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篇小说连载】素素 | 家事 (之五)


【编者按】这是一部艰难曲折的家庭生活史,一部风雨泥泞的人生成长,一部血泪俱下的心灵独白!

家    事 

素素 

10.遗物

父亲下葬后,第三天,家中的亲戚也走完了,只留下伤痛欲绝的我们一家人,我和弟弟就整理父亲的遗物,他留下了几个日记本,我翻开里面记载着科学种田的一些方法的几页,看字体是父亲记的,又从椅子上拿起了他平时穿的那件蓝色夹克衫,从上衣口袋里掉出了两枚硬币,一个二分的,一个一分的,我从地上捡起这两枚硬币,放在手心里,心里一阵阵地发酸,可怜的父亲短短这几天被他们逼的身上只剩下三分钱,难怪他会做出喝农药的事,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日记本,上面清楚的记着几月几日在什么地方,借什么人多少钱?例如:农历七月初四在金镇借牛郎五百元整,七月初五在胡同借刘三三百元整,七月初六借王庄李飞五百元整等等……反正都是最近出事这几天借的钱,我大概算了一下钱数,三千多元,我拿着账本想来想去不知该怎么办?

于是,我和弟弟就把账本交给了爷爷,爷爷看了,问我这账本那里来的,我告诉爷爷是从父亲平时穿的蓝色夹克衫的衣兜里掏出来的,我大概算了有三千多元,紧接着又说:“爷爷,父亲已经去世了,咱们家现在还欠了一屁股债,再过段时间又要买化肥,耕地,弟弟上学还要学费,每月还要交水电费,哪里还能借到钱?不如我把这个账本烧了,就当没看见,算了。”爷爷听了我说的话,狠狠的瞪了我一眼,对我和弟弟说:“清儿,今天你们给我记住,做人咱要讲良心,虽然你父亲逝世了,但是他借的账咱们得还,这都是在你父亲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的人,他们的大恩咱们要记住,再说还有你和你弟弟在,如果不还账,那还不叫人戳你和你弟弟的脊梁骨,你们以后还能在人面前抬起头,挺直腰杆做人吗?”我说:“爷爷可是咱们家现在已经欠了很多账了,哪里还有钱还这些账啊?”爷爷说:“就是砸锅卖铁,东拼西凑咱们家也要把这笔钱还给人家,我要你们长大以后堂堂正正的做人,记住了没?”“记住了。”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回答,看到爷爷的态度如此坚定,我也没敢再说什么,并且爷爷将那本记账的小日记本从我手中要了去,从此留在了他身边。

11.弟弟的反击

父亲去世一周后,我从村中人的口中知道,刘常从金镇出院回家了,见过他的人都说,他身上丝毫看不出那里像被人打过受过伤,一切都正常。

几个月后的一天,我站在场里看见刘成从我家走了出来,仍旧自然卷的头发,黑黝黝的脸,走起路来像鸭子一样一摇一摆的,很可笑,他从我身边走过,我看了他一眼,没理他。

进门我问爷爷,说:“刘成他来咱们家干什么?他和刘常、姚媚三个人狼狈为奸,逼死我父亲,他还有脸来。”爷爷说:“你弟弟放学路上遇到扛着铁锹干完活的刘成,把他骂了一顿,说:'你们三个人合伙跟我父亲要了那么多钱,逼死了我父亲,我心想都够你这辈子花了,没想到你今天还扛铁锹帮人干活挣钱,你这个不要脸的大坏蛋。’”我说:“我没想到弟弟如此勇敢,他才十三岁啊!本来这年龄的孩子正是在父母怀里享受无忧无虑生活的时候,没想到他突然像长大了,敢骂刘成,真不愧是个小男子汉,他也活该被弟弟骂,爷爷听到我这样夸弟弟,生气的说:“你别在惹事了,当初咱家为什么没找刘常家闹,就是因为担心他的安全,如今他去骂刘成,再把这事挑起来,你不为你弟弟的安全担心。我想确实如此,他们三个人心狠手辣,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弟弟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已经破碎的家就真的完了。”爷爷接着说:“以后你和你弟弟不管是谁都不许去骂人家,知道没?”我说:“我知道了。”“我会跟你弟弟说的,不让他再去骂人家。”爷爷说,我说:“嗯”我也只能无可奈何的答应。

 从出了父亲这件事情后,村里人背地里都给刘常、刘成和姚媚起了一个响亮的绰号,刘成叫黑蝎子,刘常叫肉头,姚媚叫苏妲己,反正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人们背地里都这样偷偷叫。

12.还债

自从父亲离世后,奶奶就隔三差五地哭,最后哭到看东西都模糊了,我也没出去学手艺,和母亲在家中帮忙干点农活,弟弟也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开朗了,整个人每天都沉默寡言,脸上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笑容了,最辛苦的是爷爷,自父亲走后,他用他年迈的身体,扛起这个破碎的家,那时,我们家中唯一值钱的就是牲口窑里的那两头小牛犊子,爷爷每天起早贪黑地精心喂养着,只见他每天一大捆一大捆地背着苜蓿从山下往回走,山路崎岖又陡峭,非常难走,累的爷爷气喘吁吁,压的腰都弯了,背也驼了,冬季一次又一次地铡麦草,把两头小牛犊喂成了大牲口,然后卖了,再买回两头小牛犊再继续喂,剩余的钱替父亲还债,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喂着牲口直到后来弟弟生病。

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即使遇上风调雨顺的年份,打下的粮食爷爷也舍不得卖,留下存起来,遇上年份不好的时候,就吃存的粮食,那几年我们村种植配种玉米种子卖钱,地多人多的种十几亩,地少人少的就种三四亩玉米种子卖钱,我们家人少就是种三四亩玉米都忙不过来,种下的种子有时苗出不齐,要补种好几次,出齐苗了,又要锄草、破苗、等玉米长的一二寸高时,又要施肥,最难的是五六月,每天要钻到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抽雌玉米穗,像个大蒸笼,都能把人热死到地里,爷爷每天在玉米地里钻几个小时抽玉米穗,到了七月底,又开始掰玉米棒子,玉米叶来回刷得人胳膊疼,有时还划几道小口子,掰完玉米棒子又开始扒玉米皮,七八月是每年雨水最多的季节,如果不能及时扒玉米皮,就会发热长芽,扒完了皮,把一个个黄灿灿的玉米棒子挂到木头搭的架子上自然风干,一直到冬季玉米种子公司会派人到我们村检查玉米质量,验上的才上剥玉米机,把玉米剥成一粒粒的装到袋子里收购,这才算一年忙完了,到了快过年时,玉米种子公司的人才会把钱分给每家每户,种的多的自然就卖的多些,因为我家种的少,所以钱就少些,拿到钱爷爷把生活所需的开销扣过,剩下的他们舍不得买吃的,也舍不得买穿的,就都替父亲还债去了,这样辛辛苦苦得到的钱,一还就是几年,几年后,终于还清了所有的欠债。后来我记得我有一次笑着问爷爷:“你知道当时父亲欠的债你是怎么还清的吗?”爷爷说:“他年纪大了,早就忘了。”其实,我记得,那些苦日子我们是怎样熬过来的,我一点都没忘。

 

作者:素素,女,甘肃庆阳西峰人,自由职业,热爱生活、喜欢文学,作品散见于省市报刊和文学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母亲的账本
徐茂|乡村记忆①老屋
翟基生——【忆童年】拾金不昧的父亲
【西散原创】易石秋作品丨此情永待萦追忆
每日一语(237)
刘选|女大学生的亲情电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