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心得】梦翔写作学员曾祥伍《纪实写作的苦与乐》

梦翔学员曾祥伍

纪实写作的苦与乐

2016年4月17日


一、题外的话

  

  我是2015年3月正式转型跟李振老师学习纪实写作的,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在这之前,我主要以写小小说和一些励志短文为主,出版过两部小小说集。

  

  在这一年中,先后在《风流一代》《分忧》《华夏女工》《中国青年》《深圳青年》《妇女》等杂志发过一些纪实稿。应该说,李振老师无论是写作水平、教学能力,还是责任心都是没说的,与其他同时进班的学员比起来,我发表的文章要少一些,一方面因为本职工作牵扯了大部分精力,更重要的是自己一直治不好“懒惰”和拖延症。

  

  学习纪实一年来,既经历过寻遍众多网站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素材的焦灼、看着一个个素材却如“狗咬刺猬无从下嘴”的苦恼,也有文章见诸杂志后收到高稿费的喜悦。

  

  遵李老师之嘱,今天在这里分享学习心得,很是惶恐。但转念一想,静下心来反思一年来的写作过程,总结其间的得与失,未尝不是件好事。纪实如何写,老师已经做了精彩详细的授课,我主要是谈谈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二、做好写作前的功课

  

  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熟悉老师的讲义,把握纪实的写作规律。作为初学者,这是非常必要的。任何一种文体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纪实也是如此。比如导语写法的种类,如何开头,如何以人写事、以事写人等。我会把老师的讲义编辑、打印出来,没事时就翻翻,而有关方法论的知识点则记在心里。经过了这个“不自由”阶段,写作时就能够有的放矢。

  

  第二,认真阅读杂志。每一种杂志因办刊的宗旨不一样,编辑的喜好不一样,形成杂志各自的特色,因此要投稿首先得了解杂志的风格。曾经有一位编辑说过”稿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之别”。平时没事时,只要在电脑前,我都会打开电子版,读上一篇纪实稿。

  

  当然,这种阅读要有目的性,有目的性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可以学习作者如何构思故事,如何描写人物,也可以借鉴其语言特色、叙述方式。有位故事高手说过,如果你打算写故事,心里先得装有至少100个别人写的故事,那么写起来就不费力了。

  

  我以前写小小说的时候,也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每天读一篇小小说。读多了,当拿起一篇小小说,如果不是构思特别奇特的,看开头就大致知道了结尾,写作时会有意识地规避一些套路。

  

  我经常阅读的杂志有《深圳青年》《分忧》《妇女》《青商》《莫愁》等。读多了,渐渐就开始熟悉这些杂志的风格,我发现《深圳青年》的标志性最突出,写法也别具一格,它不太纠缠“细枝末节”,重要的是要写出个性和特点,而《分忧》则更喜欢那类把一个创业故事从缘起、发展到结局写得比较完整的文章。熟悉了杂志风格,写稿、投稿时会减少很多盲目性,提高成功率。

三、寻找、分析素材

  

  对于纪实写作来说,寻找素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刚开始学习纪实那几个月,我经常为找不到可写的素材焦虑不安,看到别的学员不断有文章出来,焦虑之外又多了几分浮躁,越浮躁越找不到感觉,以至于一个月都写不出一篇文章,这时就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写纪实的料,甚至产生放弃纪实写作的念头。

  

  后来跟李振老师交流,他说他找素材的时间远远超过写稿子的时间,千万不能急,多花些时间,多拓展范围和眼界。听李老师这么一说,我的心平静下来,他作为一名“老手”,尚且有找不到素材的烦恼,何况我一位新人?今天找不到明天再找,不放弃,不嫌烦,慢慢地找素材也顺畅了些。

  

  导师所说的好素材标准是“新趣特”,我对这个标准是这样理解的:好的素材就是那些引领时代风尚、倡导美好生活方式、影响人们衣食住行的事件和张扬个性理想充满正能量的人物事迹。

  

  找到合适的素材后,我尽可能地把涉及的资料收集起来,整理好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反复看几遍,心里先有一个谱:这素材适合哪一家杂志(这也是前面说的熟悉杂志的好处),然后确定故事点、亮点,再看看故事点、亮点是否有材料支撑,结构如何布置等等,在心里搭好框架后,就进入写作阶段。

  

四、先完成后完美

  

  说实话,要写出一篇3000字的文章,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猫钻口袋那样,非常着急却又不知道突破口(切入点)在哪儿,所以畏难情绪非常突出。有时想了半天没想出好的标题,或者写出来的导语辞不达意,就在心里安慰自己:明天再写吧。结果,这样一放就会拖延很长时间,有的题材一个月都写不出来,原本新鲜的素材也就过时了。

  

  后来慢慢明白,整合稿跟写小小说不一样,小小说需要感觉,灵感来了,一个多小时一篇文章就会出来,纪实却不是这样,它可以说是非常客观的文体,需要花时间去“磨”。因此,每当确定一个素材后,哪怕丑陋不堪,前言不搭后语,我也先把初稿写出来,然后电脑一关不再看它,第二天再慢慢地进行修改。

  

  说起来也许大家不相信,我有几篇纪实稿一开始都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什么主题,标题是什么,小标题如何设置等等,都是一团浆糊,但经过反复修改后,最终也能发出来。因而,我写作的速度很慢,也很辛苦,一周能写出一篇就是自己满意的速度了。这样做还是有一定的效果,有了初稿后,再来看看哪里需要补充资料,哪里需要完善,包括字词句的精确度,叙述的流畅性等,就会更有针对性。

  

  说到文章的修改,李振老师使我获益良多。作业交上去后,李老师从文章的布局、中心的确立、材料如何为中心服务、语言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全位的指点。我现在的工作跟编辑差不多,也是管文字的,只不过把关的是“官样”文章,习惯于有些程式化的语言,冗长而又枯燥。李老师不厌其烦地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返给我,我修改之后又再传给他审阅,如此再三,直到他认为可以投稿,最多的一篇文章改了三次。这样,刚开始写的一些稿子,原本不像样子,经过李老师指点修改,立马变了样。

  

五、先易后难,逐渐扩展

  

  “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但事情也有两面性。有人一开始写纪实稿,眼睛就盯着千字300元以上的大刊。这还是要因人而异,目标定得高,实现了固然好,但反过来如果无法达成愿望对自己的伤害也大。

  

  我自己有自知之明,从一些不太热门的杂志起投的稿。具体做法就是先选定一两家相对容易上稿的杂志,反复研读某个栏目的文章,然后“投其所好”。

  

  刚开始时选的杂志也不能太多,所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现在的杂志各具特点,即使一些名写手想“通吃”也绝不可能,更何况新手。总的原则应该是先易后难,熟悉风格后逐渐扩大。

  

  我第一篇纪实稿发在《分忧》杂志上,然后是《华夏女工》《新青年》之类。2016年3月,一篇纪实稿终于在《深圳青年》刊发,第4期则发了2篇,第5期发表2篇,第6期过稿一篇(注:截至6月份已在该刊发表纪实稿8篇,稿费7000多元)。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吧,因为刚开始写纪实稿时,在我看来,《深圳青年》就像一座高山难以逾越。

  

六、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会容易写好。就题材而言,纪实大致有创业、人物、情感等几类,我的感受是作为初学者,先要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是创业类、人物类或是情感类,然后重点关注要写的题材,写熟练,写深入之后,再换另一类。如果“朝三暮四”,有可能什么也抓不住。

  

  这一年中我重点写的是创业类纪实,平时关注的也大多是这方面的题材。通过写作,我学到了一些原先接触不到的知识,比如一些创业模式、互联网+、020、APP等等。我们这里今年正在大力发展电商,在很多人不知道电商是何物时,我却可以说出一些道道来,许多人都惊奇一个学中文的且常年坐办公室的人如何懂得这些(呵呵),这也算是学纪实的意外收获吧。

  

  当对某一类题材熟练之后,就可以拓展到另一领域,这样逐渐“侵入”,会慢慢变成多面手。当然,像李老师这样的大咖无论哪一类题材纪实都能驾轻就熟,那另当别论了。

  

老师的评语:

听了祥伍转型纪实写作后一年来的心得,虽然偏重纪实稿,但对其他文体写作在理论层面仍有益!的确,从入班学习纪实写作一年里,经历各种心理、情绪、困惑、焦虑等变化都挺过来了,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苦也有乐,从自我怀疑到独立写稿,从不自信到有成绩,虽然不容易,但回头再想,那些努力过的时光都已变成最光彩的一页,为此奋斗的日子仿佛也成了人生中值得自豪的华章。耐住寂寞并享受这个过程,总有那么几个特别“拼”的时刻,拼与不拼,结果是不一样的。

曾有那么几次,从聊天中,祥伍曾想到退却,我及时提醒他说,先不急躁,你能在我三个月的带班中,坚持一周写一篇出来,看看最后结果到底会怎么样?他听从了这个建议,无论工作生活多忙,都不厌其烦地报选题、写稿子。目前来看,在特别坚持的那段时间里,写出了多篇好稿子,都能发表出来。

祥伍也在暗自发力,自己找素材,自己独立完成写稿和定稿,及至目前已能独立写成稿。深青3期上稿1篇,第4期上稿两篇大稿,其中一篇是独立找素材并写出来的,华夏女工上稿一篇,也是他独立完成稿件的。5期杂志再发表两篇大稿,第6期过稿一篇说明他已经实现了在一年内独立写稿的愿望!

我相信这不是个例,这应是各同学都可通过努力,有不怕失败的决心和坚持勤奋写作的毅力,一定能取得自己应有的写作和发表水平及成绩。

本文有删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员分享】不会听课,从零基础到自由写作
2月3日特讯,梦翔写作培训现“发稿杀手”发稿千字千元
关于《阅卷老师推荐的100篇作家经典美文》
月稿费低于1万元,你也好意思叫写手?(第204期)
💮推荐 || 段生军:投 稿 记
尹全生余清平和学员的一次互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