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操集团内部的权力分布

217年发布第三道《求才令》时,曹操已经六十三岁了,垂垂老矣。第三道《求才令》颁布不久,是年十月,曹操下了一道《立太子令》,正式立曹丕为太子,结束了长达近十年的立嗣之争。

曹操共有二十五个儿子,长子曹昂死于197年南征张绣时。坊间流传,曹操最先属意的接班人是曹冲,就是传说中称象的那位。但是,曹冲于十三岁患病夭折。随后,竞争者聚集于曹丕、曹植之间。

储君之位的争夺,从来都不是两个儿子之间的事。就像当今的风险投资一样,朝臣们也会下注,支持他们属意的人选,以待将来。当时,曹丕身边有“四友”,分别是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曹植身后是丁仪兄弟。这些人的背后,又有暗使援手者。围绕立嗣问题,曹丕的依靠的是汝颖人物,而曹植的帮手是谯沛人物。显然,最下功夫的是汝颖人物。因为他们被曹操的求才三令打压的抬不起头,希望扶植曹丕为太子,将来翻盘。再之,争储虽明争暗斗,但以暗斗为主。与汝颖奇谋之士相比,谯沛那帮粗鄙武夫,在耍阴谋诡计方面也不是对手。

曹操集团中,人物归集,主要有征辟、投效、推荐、纳降、强征五个渠道。按先后次序,第一批是陈留起兵至兖州起家那几年的旧臣。大概有曹氏宗亲,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等;荀彧、程昱、戏志才、韩浩、王必、毛玠、枣祗、任峻、乐进、于禁、李典、许禇、典韦、满宠等。多是谯沛人物、武将。

第二批是迁都许昌阶段来归人物。著名者有郭嘉、荀攸、钟繇、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以上均为荀彧推荐);贾诩、袁涣、国渊、何夔、董昭、 刘晔、陈登、蒋济、刘馥、司马朗、贾逵、张辽、张郃、徐晃、李通、臧霸等。以汝颖士大夫为主体。

第三批为冀州邺城阶段来归人物。王修、邴原、管宁、崔琰等,以北方士大夫为主体。

第四批是荆州及赤壁战后录用的人物。有文聘、王粲、司马芝、和洽、裴潜、庞德、郭淮、仓慈、鲍勋等。

若按出身和利益勾结划分,这些曹操集团人物,主要的为两派势力。一派是以谯沛人物为首的寒族地主集团,一派是以汝颖人物为首的士族地主集团。曹操本是谯县人,谯沛人物聚集到他身边,是理所当然。为什么士家大族出身的汝颖集团会归附到曹操手下?“汝颖多奇士”。汝颖集团的形成,大概起源于恒、灵时党锢之祸。当时反对宦官当政的两个主要人物,李膺为颖川襄城人,陈蕃为汝南平舆人。跟随的同党人物,多是汝颖地方人。在与宦官做斗争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比较紧密的关系。东汉时期,儒门与豪族地主是两位一体的,所以这些人物都是豪门地主。黄巾起义,流民冲击,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们在联合起来对抗起义军的同时,需要找一个军事安全上的依靠。结果他们找到了曹操。

曹操是一个被汝颖人士欣赏的对象。李膺之子李瓒认为“天下英雄,无过曹操。”荀彧最早于191年离开袁绍投奔曹操。荀彧不仅是汝颖集团的主要人物,还是当时士大夫心中的领袖。司马懿曾经极口称赞“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官渡战前分析形势,荀彧说曹操在度、谋、武、德等方面都胜过袁绍。郭嘉也认为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曹操这样的一个人物,自然是汝颖士大夫中意的对象。

东汉末年,表面上是军阀争斗,背后却有大地主势力的支持。各地豪门各自拥戴军阀,相互争斗。像关内大族拥董卓,河北大族拥袁绍,曹操背后的豪门大地主力量就是汝颖集团,曹操也没有让汝颖人物失望。早在184年七月,曹操就率军击败颖川黄巾军。196年,曹操又成功率军镇压汝南、颖川黄巾军,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

曹操挟汉献帝迁都颖川郡之许昌,也正是汝颖人物归附到曹操手下的一个标志。曹操集团中的汝颖集团,主要人物有荀氏、钟氏、陈氏等颖川高门大族著姓人物,还有杜袭、辛毗、赵俨、戏志才、郭嘉等,以及虽不是汝颖人但由汝颖人物引进的同样高门大族的人物,如司马懿等。这些人物有一些共同特征,首先他们都信奉儒学,多是饱学之士;其次他们都是世家、大地主、豪族。结成利益集团,共同进退,就是必然。汝颖集团是一个从东汉沿袭下来的传统世族势力,曹操在经济基础和安邦谋略上,对这一集团有很大的依赖。

谯沛集团则是曹操的宗族、乡亲组成的庶族地主集团。主要人物是“家富而性吝啬”的夏侯惇、曹洪、许褚等。他们在当时看来,只是一时的暴发户,很被世族豪门看不起。谯沛集团人物尚武,曹操手下的著名武将,如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都是寒族出身,同气连枝,自然也是这一集团的附庸。曹操行军打仗,战场拼杀,所依赖的,自然是这一集团的人物。

原本庶族暴发户在社会经济上的地位,远不及那些高门大户,是黄巾起义给了他们机会。黄巾军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田庄、门阀、儒学都原本已经固化的制度结构,在起义军的冲击下动摇了。各地武装力量纷纷而起,那些世族地主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和安全,有时不得不与这些新兴力量结合。不仅曹操集团中存在士族与寒族这两方面力量的并存与融合,相信当时其他并立的军阀内部,也是如此。

曹操时候统兵征讨与宿卫将军,都是谯沛集团的人。担任过大将军、都护将军、督军的有夏侯惇、曹洪;担任过四征将军的,只有夏侯渊、曹仁与张辽;于进、徐晃、张郃、乐进等名将的职位在四征将军以下。宿卫的将军中护军、中领军有韩浩、史涣、曹休、曹真,以及许褚,都是谯沛集团的人。曹操在世时,汝颖集团的人物没有机会染指兵权。

就曹操本人而言,他对汝颖人物只是利用,虽不敢过于得罪,但也不会太多照顾。扶持谯沛人物,让他们能够迅速成长起来与汝颖集团形成均势,应当是曹操心中所想。举个例子。当初枣祗给曹操建议屯田时,曹操考虑再三,不知曹操顾忌屯田制本身的缺陷,还是在担心屯田对汝颖人物利益的损害。后来实行屯田时,制度安排是,屯田按军事编制,由军人掌握,自成系统,不隶属州郡。我们知道,当时军人归属谯沛集团控制,相应地,屯田的利益,自然就落入到谯沛集团手中。当时许昌的屯田掌握在曹操的妹夫任峻手中,淮南的屯田掌握在沛国人刘馥手中,专门的军屯自然也掌握在谯沛人物手中。控制屯田,就控制了土地和农民。谯沛集团迅速壮大起来。曹操能够理直气壮地发布《求才三令》,宣布其政治主张,与谯沛集团的壮大也不无关系。

曹操抑制豪强,虽不是针对汝颖集团,也必然会对汝颖集团的利益造成损害。曹操平定河北以后,所推行的一些抑制豪强的政策,已经引起了士大夫的不满,孔融被杀以后,大家是敢怒不敢言。后来随着曹操逐渐壮大,曹操代汉而立的趋向越来越明显,矛盾就出来了。因为在汝颖人物看来,“汉”是他们的精神和利益所在。曹操始终不敢代汉称帝,大概就是忌惮汝颖集团的势力。

汝颖集团之所以与曹操合作,是因为曹操能够为他们提供武装保护,更是因为曹操奉天子。这些儒生的理想是匡济天下、扶救汉室。但这一理想随着荀彧自杀身亡而宣告终结之后,他们隐忍不发,却在暗地里全力辅助曹操最年长的公子曹丕争夺储位,把希望留待将来。

在立嗣问题上,曹操一开始更加属意更有才华的曹植。聪明如曹操者可能也没有察觉,他的偏好与倾向,会在曹丕与谯沛集团之间形成一道鸿沟。既然谯沛集团更加偏向支持曹植,曹丕就只有拉拢汝颖集团寻求支持。荀彧荀攸死后,汝颖人物最突出者是陈群。史载,曹丕与陈群“待之交友之礼”、“人日以亲”,曹丕身边“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均为汝颖集团主要人物。同时,曹丕对汝颖集团另一重要人物钟繇也深相接纳。汝颖集团成为曹丕的主要依靠。

汝颖集团下的功夫果然收到奇效。曹丕一上位,马上任命陈群为吏部尚书。曹丕代汉以后,随即任命陈群为中领军,继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随后又任命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汝颖集团人物开始执掌军权,谯沛集团对军权的垄断被打破了。从曹丕的角度看,宗室是危险的王位竞争者,汝颖人物才是他的支持者。曹丕抬高陈群、司马懿等人的地位,打压宗室,正好反映了汝颖集团的诉求。后来曹爽与司马懿的决斗,才是这两个集团斗争的白热化,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

直到258年“淮南三叛”被最后消灭,谯沛集团在曹氏政权中彻底被剪除。曹魏统治的性质,也由豪族与寒族联合统治且以寒族占优,转变为豪族专政的局面。曹操去世后近40年,没等他建立起来的魏国消失,魏明帝时选官的根据已经是门望、儒学了,历史就已经回复到了正常轨道。再往后司马氏取代曹氏时,举国上下没有一丝波澜。

谯沛集团与汝颖集团斗争的结果,司马氏取代曹氏,历史又回复到东汉时代的轨道上。儒家豪族阶级的统治,在司马氏那里,后来竟又向前演化出门阀政治,历史前行的惯性,大概也是趋势性的力量吧。

这些结果,看似人事,实由天谋。确是当时历史趋势发展的必然啊。这也反证出,曹操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人物。除了曹操,历史上还有谁能逆历史潮流而动,且能取得短暂的成功?其实也不短,半个世纪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汝颖集团与曹操的关系
“趁活着,把事做了!”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而留司马懿?只因他对曹魏政权的威胁近在眼前
你真的了解三国吗? 本文有答案!
唯为 | “趁活着,把事做了!
[转载]司马懿成功的真相:曹丕与曹植储位之争背后力量的40年博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