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月国际肺癌关注月:肺癌的防与治,我们需要主动出击

给大家看看小汇当天亲自照的天空

好在,之后的一场雨带走了污染,北京很快又恢复了蓝天。

我们都知道,雾霾颗粒、尤其是其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是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严重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与诱因。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地祛除这些危险因素,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我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国,也是癌症大国。我国癌症患者数占世界癌症患者总数的20%,死亡患者数更是接近世界因癌症死亡患者总数的25%

而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癌种,所有癌症当中危害性最强的一种。根据2020年世界癌症报告中给出的数据,2018年的中国,新发肺癌患者数量达到78.7万例,因肺癌而死亡的患者数占所有因癌症死亡患者数量的26.97%

肺癌的发病率为57.13/10万,即在每10万人里,就有大约57位肺癌患者;这一比例在男性中更高,为74.31/10万,在女性中稍低,为36.71/10万

针对我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一个人在75岁前患癌症的积累率为20.6%;其中肺癌总积累率为4.6%,男性为6.19%,女性为2.79%

积累率20.6%或4.6%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一个7口之家中,活到75岁,有80.1%的概率会出现一名癌症患者;在一个40人的班级里,活到75岁,有84.8%的概率会出现至少一名肺癌患者。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癌症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不得不重视的话题。

预防与早筛,将肺癌扼杀在襁褓中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指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可以因早期诊断和治疗而达到痊愈,剩下的1/3可以通过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

肺癌属于有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的癌种。大部分肺癌的发生与吸烟有关,患者可能存在吸烟史或长期的二手烟、三手烟接触史。

除此以外,基因突变也是导致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即使没有主动吸烟史、也没有被动吸烟史,机体积累的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肺癌的发生。

我们都知道,肺癌主要可以粗略地分为两个亚型:小细胞肺癌,以及除小细胞肺癌以外的其它病理分型组成的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恶性程度远远高于非小细胞肺癌,且治疗困难,发生了转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约2%

这种最为恶性的肺癌几乎出现在吸烟者当中,且有一大特点,即很少存在能够作为靶向药物靶标的基因突变。

除此以外,空气污染及其它粉尘污染也是肺癌重要的危险因素。PM2.5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一类致癌物,是肺癌重要的危险因素;今年年初发表于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的一篇研究中也指出,PM2.5会增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等的发生风险。

一个人可以做到一生不吸烟,但很难保证自己身边接触的人全都不吸烟、身上和周围也不存在烟尘(这是三手烟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孩子的伤害尤其大),更难保证自己不接触有伤害的粉尘、或者永远生活在优质的空气环境里。风险永远存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将危险降到最低、或者掐灭每一个危险的“苗头”呢?

如何预防肺癌?

针对肺癌的预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7个最关键的要点。我们从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上节选了一些重点:

烟草

风险因素

烟草使用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单一最大可避免风险因素,估计每年导致22%的癌症死亡。吸烟可导致多种形式的癌症,包括肺癌、食道癌、喉癌、口腔癌、咽喉癌、肾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和宫颈癌。大约70%的肺癌负担单单由吸烟引起。二手烟(也称为环境烟草烟雾)已被证明能够使不吸烟者罹患肺癌。

改善措施:戒烟

缺乏运动、饮食因素、肥胖和超重

风险因素

调整饮食是控制癌症的另外一项重要方法。超重和肥胖与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如食道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肾癌。饮食中水果和蔬菜含量高可能对抵抗多种癌症起到保护作用。相反,过量食用红肉和腌制肉类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另外,预防与饮食相关癌症的健康饮食习惯还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改善措施:定期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与体重

酒精使用

风险因素

酒精使用是导致多种癌症的一项风险因素,包括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罹患癌症的风险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人们在大量饮酒的同时还大量吸烟,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会大幅提高。

改善措施:戒酒,或者至少限酒

感染

风险因素

传染性病原体导致的癌症死亡在发展中世界占将近22%,而在工业化国家则占6%。

改善措施:重视疫苗接种等预防感染的方式

环境污染

风险因素

带有致癌化学物质的空气、水和土壤环境污染导致的癌症占癌症总病例的1%~4%(IARC/WHO,2003)。饮用水或室内和周围空气污染可能会带来环境致癌化学物质暴露。在孟加拉国的砷污染地区, 5%~10%的癌症死亡可归因于砷暴露(Smith,Lingas&Rahman,2000)。致癌物暴露还可因化学物质造成的食品污染而发生,如黄曲霉毒素或二恶英。燃煤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使肺癌发生风险加倍,尤其是对于不吸烟的妇女而言(Smith,Mehta&Feuz,2004)。全世界由于家用燃煤导致室内空气污染而造成的肺癌死亡约占肺癌死亡总数的1.5%。家庭用煤情况在亚洲尤为普遍。

改善措施:保护环境,减少或杜绝危险物质暴露

职业致癌物

风险因素

在工作环境中,有40多种物质、混合物和暴露情况对人类有致癌性,它们被归类为职业致癌物(Siemiatycki et al., 2004)。职业致癌物与肺癌、膀胱癌、喉癌和皮肤癌、白血病及鼻咽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很好的文字记载。间皮瘤(肺或胸腔外膜上的癌症)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作相关的石棉暴露有关。

改善措施:充分的劳动保障,包括规律的职业病体检

辐射

风险因素

电离辐射对人具有致癌性。有关辐射风险的知识主要通过对日本原子弹幸存者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对医学和职业辐射暴露群体的研究得来。电离辐射可能诱发白血病和多种实体肿瘤,年轻时遭受暴露带来的风险更高。据估计,居住地土壤和建筑材料中的氡气暴露占肺癌总数的3%至14%,成为继烟草烟雾之后的第二大肺癌病因。

改善措施:规范管控辐射,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接触

早期筛查,利国利民

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曾经指出,通过中央财政支持,我国开展了农村高发地区、淮河流域、部分城市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以及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目前,项目地区癌症早诊率超过80%,治疗率达到90%,筛查人群的癌症死亡率降低46%,早期病例诊疗费用较中晚期节省近70%

不只是妇癌,包括肺癌在内的其它各类癌症都可以通过普及早筛来增加早诊率、治疗率,降低癌症死亡率、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从事这个行业,我们经常会遇到因晚期癌症的高昂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的癌症患者及患者家属。治疗癌症的药物的价格是多数家庭难以承担的。进口的靶向药、免疫药贵,国产的新药贵,即使已经进入了医保,患者需要承担的费用同样不菲。有公司统计过,肺癌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约28.3万元,许多晚期患者和家属都无奈地说,我们这是在用钱换命。

国内抗癌药研发迅速、免费的临床试验大量问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患者的用药难,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得到机会参与其中。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除了新药与新技术研发,最能够有效改善整个癌症患者群体的生活质量的方式,就是普及癌症的早期筛查

常规的体检项目,比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并不能有效地筛查出绝大多数的早期癌症。许多癌症患者在早期并没有任何症状、体征,也没有这些常见指标上的异常,甚至通过影像学检查都容易误诊、漏诊;但过于频繁地进行CT检查、甚至是PET-CT检查,又可能对受检者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辐射。

因此,存在较高的癌症风险的人群、高龄的人群,应当定期选择科学有效的筛查方式。

谁应该做肺癌早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在往年的“世界癌症日”活动中指出,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40岁以上人群,有肺癌家族史、有长期吸烟史等危险因素的人群。

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

  1. 吸烟(吸烟量超过20年包*的吸烟者就必须重点关注了,部分观点认为每年吸烟量超过30包就应当提高警惕),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 被动吸烟者;

  3.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史)者;

  4.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5.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等。

*年包: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年数;如每天吸烟量为1包,吸烟史20年,则为20年包。

肺癌早筛可以选择哪些方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的筛查方法包括: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的CT检查,如果CT检查发现肺部有阴影或结节,尤其是磨玻璃样的阴影或结节,应考虑咨询专业医生,排除肺癌的可能。必要时应考虑病理活检。

除此以外,近年来兴起的液体活检新方案在癌症早筛方面也展现出了优秀的潜力。

ctDNA检测即对血液中循环肿瘤DNA片段进行的检测。ctDNA主要由癌细胞死亡裂解后释放进入血液,从ctDNA中能够检测到丰富的遗传信息,甚至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患者的突变类型。ctDNA检测通过技术手段“捕获”这些DNA片段,可以明确受检者的疾病状态。

但通常情况下,ctDNA在晚期或转移性患者中的检出率较高,在早期或局限性患者中检出率偏低。

CTC检测又称“肿瘤捕手”,是一种比ctDNA的技术难度更高、但检测效果更好的液体活检方案。通过“捕获”自实体瘤病灶中脱落并进入外周血循环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肿瘤捕手”技术能够准确判断出受检者的疾病状态,并为后期的检测与治疗提供帮助。也许,在早期患者体内,癌细胞的数量还不足以聚集成为影像学或其它检测手段可见的病灶,但“肿瘤捕手”一样能够敏锐地将它们寻找出来。

虽然从发现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检测技术门槛高,直到十多年前CTC技术才获得了FDA的批准进行广泛应用。近几年,我国检测公司在CTC检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终于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可以为国内患者提供检测服务。

当然,除了早期筛查,ctDNA和CTC这两项技术在监测癌症复发和转移方面的效果更是出色。关于这两项技术的更多信息,大家可以咨询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400-666-7998)进行了解。

小汇有话说

肺癌关注日、肺癌关注周、还有肺癌关注月,这些特殊日期的设定,都是为了提醒大家,关注肺健康、远离肺疾病。

人体内,每时每刻都会有不同的细胞在发生着分裂、增殖,以及其它不同的生理过程。在各种生理过程中,尤其是在DNA复制以及双螺旋结构解链等过程当中,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能够自发地修复这些错误(比如通过错配修复功能),或者在发生无法修复的错误时杀掉这个病变的细胞。但当基因错误逐渐累积、难以清除,且病变细胞开始大量增殖之后,就有可能会发展为肿瘤。根据侵犯和转移程度,肿瘤也分良恶性,恶性肿瘤也被称为癌症。

每个人都生存在癌症的风险之中,因此,我们更需要凭借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预防方式,尽可能地规避那些可以避免的风险。并且通过有规律的检查,将癌症扼杀在最早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癌症是怎么来的?这估计是最直白的科学解释
防癌专家说:癌症并不都能预防,有些致癌因素可能还会传染
抗癌宝典
癌症现状如何?如何防癌治癌?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癌基因检测 | 未病防治发展新趋势
液体活检vs组织活检,哪个更靠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