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邪为病,六淫之一,究其表现有以下10点,句句箴言,别再搞错先看一段《三家医案合刻·叶天士医案》里的...

湿邪为病,六淫之一,究其表现有以下10点,句句箴言,别再搞错

先看一段《三家医案合刻·叶天士医案》里的记录,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武氏,女,30岁有余。刻下:脐腹发凉,大便溏,便时或夹有脓血,日2~3次,甚则4~5次,腹部隐痛,排便时明显,遇风冷则腹痛加重,痛时即泻。日常生活乏力,头晕气短,语声低微,畏寒等表现。春秋易伤寒,睡眠欠安,腰酸,脚凉,有时小腿拘挛,月经量少。

再看看,当湿邪入侵后,身体大致会发生的10个表现:

1、头身沉重,有紧束感、重压感,时常眩晕;

2、舌苔厚重滑腻,或白或黄;

3、虚胖水肿、小肚子大、身体发福,尤其多表现在下肢,或目下有卧蚕;

4、面色淡黄而暗,头发或者鼻头总是油腻腻的;

5、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尤其是吃肉、糖之后,吃一点就恶心

6、大便溏软,不成形,解出不畅;

7、口黏口苦、口臭、流口水,口渴喝水后反觉不舒;

8、胸闷,胃脘或腹部满闷,不思食或不知饥;

9、皮肤瘙痒,手指有小水泡,或阴囊潮湿起疹,或有脚癣;

10、小便不利,混浊不清,有沉淀,或有淋浊白带。

叶天士,医学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为清代著名医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叶天士认为,脾主运化,如果脾虚了,就会造成运化不利,所以祛湿的根本在于调理脾胃的法门,也就是健脾益气化痰湿。

叶氏根据《内经》之旨,说明“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脾喜干燥,胃喜柔顺”。大致整理了调理脾胃的四个法门。1、温通胃阳法,2、清养胃阴法,3、温润脾阳法,4、濡润脾阴法。武氏也是受其中一法,经调理后得以痊愈。

上述调理脾胃四法,胃为阳土,法宜润降,脾属阴脏,治宜温运,是谓正治;但是然病变无穷,阳腑有阳伤之疾,阴脏有津枯之患。所以中医是谨慎的,需要根据你的病症,阴阳加减。

叶氏常用四君子汤、小建中汤、异功散、戊己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神汤、归脾汤等。还有常用的艾灸这几个穴位,中脘穴、关元穴、三阴交穴等。

但是说实话,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无论是熬制汤药,还是艾灸需要找穴位,很难做到持之以恒。

经过现代工艺的改良,醒脾气,健脾胃还可以这样做。将祛湿散寒的药材,常用的有艾绒、陈皮、桂枝、茯苓团、白芷、花椒晒干等,然后按照比例,将它们弄成肚脐大小的球形,每天贴在肚脐上。

艾绒——通经活络,散一身之寒,祛一身之湿气;

陈皮——行气健脾,除脾湿,消胃胀,缓解不思食欲;

花椒——祛湿散寒的高手,将寒湿逼出体外;

茯苓团——利水、渗湿、健脾。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

桂枝——通阳化气、温胃散寒;

通过肚脐贴来醒脾化湿,跟吃药有着本质的区别,比任何方子更容易携带,保存时间长,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

湿邪具有重浊趋下,凝滞缠绵,污秽不洁等特点,如果你有这些表现,应该重视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之二
千真万确:唐朝之后不是宋朝,别再搞错了!
别再乱磨刀了,搞错了越磨越钝,教你一招,像新买的一样锋利
明日秋分,这“3样”东西别再吃了!伤脾又伤胃,很多人都在吃
说说那些你不知道的拜佛知识点,以后千万别再搞错了!
不化妆能涂防晒吗?该怎么涂对皮肤好?别再搞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