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碑店市紫泉河畔龙抬头的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

风调雨顺好兆头。

大囤满,小囤流,

一年四季不发愁。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在我们高碑店市紫泉河两岸,人们都称这个传统节日为"龙头节"或"春龙节"。

提起龙抬头,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在宋、辽时期,萧太后只顾与宋军在紫泉河、白沟河一带交战,耽误了祭天的时辰。玉皇大帝怪罪下来,便下令掌管天河的玉龙,三年内不准在此降雨。一年过去了,滴雨未下,雪片未飞。两年过去了,大地干涸,庄稼旱死,颗粒无收。很多村庄连生活用水都非常困难,有的人只好逃荒要饭,颠沛流离,远走它乡。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紫泉河的小白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该如何解救民众于旱灾之中呢?"小白龙思忖着。

说起小白龙,可是有来历的。小白龙本是紫泉河中的一条小白蛇,西汉时期,王莽追赶刘秀到紫泉河边,白蛇接驾救了汉光武帝刘秀,御封为"小龙"。小白龙在此修行,把紫泉河打扮得美丽富饶。荷花飘香,芦苇吐翠,水鸟双飞,游鱼满塘。两岸垂柳成行,五谷茂盛,百姓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如今好端端的鱼米之乡,被干旱糟蹋的不成样子,小白龙怎能不着急呢?于是,冒着违犯天规的危险,张开大口,喝足了紫泉河水,飞上天空,私自行云布雨,把甘霖洒在大地上,浇透了两岸,使得将要干枯的庄稼又返绿茁壮成长,秋后获得了大丰收,救了两岸的黎民百姓。

小白龙的一片善心良意,却招来了玉帝的恼怒,将其压在了华北大平原的地底下,受苦受难。立碑曰:

白龙受尽千秋罪,

只为平民犯帝规。

如若重回紫泉水,

开花金豆吐芳菲。

人们经过碑下,看到碑文,知道了小白龙为救百姓行云布雨,压在大平原的地底下受苦。为了救出小白龙,重回人间,再掌紫泉河,决心找到开花飘香的金豆。

找啊,找啊,一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恰好正是樊馆(方官)大集。大集的粮市上有卖玉米的,有卖小米的,还有卖黄豆的。人们看到这些食粮,高兴极了。心想:"这些金黄色的小米、玉米、黄豆,多像大大小小的金豆子呀。如果磨成面,摊成圆圆的大煎饼,不正像一朵一朵盛开飘香的金花吗?"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两岸百姓全知道了。就在二月初二当天中午,家家都摊起了大煎饼。有玉米面的,有小米面的,还有把玉米面、黄豆面、小米面掺和在一起的。刚出锅的大煎饼,冒着热气,飘着香味,圆溜溜,金灿灿,摆在庭院中的案桌上。人们向天焚香祷告,祈求玉帝大发慈悲,放出为民造福的小白龙。

初二这天,正值玉帝云游大地,来到高碑店上空,俯瞰世间。只见紫泉河两岸的村庄里,家家庭院内都开满了金光灿灿的花朵,大如圆盘,鲜艳美丽,一缕缕香气袅袅升起,弥漫了整个天空。玉帝心想:人间真得金豆开花吐芳菲了?

小白龙知道百姓在救自己,也挺直了脖子,向着高空大喊:"玉帝,金豆开花吐芳菲了,放我出去!玉帝,快快放我出去……"

玉帝无法,只好念动咒语,华北大平原裂开了一道口子,小白龙抬头挺胸,顺势而起,一声呼啸,钻出地平线,奔向天空。天空中风生云起,甘霖洒地,小白龙披着春雨,又降入紫泉河中。

此时,大地解冻,泥土生息,豌豆下地。蛰虫苏醒,柳吐鹅黄,麦返青绿。春回人间,万象更新,勃勃生机。

再说辽萧太后,也觉得愧对百姓,更愧对小白龙。于是在顺河楼摆起了锅灶,和百姓一样,摊煎饼,设案焚香,祈求小白龙早日抬头,回归紫泉河。并和圣宗一起,率领文武官员在顺河楼旁的"一亩三分"地里,趁着大地解冻,万物复苏的时节,耕地劳作。有首歌谣正是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二月二,龙抬头,

圣宗扶犁臣赶牛,

太后宫女来送饭,

当朝大臣把种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

五谷丰登太平秋。

辽圣宗本是龙子龙孙,二月初二躬身耕耘,也应是龙抬头吧!

从此以后,紫泉河两岸的百姓们,形成了一种习俗,一直传到了今天。每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都摊煎饼,备春耕。祈望龙抬头,降春雨,润万物,适时播种。他们还唱着歌谣:

二月二,摊煎饼。

求玉帝,救白龙。

降甘霖,济苍生。

勤耕耘,好收成。

作者/韩金亭

2020年3月3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间故事:黑龙江的传说
白龙鱼服
【民间传说】《 天马山顶挂淤柴》/赵圣才
民间传说:龙池的故事(刘向侠)
龙山的传说
湖北保康:鳌头山的神奇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