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魂”不死的奥秘
userphoto

2023.11.09 辽宁

关注
 “我”是谁?是人的肉身吗?如果是,“我“终会有一死。如果不是,“我”在哪里?

释迦牟尼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肉身非我。

“我”的意识主要来源于外部信息:光、声音、触觉、味觉。再通过神经传导至大脑,并形成信息的记忆,最后整合为意识能量。

这个过程类似于月亮在水中形成投影。

“千江有水千江月”。人的身体就像一面镜子,“我”是宇宙本体的投影成象,是宇宙信息能量的部分输入、集成。

“我”是时空信息的“子集”。如果万物是道的化身,“我”即道之子。

不同众生的“我”,其实是同一个精神本体(宇宙)的信息总集的部分信息提取、投射。

外部世界与“我”构成相互投射的“镜像”关系。

信息可以从外部投射进入内在意识,也可以将内部信息(比如DNA、电影胶片、工程蓝图、人生梦想、价值观理念)向外投射、显化为外部形态。

生命意识(“灵魂”)是宇宙本体信息总集的子集提取、再整合。信息子集可以不断自我复制、整合创新,像搭积木一样创造着宇宙万物。

生命的智能进化过程,就是不断扩展信息子集,直至与本体的总集完全同一。那时,众生的自我意识之间不再有差别,是同一个“我“---宇宙本体。

“灵魂”是宇宙本体的局部信息投影。当身体这面“镜子”破碎、死亡,投影的幻相(假我)消失了,但那个本体的“月亮”依然存在,本我是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

个体就如同一个电脑显示终端,而屏幕影像(自我意识)信息则来自同一个共享的数据中心(“如来妙藏”)。“众生本自具足一切智慧德能”,在这个意义上,众生的精神本体是同一的、平等的。

也因此,“电脑终端”(肉身个体)的是否存在并不影响“共享数据中心”(精神本体)的永恒存在。

“电脑终端”与“共享数据中心”之间的信息交互,还包括量子纠缠的超距感应。个体的意识与宇宙时空的变化保持着“同步共时性”。一个人的觉悟,意味着全体的觉醒。宇宙是全息能量场:局部中蕴涵整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过去、现在、未来,是同时存在的无数平行世界,就像一条闭合的波动着的时间轴曲线,过去世界与未来世界处于连续的时间轴上,相互发生作用力与变化。

也因此,人可以从概率上预知、看到未来,但又具有不确定性的可变性,因为未来世界随时会改变它的存在状态,只是具有连续性的趋势惯性,有一些惯性是不变的,从而可以预见。

梦境可以预见未来。

化学元素周期表也是来源于化学家的梦境。梦境是“电脑终端”显化“共享数据中心”信息能量的交互方式。人与宇宙本体、“三世”时空存在心灵感应。科学家的灵感,来自于与宇宙本体的深层能量连接、信息交互。人的已知有限、能知无限。

“灵魂”的本体是永生的。死亡不值得恐惧。没有人会真正死亡。

只有当过度的恐惧、痛苦消失,人类的过度欲望才会熄灭,罪恶与混乱才能停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时间是一个物质界的伪装
(3)道德艺术宣言
文涛 | 但凡这宇宙中存在能量,那只可能是爱
空、无的偏执
长篇小说《瞒天诀》连载第四十八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