,主要经营松花江产的白鱼、鳌花等,日上市量最高达5000公斤左右。1918年,鱼市扩展到道外北大街北侧,形成第二个鱼市场———新鱼市场,共有摊点33个,从业人员79人。1920年,道外北二道街设立海鱼市,有鱼店8家,经营产自营口、大连等地的海鲜产品。此后,鱼市逐渐扩展到北三道街,淡水、海产品兼营,形成早期哈尔滨市较大规模的综合水产品集贸市场。
伴随着中东铁路的通车,俄、日及欧美侨民移民哈尔滨,城市人口数量迅速膨胀,水产品供需两旺,市场一片繁荣。当年水产品大部分主要依靠从外地购进。此间,输入数量已相当可观,1905年经由哈尔滨火车站的输入量已达到90余万公斤,经松花江水路哈尔滨码头的盐鱼输入量也达90余万公斤。当时市场上的淡水鱼,多来自当地和松花江流域距哈尔滨较近的各州、府、县,以及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哈尔滨市购进的海产品主要源自大连、营口等国内沿海城市和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地,由铁路经长春或由海参崴输入到哈埠。1912年至1914年,年均输入量为1501吨。
岁月沧桑。不知鱼市何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逝了。
如今,在鱼市胡同内,再也看到往日的热闹,一片破败的景象,胡同口摆放着大量的垃圾,胡同里冷冷清清,两侧的两层楼房内,只有二层还有三四家居民。偶尔有一些老手艺人走过,留下几句吆喝声。
最窄的小胡同
在道外区,有一条宽不足一米,长30余米的小胡同,由于它太小了,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这样的一条小胡同,翻开地图根本无法寻到它的标记,然而涉身于胡同其中时,感受到的却是百年沧桑。它的身上有着城市演进的轨迹,积淀着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它深有感情的人们,会有许多的感慨和回味。
这条小胡同,位于道外区南二道街与南三道街之间,在两个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大院中间,每天大院的居民都要通过这条小胡外出。生活在附近的老人告诉笔者,这条胡同是在上个世纪初,因两侧的大院而形成的。这里曾经着过一次大火,从此胡同东侧的楼房便没有居住了。由于这条胡同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有的人就叫它无名胡同。没人记得,这里的居民是什么时候由20余户人家,只剩下四五户。来往的行人渐渐少了,小胡同也渐渐被人遗忘。
胡同夕日的光辉已经淡去,经过一场春雨的冲洗,清晨从这里走过,可以闻到淡淡朽木的味道。大院的房子实在是太老了,为了不发生意外,目前在这里居住的人们,不得不用大块的木方支撑在胡同之间,减缓楼房墙壁向胡同内倾斜。胡同实在太窄了,不足一米宽的通道,无法让两个人并肩通过。
胡同里有一个小男孩,他叫王博成,十岁,在这里居住也有十年了,他说,他对这里最熟悉了,不上学的时候,他就和小朋友们在一些没有人居住的房子里玩,他家的房子渐渐也不能住了,没多久他也要搬走了。
染房胡同
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有一条与纯化街垂直的小街,叫染房胡同。染房胡同,是道外区最长的胡同,由于胡同中部两侧的建筑布局不规则,使得百米的胡同成弯曲状。染房胡同,是老道外人聚集最为密集的地方,胡同内最大的大院大约有30余户居民,有一多半都是土生土长的道外人。据附老人讲,胡同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上个世纪初期这里有几家染印厂,后来越来越多,大小规模的染印厂多达10多家。胡同故而得名。当时染房胡同这一带是哈尔滨的商业聚集区,经商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俄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
目前染房胡同,已经被拆除了近一半,夕日的繁华,今日的破败真的让人无法将其连接在一起。从东侧的入口走进,不足2米宽的胡同内,北侧的二层楼房完好的保留着,另一侧低矮的平房却已被拆除了大半,中间南侧拆迁后留出了一大片空地,白天成了一个免费的停车厂。胡同内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外墙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有的墙体已经裂缝,局部塌陷。然而老建筑上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风格,却依然能折射出这座城市浓缩的历史侧影。
这个城市,常常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钢筋水泥的建筑遮挡了阳光的明媚。走在这样的老胡同里,你永远不用担心走失,因为这里的节奏是缓慢的,古老的建筑被隔绝了繁华的同时,也隔绝了浮躁。
版权说明:本文版权归网友小白所有,若其他网站转载请保留原作者信息及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见证哈尔滨百年变迁史的老道外
哈尔滨老道外小吃大全
哈尔滨老照片
哈尔滨11家必须要尝的小馆子推荐!
在哈尔滨,有种味道叫老道外!这里最识人间烟火,有最正宗的美味!
哈尔滨这20家嘎嘎破的店,有着让人忘记尊严的美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