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家堡村志》· 自然环境


如果您知道更多的信息,请在文章下方留言,或直接联系作者。提供信息并被采纳者,必将如实在村志中标注姓名,贡献突出者,一并列入村志编委名单。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集思广益,我们力争把《夏家堡村志》写得更完善!


《夏家堡村志》

第一编 境域

第三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河流



   夏家堡村地处汾河、乌马河、昌源河、潇河四条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各种自然环境的生成与演进,诸如地形地貌的生成、土壤的肥沃贫瘠、村落的形态等,多以河流为主导力量,因此有必要先探讨河流。

 

日本帝国图书馆藏

清乾隆彩绘本《祁县图》中的夏家堡


汾河
汾河是山西省境内最大的河流,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称为“汾源灵沼”。汾河纵贯山西省境中部,流经宁武、静乐、娄烦、太原、清徐、交城、祁县、文水、平遥、介休、灵石、霍州、洪同、襄汾、临汾、曲沃、侯马、新绛、稷山、河津等20多个县市,而后于万荣县汇入黄河,全长694公里,流域面积39471平方公里,年总流量25.9亿立方米。汾河主要支流有碾河、岚河、潇河、文峪河、昌源河、象峪河、乌马河、洪安河、浍河等。[1]
汾河从夏家堡村西自北向南流过,河道距村址约二公里,距村西农田只三、四百米。河床坡度平缓,河道宽约100米。汛期7-9月,水深约5-8米,非汛期则有断流现象。明清两代直到民国年间,汾河得不到治理,时常泛滥成灾,淹没本村庄稼,危害百姓生命财产。1949年以后,河流得到妥善治理,百姓始免祸患。
 
乌马河
乌马河是汾河的一级支流,发源地分东、西两源,西源在太谷与祁县交界处上下黑峰通天沟一带,东源在榆社县境内黄花岭,以西源为正源,两源在太谷小磨坡村相汇。在太谷境内经窑子头、小白等七个乡镇四十二个村庄后进入清徐、祁县境内。经祁县代家堡、左敦村、南左村、贾令、东阳羽、夏家堡、西阳羽、前营、西高堡、马家堡,在苗堡村南汇入昌源河后,经思贤归入汾河。乌马河全长90公里,流域面积702.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620万立方米。
乌马河从夏家堡村南自东向西流过,河道距村址约一公里,距村南农田只二、三百米,最近处则毗连本村农田。夏家堡流域约3.5公里,河床坡度平缓,河道宽约30米。汛期7-9月,河水最深时达5米以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汛期极少。乌马河在祁县境内只是过境河,夏秋雨涝时有水,对农业生产基本无用。建国初期以前,乌马河没有河堰,每到夏末秋初,河水泛滥,常常汪洋一片,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昌源河
昌源河是汾河主要支流之一,分西、南二源,以西源为正源。西源发于平遥县孟山乡斜坡村老峪底,流经平遥、武乡、祁县,在祁县思贤、原西村间注入汾河。境内全长88.6公里,流域面积1029.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370万立方米,沿途有乌马河等较大支流汇入。
夏家堡与昌源河中间尚隔着乌马河,实际距离也较远,但由于昌源河含沙量较大,而乌马河含沙量极小,早期又无河堰,因此,河水泛滥时,昌源河对于本村地形的塑造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清同治十年潇河改道以前,夏家堡与全县大部分区域一样,属于昌源河泥沙冲积平原[2]
 
潇河
潇河,汾河第二大支流,古时称同戈河、洞涡水、同过水、徐水,俗称“小河”发源于昔阳县沾尚乡陡泉山西麓的马道岭,流经寿阳、榆次、清徐王答乡,现于太原市南郊区刘家堡乡洛阳村村南注入汾河,全长147公里,沿途众多支流汇入,河道下游宽70米至150米,最大流量120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为3894平方公里。上游建水库,沿途筑有干渠若干条,两岸多系平原区,土地肥沃,灌溉受益较大,该流域为农业经济发达区。
清代同治十年(1871)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潇河从夏家堡村北堰底流过,向西南方向注入汾河。潇河改道,对夏家堡农业生产影响极大,因此有必要做一简单介绍。
明清时期,潇河有四次河道迁徙,其中最后一次与夏家堡关系最大[3]
明代以前,潇河河道大致为:源于昔阳县西部沾岭,经寿阳县西南(合白马河),榆次县永康镇,太原县北格村、同过村、东柳林村等人汾。万历《太原府志》卷八载:“洞涡水源出于乐平县,经榆次永康流入太原县北格等村合于汾,至万历三十三年徙于骆家营,由徐沟县入汾。”《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大清一统志》《徐沟县志》都有类似记载。可见万历三十三年(1605)潇河在榆次县永康镇以下南移约4公里,折入徐沟县境,改经良隆、辽西、刘村、龙家营、黑石屯等村,在清源县长头村一带入汾。是为第一次改道。
雍正九年(1731)本《太原县志》载:“洞戈水经榆次县永康镇流入本县(太原县)北格村入于汾。”雍正十二年(1734)本《山西通志》所载类似。可见在雍正前期,潇河已由经徐沟、清徐县北的万历河道,重归了历史时期的古道。时在雍正八年(1730)以前。是为第二次改道。
清乾隆时期《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轶言》记载:“汾水经清源县东南,徐沟县北,有洞涡水合诸水来汇。”《大清一统志》、乾隆《榆次县志》所载略同。可知乾隆前期潇河再次徙道,至清徐县长头村入汾,即重返万历河道,这次迁徙当在乾隆八以前。是为第三次改道。
光绪《清源县志》卷三记载:“先前小河在长头村入汾,同治十年河涨,另派南走,经云支、东穆家庄、西谷村、罗白、碱场营、鹅城(即鹅池)、西堡、孟封等,流至祁县入汾。”进入祁县后的河道,民国八年(1919)年成书的《山西省各县渠道表》祁县部分有记载:“洞涡河,由清源县阎家营流入县境东北之北左村,经夏家村、丰固村入文水县之马家堡,折而南流,复入县境之西韩村,再南流入平遥县。”[4]根据现有文献记载,第四次改道是历史时期潇河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河道延长了40余里。从清同治十年(1871)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徙至今日河道,潇河在夏家堡北堰外共流淌了六十六年[5]。 

《山西省各县渠道表·祁县·河泉源流状况》

实际上,第四次改道流经祁县的路线,《山西省各县渠道表》记载有误,不仅将“夏家堡”误作“夏家村”,所说“入文水县之马家堡,折而南流,复入县境之西韩村,再南流入平遥县”更是子虚乌有,平遥已在汾河西侧,潇河入汾不可能路经平遥。实际的河道,是经北左、后营、夏家堡、西高堡、马家堡,在苗堡村附近入汾。
民国初年,夏家堡满堂财主任村长时,又曾小范围改道。潇河从夏家堡北护村堰外由东向西,经场儿西、上山古、下山古、高堡后等地,流到西高堡村北。由于潇河泥沙含量大,河床逐年抬高,不时决口,河道两旁庄稼,年年难逃厄运。村长满堂财主博采众议,要保护村南肥沃的耕地不淹,必需釜底抽薪,将潇河改道。于是鸠工动土,将河道从夏家堡北堰外一直向正西方向开辟至汾河,因此,民国初年以后,潇河河道是从夏家堡正西入汾,路经本村马驹儿地、王国雄地、黑茭树地。

第二节 地形



地形
夏家堡村全境处于潇河、昌源河、汾河、乌马河的汇合冲积平原上。
 
地势
清同治十年(1871)潇河改道经过本村以前,村落东南、西北略高于中心区域,东南高于村中近二米,西北略高于村中[6]。昌源河与乌马河在村落东南面由东向西流过,汾河在村落西面由北向南流过,两个河流冲积扇面于村落北堰外由东北向西南一线汇合,形成一条沟,是本区域的最低处,为潇河改道提供了条件。清同治十年(1871)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潇河河水频频泛滥,导致大量泥沙滞留,护村堰外比护村堰内高一米以上。因此,现在本村地势为以潇河旧河道一线为高,向两边逐步延伸降低。
村中耆老讲,夏家堡村中地势,以楼儿巷(今武继兵院以北)最高,东半村地势起伏较小,西半村则以西正街老槐树为最高,赵家门前、郭家槐树底次之。
 
布局
改革开放前,夏家堡村落布局呈纺锤型,村东中心偏北,村西中心偏南,村中心民居略少。这种布局呼应了本村由夏家堡与武家庄两个小村合并而成的传说。
改革开放后,据卫星云图所示,夏家堡村落布局呈元宝型。

Google earth 中夏家堡卫星照片

第三节 土壤




夏家堡村现在地表土壤属于褐土类、潮土亚类、冲积土属。
潮土主要成土母质为近代河流沉积物,沉积层次明显,土壤质地不一,砂黏相间造成潮土类型的多样性和剖面的复杂性。太原盆地的主要土壤类型就是潮土,广泛分布于汾河沿岸的一级阶地,是人工肥力较高的一类土壤,耕种历史悠久,耕作水平高,适宜种植棉、麦等各类作物。
据本编第一章开村年代所述,夏家堡处于“昭余祁泽薮”的中心地带,亦即此沼泽地的最低处,在长年累月的不断干涸过程中,浓缩余水中盐分越来越高,滞留在最后的闭合区域内,亦即夏家堡及其周围。因此,在清代中后期以前,本村土壤质量极劣,农作物成活率极低,几乎为不毛之地。康熙四年本《祁县志》卷三《食货志》云:“城赵、北左、胡帐等都,多有卤地,不生禾苗,贫民扫取其土,煎盐易食。”这个记载与本村老辈传说符合:潇河改道以前,夏家堡以及附近村庄的土地,夏天不长粮,冬天白茫茫,悉数是盐碱滩,老辈们称为“白毛烂碱地”。夏家堡在清代末年以前,有很多人以熬盐为生,称为“熬盐刮碱”。现村内永兴街一巷叫盐房巷,可见彼时街上不止有一家盐房。
清同治十年(1871)潇河改道夏家堡北堰外之后,由于本地区降水量仅为蒸发量的20%,且集中在汛期,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常发生洪涝灾害,加之象峪河、乌马河等经常乱流进入潇河下游区,使得本地区的水文系统特别紊乱,大量的泥沙淤积在原来的河道内,来自上游的水和泥沙无法通行,只能溢出河道,四野漫流。从清同治十年(1871)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潇河再次改道,六十六年间,本区域内不断淤积泥沙,达2-3米[7]。因此,现在夏家堡村的地表土壤,是潇河流域的水成土。潇河旧河道附近的土壤,是黄褐色细沙质黄土,含水性能和保墒性能较好,适宜种植各类作物。略远的土壤,是红褐色黏土,黏性大,适宜种植高粱、玉米等大庄稼。经过六十六年中不断地淤积、耕种、熟化,使得该区域的土壤变得极为肥沃,给农田质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第四节 气候




夏家堡地处华北地区太原盆地的中心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偏热少雨,秋季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
 
四季
四季分明是季风气候的显著特征,本地区的气温、降水、风向等气候要素的变化,都表现出了四季分明为特点。每年的3月下旬,气温回升,4月份开始0℃以上,进入春季,一直到5月,这个时候,风向多变,降水量占全年的19%;从六月开始进入夏季,气温继续增高,7月达到最高,月平均温达24℃,这时盛行偏南风,但有时东北风也会出现,降水开始增多,6—8月,三个月降水总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2%;从9月份开始,气温下降,进入秋季.10月上旬,日最低温有时可降到0℃以下,出现早霜,降水也开始减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27%;从12月到次年5月进入冬季,气温最低,月均温为-6.2℃,风向以偏北风为主,但降水很少(以降雪为主),仅占全年的2%。四季分明是季风环流影响在本区域的表现,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冬季风来自内陆,降水减少。[8]
 
日照
本地区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675小时。
 
气温
本地区气候大陆性明显,年平均气温9.9℃,近5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最高为2006年的12.2℃。气温较差大,1月平均气温-6.2℃,7月平均气温24℃,年较差达30.2℃。极端气温差更大,1月极端气温出现在1960年2月22日,为-24.9℃,7月极端气温出现在1960年6月21日,气温高达38.7℃,较差达63.6℃。农业指标温度及月平均温度大于等于10℃的日期为4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共为180天左右,积温为3600多度。无霜期为171.2天。
 
降水
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41.8毫米。冬季少雪干燥,夏季降水集中,占一半以上,年内分配不均,多春旱。但多雨年曾达587.7毫米(1969年),少雨年却仅有343.8毫米(1986年),年较差大243.9毫米。[9]在祁县境内,夏家堡等县境北部地区雨水最少,由于远离山区,暖湿空气难以抬升,无法引起对流运动,因而夏季常出现省城、县城一带暴雨如注而本村红日当头的情况。

注释:
【1】裴群主编.汾河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01.
【2】2017年夏家堡修防渗水渠,笔者实地勘察本村北汾渠、南短畛、刘家坟、赵堬、横畛等地得知,本区域内平均地表一米左右一下,全部为昌源河系的细砂土或瓦浆土,由此可以说明清代晚期以前,昌源河对本区域的冲积作用。
【3】张慧芝.明清时期潇河河道迁徙原因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第2期).
【4】山西六政考核處編.山西省各县渠道表[M].民国八年石印本
【5】据武怀奇先生口述,清同治十年(1871)以前潇河流域的百姓每年引潇河水灌溉农田,太原盆地十年九旱,改道以后几十年中,旧河道流域以往的水地变为旱地,年年歉收,人们于是叫苦不迭。后来一位叫乔晓真的人通过省政府,将潇河改回了原道。
【6】2017年夏家堡修防渗水渠,笔者实地勘察得知:村东武锦壮东(即原文昌庙后)地下8尺下是原昌源河系红褐土,北圪叉南地下4尺是原昌源河土系,东南刘家坟地下3尺是昌源河土系,南横畛地下3尺是昌源河土系,西南卢家堬地下3尺是原昌源河土系,村西北黑茭树地北段地下8尺以外是原昌源河土系,村东北张堰地地下8尺有余,由此可以判断当时地势概况。
【7】笔者按:为探究潇河淤泥厚度,笔者曾于2014年夏挖掘夏家堡北黑茭树地深埋的西社王元勋墓,该墓地点在北距渠心整十米,西距西社交界渠二百米处。挖掘后得知此墓墓碑为嘉庆十一年(1807)所立,高1.7米,连碑座约2.5米,如今碑顶已经被埋在地下0.3米深左右,足证此处淤积泥土厚度近3米。
【8】杨向东.祁县气候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7,(第2期).
【9】杨红雁,冀爱青,焦磊.祁县近50a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4,(第8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潇河
太原小店区村名由来既历史渊源
《汾河吟泳》汾河二坝段1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六十五
山西运城:新绛段汾河支流浍河污染触目惊心(组图)
潇河石沟观音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